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章玲 《护理学报》2019,26(9):74-76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5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6年1—3月收治的99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4—6月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口头式宣教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视频宣教,比较2组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 实施前2组患者手术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时机、教育效果及总体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宣教可提高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有利于手术安全,促进术后康复。[关键词] 视频宣教;白内障;日间手术  相似文献   

2.
胡芬  袁敏 《护理学报》2019,26(23):21-24
目的 建立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6月收治的颅脑疾病鼻饲患者的90名主要照护者及其3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2018年7—12月收治的颅脑疾病鼻饲患者的90名主要照护者及其30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应用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结果 观察组营养风险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及护理人员营养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使护理评估更科学,提高了营养风险筛查率,增加了学习自主性,规范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3.
吴琼娅  翁湘 《护理学报》2019,26(8):16-18
目的 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手术室护患沟通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2—5月我院手术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组,2018年2—3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护患沟通2018年4—5月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按照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比较2组患者对手术室及手术前后相关注意事项的知晓水平、对护士的沟通满意度及护士对CICARE沟通流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及手术前后相关注意事项的知晓水平,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张萍  徒文静  韩娟 《护理学报》2022,29(4):74-76
目的 探讨LEARNS模式在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9年6—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LEARNS模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2周末自我护理能力、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末,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孙娟  李岩  郑蔚  王丹丹  杨展 《护理学报》2022,29(2):74-78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赋能教育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行PCI手术患者108例,2019年3—5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9年6—8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5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赋能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焦虑抑郁、服药依从性得分及运动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出院时、出院1个月末及出院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末、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完成时观察组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赋能教育能够提高PCI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能提高患者服药及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模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完成手术和化疗,口服药物实施内分泌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改变模式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干预24周末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U=3.771,P<0.05);干预24周末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护理服务的认可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口服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基于行为改变模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QRST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快速分诊记录表对提高急性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8月就诊的急性上腹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分诊模式,2017年9—10月就诊的急性上腹痛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PQRST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快速分诊记录表进行分诊。结果 观察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分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QRST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快速分诊记录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急性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分诊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的精细化护理质量管理在外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目标管理方法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精细化护理质量管理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优化原有的目标管理架构,采用信息化的管理工具与平台、多层次的管理组织、具体化的管理内容和多元化的管理方法开展精细化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的护理质量目标管理以来,防跌倒、防压疮、查对制度和护理全过程4项护理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升高显著(P<0.05);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活动、疼痛控制3项院感相关护理质量指标的达标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基于目标导向的精细化护理质量管理更规范、灵活、连贯,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张萍  徐中芹  苏洁  迮露 《护理学报》2019,26(7):57-60
目的 探讨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评估单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5月60例患者采用常规肠道准备作为对照组,2017年9—10月60例患者采用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评估单实施肠道准备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肠道准备满意度和重复肠道准备的意愿。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度、患者对肠道准备满意度、重复肠道准备意愿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肠道准备评估单能提高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度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回馈教学在胃肠肿瘤术后出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胃肠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7—10月胃肠肿瘤术后患者36例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胃肠肿瘤术后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回馈教学。观察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口服营养补充剂摄入量依从性、人体成分变化及首次化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平均每日口服营养补充剂摄入量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总水分、肌肉量及体质量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化疗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肠肿瘤术后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时实施回馈教学,提高了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摄入量依从性,使患者出院后短期内体质量的下降幅度降低,减少肌肉量的丢失,改善胃肠肿瘤患者出院后的营养状况,使患者首次化疗时间提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在早产儿照护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入我院新生儿科的116名早产儿照护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6名)和对照组(n=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早产儿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生长发育达标率、再入院率的情况,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早产儿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可以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提高早产儿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6月74名2015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接常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将2018年3—6月57名2016级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用《健康评估学习自我效能问卷》调查并比较2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水平,同时分析其期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差异及课程反馈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习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期末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课程的反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改革比传统教学能更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改善其理论和操作成绩及对课程的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协商引导式分段目标管理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儿科于2019年7—12月实施协商引导式分段目标管理活动,2019年1—6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设为实施后,对实施前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护理操作失误率、护患纠纷率、护士内部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文章发表数量、护士对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评分、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将协商引导式分段目标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之中,可显著提升管理目标的达成效果,护士与患儿家长均对该管理模式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张平  何卫娥  黄丹  伍叶青 《护理学报》2019,26(19):70-72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患者按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2017年7月1日—8月31日纳入对象选为对照组,2017年9月1日—10月31日的纳入对象选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式。观察比较2组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得分分别为(50.54±3.43)分和(50.16±4.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56,P=450);干预24 h后分别为(71.34±9.53)分和(82.69±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3,P<0.001)。结论 对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度,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1 日—2020 年6月 30 日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手术室治疗的68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前后时间段分别取样分组,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溶栓时间、入院-股动脉穿刺时间、转诊时间和待手术时间;术后2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溶栓时间、入院-股动脉穿刺时间、转诊时间和待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医疗环境外,观察组对医护服务态度、团队业务能力、护理应急能力及主动性、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和患者需求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急诊介入手术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可提高抢救患者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临床救治结局,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百草枯中毒患者口腔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内科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伴口腔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口腔溃疡愈合周期时间、口腔溃疡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百草枯中毒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口腔溃疡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可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减轻口腔溃疡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在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3月60例患者为对照组,5—7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观察组结合妇科手术患者的特点,制定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进行交接班,标准化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比较2组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应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班后,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班有助于提高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邓妍  胡露红 《护理学报》2020,27(2):21-23
目的 探讨符合国情的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并在乳腺癌患者中实践以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按照所在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由单独的个案管理师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围术期护理及出院后居家延伸护理、随访;观察组实施双职双轨个案管理模式下的全程个性化管理。结果 干预6个月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淋巴水肿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乳腺癌双职双轨个案管理模式实现了乳腺癌患者全程个性化管理,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习护生109名作为观察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习护生101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出科时比较2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护理核心能力。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124.37±3.66)分和护理核心能力为(80.98±2.0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8.15±4.08)分和(74.87±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护理核心能力,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实习护生的职业获得感,同时也保证了急救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纳入的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为住院到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水平,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末观察组心理压力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00,P<0.001;2 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71,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 个月末、3个月末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第2 个月、第3个 月服药依从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同伴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压力程度,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治疗用药知识,减少不良服药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