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反映四片式双桩张网的试验结果。张网是我国主要定置渔具,但旧式张网结构工艺繁琐,网型不合理,渔捞性能差,并破坏经济鱼类资源。作者针对存在的上述种种弊端并结合网具硫目趋向而设计和试验,采用大目双桩张网。根据模型试验和生产对比试验,它比旧式张网滤水性能好,网具阻力小,渔获效率高。一般,比原生产网降低成本10%以上,提高产量5~30%。这也就适应了我国机械编网的总趋势。目前该项成果已在山东沿海推广。  相似文献   

2.
渔业动态     
<正> 浙江召开杭州湾幼海蜇资源保护和张网网具改革试验座谈会为了总结交流1985年张网网具改革试验和杭州湾幼海蜇资源保护的情况,研究1986年试验、保护的方案,浙江省水产局于4月5~7日在沈家门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水产学院和各地县的有关水产科研人员、生产和渔政管理负责同志共20余人。座谈会首先回顾了杭州湾海蜇资源通过近年的保护,出现了可喜的回升势头。1984年杭州湾海蜇总产量达到了5,750吨,1985年由于海况等因素,产量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仍达到2,790吨,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使用定置张网的生产实践中,发现进入网箱的鱼类,仍有少量可以逃跑。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对定置张网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捕捞效果。现将改革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蒋海涛 《海洋渔业》1985,7(6):290-291
<正> 张网是海洋渔业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1984年舟山地区各种张网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点四。长期来,在捕捞多种小型经济鱼虾的同时,张网作业又大量地杀伤着主要经济鱼类的稚幼鱼,对渔业资源的繁殖与保护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渔业管理部门早在五十年代便制定了“利用、限制、改革”的方针,对张网作业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六十年代中  相似文献   

5.
曹欣中 《海洋渔业》1985,7(2):76-77
<正> 定置张网作业是一种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近期经济效益颇高的海洋渔业,是浙江沿海渔民传统作业形式。近年来,由于东海经济鱼类资源的变动,大型渔船捕捞生产减产。更加促使近海定置张网生产的发展。遗憾缺乏科学管理,常出现“过份”的限制或“放任自流”,导致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6.
红鲌属鱼类是水库中常见的中上层敌害鱼类,对于刚投库的鱼种具有极大的危害。目前,清除红鲌属鱼类的方法除采用跳网捕捞及在产卵场用药物毒杀其鱼卵外,其它有效的方法还不多见。湖北省京山县惠亭水库渔场根据蒙古红鲌易进张网和翘嘴红鲌喜欢跳跃的不同行为生态,近几年来结合成鱼捕捞生产使用密眼张网和跳网大规模歼捕红鲌属鱼类(主要是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  相似文献   

7.
牛世利 《海洋渔业》1985,7(4):174-174
<正> 辽东湾海蜇资源丰富。不但沿岸渔民捕捞海蜇生产的历史悠久,山东沿海广大渔民也有在辽东湾捕捞海蜇的习惯。近年来鱼类资源衰退,所以对海蜇生产越加重视。许多渔船都备有多种工具,以增加收入。我市从七十年代以后,就有部分渔船在辽东湾海蜇渔汛季节从事生产。我所对海蜇生产网具结构规格也专门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分析了我  相似文献   

8.
深水张网是吕四渔场传统的作业方式,渔获量占江苏省海洋捕捞总量的比重较大。根据2004年4月~2005年11月吕四渔场深水张网渔业监测资料,结合渔业统计数据,分析了该渔业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以及主要经济鱼类渔获物种类组成和幼鱼比例。结果表明,各季节深水张网优势渔获物种类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主要以小黄鱼、黄鲫、焦氏舌鳎和葛氏长臂虾为主,夏季为小黄鱼、黄鲫、焦氏舌鳎和银鲳,秋季为小黄鱼、焦氏舌鳎、棘头梅童鱼、灰鲳和银鲳,冬季为小黄鱼、焦氏舌鳎、棘头梅童鱼和斑鰶;小黄鱼和焦氏舌鳎是深水张网渔业常年优势渔获物。主要经济鱼类小黄鱼以6月份平均网产最高,但主要以幼鱼为主,2004年和2005年的平均体重分别仅0.81 g/ind和1.04 g/ind,幼鱼渔获尾数分别占到99.1%和99.8%,累计损害幼鱼尾数分别达1.84×107ind和2.37×107ind;银鲳平均体重3.22 g/ind和3.8 g/ind,累计损害幼鱼尾数分别为4.84×105ind和4.41×105ind。建议对深水张网渔业加强管理,可对该渔业提前一个月休渔,提高网囊网目尺寸,并强化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2010年6~7月期间,对环黄渤海三省一市沿海一线的张网类渔具渔法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张网渔具5类19种,分别为:框架张网2种、单片张网3种、竖杆张网12种、有翼单囊张网1种、有翼单囊竖杆张网1种。张网作业渔具58万顶。  相似文献   

10.
浙江北部岛礁周围海域鱼类优势种及其种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用定量张网渔获物组成资料,研究了浙江北部岛礁周围海域鱼类的群聚生态学。着重分析了优势种的区域及逐月和年间变化,以及优势种时空分布上的关系,还对鱼类群聚的食物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海蜇是生长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的大型暖水性水母类,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海蜇属。据初步调查,广西沿海盛产海蜇,资源丰富,有花蜇、红蜇、菠萝钉蜇、扒头蜇等品种,以花蜇为主。海蜇是渔民“大敌”,蜇汛旺季,海蜇经常阻塞网目,  相似文献   

12.
银鲳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鲳Pampus arganteus(Euphrasen)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我国沿海均产,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它分布广、产量大和商品价值高,在东海的渔业对象中有令人注目的地位。目前东海区的年产量为2~3万吨。作业形式多样,主要有流网、张网和拖网。  相似文献   

13.
福建海区张网渔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历年福建省张网渔业调查及闽东、闽南海区张网监测船渔获物组成分析资料,阐述张网作业生产规模、渔业地位以及对近海渔业资源利用的情况,围绕张网作业盲目发展,造成对近海渔业资源损害日趋严重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加强和完善张网作业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乐亭县西海村,不仅是海蜇生产专业村,而且矾蜇技术也高人一筹,其矾成的海蜇成品率高,脆而可口,以1000kg鲜蜇为例,传统的加工方法仅出成蜇150kg,而他们却能矾成175kg。今年,全村产成品蜇25万kg,产值达110万元。由于矾蜇技术先进,提高经济效益23万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挖矾蜇池河北渔业1992年第2期(总第63期)  相似文献   

15.
1亲蜇来源 1.1自然海区采捕 中国北方沿海地区,面蜇生殖期为8月中旬~10月中旬.在一个生殖季节,亲蜇可排卵2~3次.应在第1次产卵高峰期,即8月中旬开始采捕.面蜇的繁殖能力很强,所以采捕的数量不用太多.  相似文献   

16.
黄渤海区张网渔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黄渤海区32个主要渔港、渔村的张网渔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依据调查资料并结合2009年度河北、辽宁、山东以及天津三省一市的渔具渔法调查报告、1983~2009年中国渔业年鉴中记载的张网捕捞产量分类统计资料,对黄渤海区的张网渔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张网产量最高,达90.43万t,贡献率为17.18%,此后逐年波动下降。当前,张网是黄渤海区捕捞作业的重要渔具渔法之一,处在第3位,年产量为38.15万t,贡献率为10.49%。目前在黄渤海区进行捕捞作业的张网共有4个型、7个式、19种张网网型、总量69万顶。辽宁省的张网数量占三省一市张网数量的53.54%,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作业;河北省的张网数量占24.69%,主要分布在渤海湾作业;山东省的张网数量占23.08%,主要分布在日照至烟台近海作业。其中以捕捞海蜇、虾类和小杂鱼为主的并列单片张网占54.51%;以捕捞毛虾为主的双锚竖杆张网占16.12%。大多数张网的最小网目尺寸均在4~30mm之间。综合分析表明,张网在黄渤海区渔业中所占比重较大、选择性较差、最小网目尺寸偏小,不利于黄渤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开展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稚蜇饵料结构优化试验,探究不同饵料对稚蜇生长及产业经济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喂100%微囊饲料(B1)最能促进稚蜇生长,而投喂70%桡足类+30%微囊饲料(B1)的方式稚蜇存活率最高,同时该投喂方式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张硕  陈岱  刘家林  孙文  张俊波 《水产学报》2023,47(4):049105-049105
为探究环境因子对海蜇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和排氨率(ammonia excretion rate,AER)的影响,实验通过室内培养,测定了不同pH值、盐度和温度条件下,海蜇幼蜇和成蜇的OCR和AER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蜇伞径与干重可用W=0.002 2e0.1248D表示,R2=0.972 4。海蜇幼蜇和成蜇的OCR和AER受pH值、盐度和温度影响显著。海蜇幼蜇和成蜇的AER和OCR随pH值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幼蜇和成蜇的2种代谢率分别在pH值为7.0和7.5时达到最大值,同时收缩次数最多。海蜇幼蜇和成蜇的AER和OCR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盐度为25和20时达到峰值;盐度为20时收缩力最强。不同规格海蜇的OCR随温度升高而增加;AER则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5°C达到峰值。海蜇在21°C时运动和进食最快,温度低于3°C或高于35°C海蜇则停止运动。幼蜇的AER Q10值为0.767~4.362,OCR Q10值为1...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浙江沿海的张网渔业历史悠久,张网渔具种类繁多。每年需要铁制张网浮筒几万只。过去都是使用毛竹、酒坛、铁油筒、铁浮筒来装配网具。这些材料存在容易破碎、易锈蚀等缺点,所以,使用寿命短、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为此,我们于1991年开始着手研制PF91—1型张网塑料浮筒的工作。根据渔民的要求和作业习惯,将张网浮筒设计成橄榄形,  相似文献   

20.
海蜇和沙蜇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蜇和沙蜇是同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大型食用水母 ,分为伞部和口腕部两部分。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蜇和沙蜇资源 ,本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其各部位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 ,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海蜇和沙蜇中均含有 18种氨基酸 ,其中必需氨基酸 7种 ,含量分别占海蜇口腕部、海蜇伞部、沙蜇口腕部、沙蜇伞部中氨基酸总量的 2 6 .6 2 %、2 6 .6 6 %、31.0 4 %、36 .2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