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浙江省蛀食松梢球果的蛾类害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害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林务局1974年统计,美国共建立种子园4,047公顷,其中81%分布在南部。主要树种为火炬松、美国长叶松、美国红皮松和湿地松。害虫是南方松种子园种子和球果的主要破坏者。蓟马Gnophothrips fuscus对湿地松雌小球果破坏很厉害,甚至在花出现前就进入花芽,并在整个受粉期继续危害,使许多雌小球果致死。南塔克特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相似文献   

3.
对松实小卷蛾、松梢螟的为害性和空间格局及在序贯抽样技术中的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虫对松树为害具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幼虫主要为害侧枝,为害程度火炬松>黑松>湿地松>马尾松,松梢螟为害则以主梢为主,为害程度 黑松>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松实小卷蛾和松梢螟的空间格局分别为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松实小卷蛾明显超过防治指标,急待全面防治,松梢螟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  相似文献   

4.
文章报导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湿地松、火炬松和晚松种子园和母树林中的害虫种类 ,共 3 4种 ,涉及 7目 1 8科。对种子园投产前期和投产期纵坑切梢小蠹 Tomicuspiniperda、微红梢斑螟 Dioryctria rubella和松实小卷蛾 Retinia cristata的危害情况和生物学特性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5.
洪春芳 《湖南林业》2008,(11):25-25
马尾松球果小卷蛾发生成片危害,致使当年球果提早枯落,损坏嫩梢造成枝枯顶秃,干形弯曲,严重影响马尾松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林油松球果小卷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松球果小卷蛾钻蛀马尾松雌球花,2年生球果和嫩梢。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本文报道了成虫的羽化规律,幼虫钻蛀及转移习性。该虫各虫态发生期与松实小卷蛾,芽梢斑螟等钻蛀性害虫发生的相关性;马尾松林中油松球果小卷蛾与松实小卷蛾的种群比率。通过试验,提出马尾松种子园4月中旬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我国松树上重要的嫩消和球果害虫,主要危害油松、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等,常与松实小卷蛾、芽梢斑螟混杂发生,竞相取食,严重影响松树生长发育,直接关系到天然林的更新和人工来种造林。在南方马尼松林内,4月上旬,马尾松雌球花顶部芽鳞张开,珠鳞呈茄红色时,油松球果小卷蛾幼虫开始钻蛀珠和珠心,雌球花逐渐萎缩,变成灰褐色,手提花碎。4月中旬始,幼虫侵害2年生膨大期的马尾松球果,以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危害最盛。幼虫多从球果基部下方蛀入,蛀食果轴周围的种鳞,蛀孔一边的种鳞先失级干枯,使整个球果呈黑褐僵硬,…  相似文献   

8.
60年代以来,我省开始营建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等国外松种子园.1970年提供生产用种.近年来在台山县红岭湿地松种子园等地,发现多种害虫为害松树球果,受害率达20-30%,受害球果发育不良以至脱落,造成种子减产或失收.这些害虫还为害嫩梢及接穗,影响松树的生长.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这些害虫进行了研究,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常见的害虫有16种,隶属4目12科。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芽梢斑螟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嫩梢、花芽、雌雄花、球果、种子等,使球果产量降低。采用营林措施和辅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害针叶树嫩梢、球果的小卷蛾种类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针叶树种类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松属(pinus)、落叶松属(Larix)、云杉属(Picea)、杉属(Cun-ninghamia)等。它们的嫩梢和球果经常遭到小卷蛾幼虫的蛀食为害,不但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时甚至造成种子棵粒无收,直接影响祖国的绿化建设。为此,特将我国目前已知为害针叶树嫩梢、球果的11种小卷蛾,从害虫名称、分布、寄主、发生、为害情况以及形态特征等与以归纳、列表、制图如下,供各地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松梢螟在我省马尾松、黑松林区普遍发生。近几年来,对引种的火炬松、湿地松也有危害,特别是对火炬松的危害比较严重。经调查,对火炬松的危害率一般达70—80%,对生长较差的阔冠曲枝类型,危害率可达95%以上。危害特点是:蛀入梢或球果,将嫩梢蛀成坑道,使其枯萎或折断。主梢受害后高生长受到抑制造成树干分叉和弯曲。虽然火炬松生长快侧梢能很快代替主梢,但出材率和种子产量要受到严重影响的。松梢螟为钻蛀性害虫,一旦蛀入,在防治上就造成很大困难。因此,要  相似文献   

12.
油松球果小卷蛾Graritarmata margarofana Hein.属鳞翅目卷蛾科,在四川省分布广泛,为害马尾松、油松、华山松、国外松等的嫩梢及球果,对林木的高、材积生长及种子的产量都造成严重的影响。油松球果小卷蛾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地上草木丛、松土中越夏越冬。翌年蛹的羽化率约60%。成虫产卵前期平均8.3天,卵发育历期平均14.8天。卵发育起点温度8.3±1.1℃,有效积湿85.9±16.1日度。由于蛹越夏越冬期有茧保护,茧色与环境一致,很难发现;幼虫孵化后7~10天钻入梢或球果心内隐避危害,防治非常困难。但成虫活动期,幼虫孵化后7~10天营裸露生活,抓住这段  相似文献   

13.
国外松枯梢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证实湖南地区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发生规律一致,均以4月开始出现病梢(芽),且逐渐增加,7月以后不再出现新的病梢(芽)。发病高峰期在5—6月。套袋试验证明病原菌的侵染关键时期为3—5月。病害发生除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当年新梢木质化程度有关。可在病原菌侵染的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林间防治以防治松梢小卷蛾危害,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木抗病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报导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湿地松、火炬松和晚松种子园和母树林中的害虫种类,共34种,涉及7目18科。对种子园投产前期和投产斯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和松实小券蛾Retinia cristata的危害情况和生物学特性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5.
国外松枯梢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松枯梢病系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浸染所致。在石灰岩、红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火炬松和湿地松的梢部生长不良,松色二胞菌侵入后,易引起枯梢病。而在纲纹层和沉积层发育的第四纪粘土上,火炬松和湿地松生长良好,很少发生枯梢病。故应注意造林地选择。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种子园松实小卷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实小卷蛾是我国松树上严重的蛀梢、蛀果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4代,以蛹在枯梢和被害果内越冬。本文叙述了该虫成虫的羽化规律,各代幼虫钻蛀嫩梢和球果的不同习性及害虫发生与树龄、其它蛀梢,蛀果害虫和天敌的关系。通过试验,提出了灯光诱蛾、打孔注射杀虫剂、早春喷洒40%SN-851等杀虫剂和人工采摘害果和害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马尾松球果小卷蛾在歙县发生成片危害,致使当年生球果提早枯落,损坏嫩梢造成枝枯顶秃,干形弯曲,易遭次期性害虫侵害,严重影响马尾松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松树(Pinus spp.)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挫、湿地松和赤松等。由于多为人工纯林,除马尾松外其余松树生长势差,抚育管理较粗放,致使松树病害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词查,“火炬松、湿地松、黑松发病较重,赤松次之,马尾松较为抗病。以松树萎蔫病、松枯梢病造成的损失重大,其它病害较轻。80年代较流行的松针褐斑病,近年流行趋缓,而松枯梢病、松树萎蔫病则成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作者在“国外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将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的发病症状归纳为三大类型:干枯型枯梢病、流脂型枯梢病和综合型枯梢病。并对各大类型枯梢病发生特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害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观察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和害鼠的种类有21种,严重危害的有机松瘿纹,马尾松窃蠹,芽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微红梢斑螟和社鼠。根据马尾松生殖发育规律,观察了 主要种实害虫、害鼠的 危害顺序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