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间件技术作为射频识别(RFID)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窗的RFID中间件数据过滤算法,并仿真比较了经过动态时间窗和固定时间窗过滤后的数据冗余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动态时间窗的数据过滤算法可以较好地提高RFID中间件中传输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XML的RFID数据集成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简单介绍了RFID技术及其相关标准,阐述了RFID中间件作为RFID向企业级应用集成的数据存储特点,并针对RFID数据的存储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以XML技术为媒介存储RFID数据向企业应用数据集成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解决了RFID系统向企业级应用集成中数据存储共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山东电子》2010,(5):I0017-I0017
本搜救系统将RFID技术和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使RFID技术如同插上了“翅膀”,将其信息通信距离增大;系统将RFID与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时间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实现了RFID在无线传感网中的应用。系统通过应用RFID、微功率通信、无线定位、通信加密、数据统计等多项技术,形成了不依赖于人眼视觉和声音进行搜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射频识别(RFID)技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通过读写器和安装在载体(车辆或设备或人员)上的RFID卡,构成RFID系统,实现对载体的非接触的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公安,路政、物流管理等领域,本文介绍该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几个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该技术已经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取得了成功,譬如在常见的物流、防伪等领域的应用。RFID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相关行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从RFID的概述谈起,详细介绍了RFID网络数据清理技术,就RFID网络数据清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RFID的应用已经成为科研机构,商业系统,信息产业和国家部委等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也展望了未来的趋势和挑战。特别地,我们介绍了RFID技术典型应用领域,例如RFID供应链管理、RFID在医院和国防领域中的应用。基于这些,我们也总结了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一个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7.
周海涛 《电信科学》2009,25(7):91-94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远、可以加密标签数据、存储数据容量更大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阐述了RFID技术的标准进展以及产业发展状况,并对国际上RFID 技术的应用情况,尤其是与移动通信领域相结合的应用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艾超  傅华明 《电信交换》2007,(4):5-7,28
射频识别(RFID)技术致力于自动、廉价地跟踪供应链中的流通产品。需要专用的中间件解决方案扩散RFID标签和阅读器,以管理阅读器并处理大量捕获的数据。本文分析了这些应用需求并设计了射频识别中间件。我们认为,一种RFID中间件不仅要着眼于应用的需求,而且也必须考虑到被动RFID技术强加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从专利类型、技术领域、专利分布情况及主要专利权人等方面分析RFID中国专利布局现状。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专利申请人在RFID技术方面已有初步的专利积累,并且其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应进一步加大对RFID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国内RFID相关行业知识产权现状能在国内市场起到一定的防守作用,从而保护国内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解析RFID中国专利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专利类型、技术领域、专利分布情况及主要专利权人等方面分析RFID中国专利布局现状。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专利申请人在RFID技术方面已有初步的专利积累,并且其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应进一步加大对RFID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国内RFID相关行业知识产权现状能在国内市场起到一定的防守作用,从而保护国内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交通数据的有效性分析和检验是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效率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针对RFID匹配数据,结合南京市建成的RFID交通数据采集平台,系统进行了RFID匹配数据有效性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统计技术的RFID匹配数据有效性检验方法。算例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检测出异常RFID匹配数据。  相似文献   

12.
实际上RFID技术真正关键部分在于数据.数据能够提供我们业务、提供我们操作,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在真正实施RFID之前,我们会跟客户谈论他们的业务.仔细探讨他们的业务.然后将这样的一项技术应用到他们的业务当中。我们先总体介绍一下RFID技术,再谈RFID技术的好处.我们公司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利益.我们的投资收益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RFID技术与EPC标准相结合,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便于通过互联网实现物流跟踪和实时监控。分析了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通过对现代物流应用及特点进行剖析,提出面向物流应用的分层RFID应用框架,可以为不同的应用领域提供集成平台与解决方案,该框架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信息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流通领域如何快速有效地采集和识别复杂的人流、物流信息,是各行业管理上的一个难点。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无线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读/写单元无需接触即可快速获取数据,适合于恶劣的环境,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节省时间和资源。应用RFID收发器进行信息采集是流通领域的应用趋势。本文通过剖析RFID技术在深圳市工业展览馆的应用,提供了以高频RFID为核心的参观、物流自动化集成管理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也可移植于其他流通领域,为各行业提供了一种人流、物流自动化采集识别、管理的集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RFID是受雷达的启迪而诞生的,但本质上属于数据通信,故需要更多地引入通信思维。本文分析了RFID的技术属性,评述了两类不同参数体系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ISO/IEC JTC1/SC31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关于RFID数据内容的标准,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RFID标签数据内容的定义、重要数据的标识方法及分配。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属于IT行业革命第3次浪潮,计算机革命属于第一次,再是互联网革命,接下来则是物联网革命。随着物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广泛应用,物联网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中,它与物联网应用及发展息息相关。现阶段,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的数据安全性确保及隐私安全问题已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瓶颈时期,因此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问题研究极为关键。文章分析了物联网中RFID技术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隐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绍蓉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4):76-78,82
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成熟应用,促使其与物联网的应用密不可分。但是目前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中数据安全性保证和隐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未来物联网发展的瓶颈,所以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隐患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和广为关注的问题。在此对RFID技术、RFID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对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造成物联网潜在与安全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攻击方式、安全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RFID技术的应用,它的各种优点也给其他技术的利用带来了方便。RFID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采集手段使得数据信息更加概念化,更加准确,更具有及时性,由此使得数据挖掘层面更加开阔。本文从这些方面着重论述了仓储管理中如何应用RFID技术,和应用RFID技术后对数据挖掘低层的数据仓库产生的影响,并着重说明了RFID技术下的多层关联规则挖掘和货位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RFID供应链数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挖掘海量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数据来优化供应链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供应链流通中出现的若干周转异常并且难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RFID供应链数据分析方法.将供应链的RFID数据统一成反映各环节周转状况的时间序列格式,然后通过分段趋势分解方法分解提取的时间序列数据,并根据分解后的随机项建立阈值来判断数据是否异常,从而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最后基于模型检测数据异常.通过多样本和多数据集的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