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产前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检出效果.方法 150例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切面的显示情况;以引产解剖及产后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CHD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四腔切面的显示...  相似文献   

2.
李科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24-12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80例在22~26周孕周的孕妇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结果经实时三维超声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0例。主要有:法洛氏四联症、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闭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等类型。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1]。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胎儿体表结构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取像,以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中晚期妊娠胎儿体表结构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hilips iU22三维容积探头对600例17~38周的胎儿体表结构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取像.结果 600例胎儿中共检出体表畸形5例:1例胎儿露脑畸形,1例胎儿脊柱侧弯,1例胎儿唇裂,1例胎儿脐膨出,1例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其余胎儿体表结构均正常.本组三维体表结构成像成功率为87.2%.胎儿体表结构成像的最佳时间:肢体、脊柱在孕16~22周;颜面部在孕26~30周.结论 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结构成像中图像逼真直观,可提供丰富的胎儿体表结构的诊断信息,可作为二维超声的补充,在胎儿的产前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思维彩超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产科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孕妇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孕妇筛查均采用四维彩超,分析孕妇筛查结果。结果本次筛查150例孕妇中共计发现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胎儿5例,占比55.6%;单心房、单心室胎儿2例,占比22.22%;大动脉转位胎儿1例,占比11.11%;法洛四联症胎儿1例,占比11.11%,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总发生率为6%。四维彩超诊断中室间隔缺损误诊1例,准确率为94.74%。结论在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应用四维彩超技术,能够立体且直观的分析胎儿心脏及心血管实际情况,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准确率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周文 《河北医药》2005,27(4):254-255
目的 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先心病。方法 对265例孕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四腔心、心室流出道等切面,必要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追踪观察。结果 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大血管转住、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各1例。结论 产前检查应用二维超声诊断仪加用彩色多普勒将会有利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  相似文献   

6.
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多系统畸形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多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三维超声仪对88例孕龄在22~40周的高危孕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并随访产后结果。结果 88例妊娠妇女中,共检出胎儿畸形14例,其中8例是二维超声检出,分别是心血管、泌尿、神经、骨骼系统,6例是三维超声检出(5例是在二维超声检查基础上检出,1例在二维超声未能确诊)。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可对二维超声提供较丰富的胎儿畸形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相结合诊断孕中期胎儿体表畸形。结果三维超声诊断胎儿体表畸形共28例,单部位畸形19例、多部位畸形9例;其中无脑儿1例、唇裂13例、小下颌1例、脊柱裂4例、脐膨出2例、足内翻7例。结论三维超声能提供直观立体的胎儿体表结构图像,丰富诊断信息,是对二维超声成像技术的空间信息补充和完善,对胎儿体表畸形方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应用二维和四维超声分别对625例高危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胎儿的心脏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声像图,并用出生后检查或引产后解剖证实。结果在625例孕妇中,二维和四维超声仪分别检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66例和68例,检出率分别为10.56%和10.88%,出生后检查或引产后解剖证实患有天性心脏病胎儿共有69例,其中二维超声漏诊8例,误诊5例,四维超声漏诊2例,误诊1例,二维及四维准确率分别为88.41%和97.1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及四维超声均能较正确地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但四维超声诊断效果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又称四维)在诊断胎儿体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超声诊断胎儿存在不同程度畸形病例,并经产后证实,所有检查均包含应用了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分析二维及三维超声提供的畸形部位、形态,并比较二者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产前76例胎儿诊断体表畸形83处,产后证实畸形87处,二维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68处(符合率78.1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85处(符合率97.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较二维超声成像更直观准确,能够提供二维超声无法提供的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在产前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来院进行产检的4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B超进行诊断,分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心脏异常检出率为1.96%,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1例、单心室2例、右心室发育不良2例、永存动脉干2例、法洛氏四联症2例;在孕妇分娩后经病理诊断有1例胎儿右心室发育不良存在偏差。经B超诊断胎儿心脏异常检出率为1.96%,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及单心室各1例,经病理诊断有7例胎儿诊断结果出现偏差;多普勒超声临床筛查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有效地诊断胎儿重要的切面,能够辅助临床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对胎儿唇腭裂显像的优劣。方法 对生育唇腭裂患儿的23例孕妇,对照其产前行二维超声检查以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在观察胎儿唇腭裂时.图像各有优劣。二维超声成像快速、手法易掌握,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要获取理想的图像,在操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积累,懂得这些技巧和方法、运用该技术行临床诊断将会更得心应手,可以用最短的检查时间、取得最理想的目的图像。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时,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配合完善,可为产科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药实践》2018,(3):200-202
目的:分析节段分析法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和(或)心血管造影确诊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3例,应用节段分析法对患儿进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和(或)心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和(或)心血管造影结果的符合率为96.97%,高于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81.82%(P<0.0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纠正或补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5例,其中心室-大动脉连接关系2例,瓣膜病变类型1例,心室位置2例。结论:节段分析法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能够获取更多患儿心脏空间解剖信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江波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127-128
目的 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孕18 ~40周260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并随访.结果 产前四维超声诊断心脏结构异常胎儿21例,检出率0.8%,17例引产后行尸体解剖,4例正常分娩后行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产前四维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100%.结论 四维超声是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率的有力工具,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低出生婴儿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合并有胎儿畸形的孕妇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者在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追踪产后或引产后结果,共确定胎儿先天性畸形118处,三维超声检查并符合实际畸形情况的共有110处,诊断准确率为93.2%,二维超声确诊并与实际符合共有88处,诊断准确率为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直观立体感强,能够直观地反映胎儿体表结构、立体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个器官发育情况,且具有方法简单,准确性高的优点,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三维超声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利用特殊的电子容积探头,收集二维图像后经计算机处理和三维重建获得更立体直观的图像,以此来筛查和诊断畸形胎儿的正确率更高[ 1-3].本研究为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收治的1500 例孕期在11~38 周的孕妇,分别行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来筛查、诊断畸形胎儿,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出生后和引产后的胎儿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相比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率.方法 利用GEVoluson 730 expert常规行二维和四维彩超检查分析6 000例18~ 34孕周胎儿.四维成像方法应用经腹容积探头,在二维超声成像的基础上,采用表面成像法,显示胎儿各部位立体图像,并着重观察胎儿颜面部、躯干,手足及心脏结构.结果 本组资料中6 000例发现胎儿畸形60例,其中唇裂5例,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3例,手足畸形4例,脊柱裂3例,无脑畸形1例,露脑畸形1例,十二指肠闭锁1例,成骨发育不全2例等,漏诊1例,为单纯性腭裂.诊断符合率90%.结论 四维超声能实时动态连续显示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状况,显示胎儿表面结构立体完整并安全简便无损伤,相比二维超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cuson Antares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0例16~40周的胎儿鼻唇部进行二维探测及实时三维超声重建。结果发现唇(腭)裂12例,漏诊1例。二维超声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成像率达100%,诊断率达99.8%。结论二维超声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四维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60例经过二维超声筛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可疑孕妇,在运用实时动态四维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STIC)进行数据采集、脱机分析。以最终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或者出生后新生儿超声诊断为确诊结果,对比分析实时四维超声STIC技术与二维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诊断时间、诊断情况。结果 STIC技术检测时间显著短于二维超声检测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TIC技术检出率、漏诊率与二维超声诊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误诊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时动态四维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具有较好应用效果,能显著提高对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603例孕妇做胎儿心脏的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先天性心脏病26例,占1.62%,误诊1例。准确率为99.93%。结论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高,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门晓玉 《中国医药》2014,(9):1283-1285
目的:评价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STIC)技术在胎儿右心室双出口畸形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行中孕期超声检查的孕妇942例,使用GE voluson 730 Expert series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实时4D容积探头对孕龄在18~38周孕妇的胎儿进行心脏和胸部的自动扫查,观察指标包括胎儿心脏四腔心、五腔心及各血管长轴切面,并加用彩色多普勒观察二、三尖瓣和各房室血流情况,结合彩色血流成像,对获得容积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诊断标准进行定性观察。结果28例因羊水相对不足、受胎儿胎位影响或胎儿孕周较大(大于30周)、脊柱及肋骨声影遮挡,未能采集满意的容积数据。通过STIC技术914例胎儿均获得了满意显示一系列相互垂直的三维平面图像的容积数据,满意率97.0%,超声诊断符合率100.0%。检出右心室双出口6例,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伴有法洛四联症。6例患儿均经过手术证实。主动脉瓣下缺损和双瓣下缺损患儿3例行将人工血管片修补室间隔缺损;2例行大动脉调转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采用Rastelli手术。结论 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快地提供更多的心脏解剖结构及与之相邻的信息,减少了胎儿心脏检查中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但STIC技术在获得数据时同样受检查声窗的影响,包括胎儿体位、羊水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