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隆林县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82例隆林县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与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随访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随访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隆林县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予强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高血压病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肝硬化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住院期间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出院后只进行例行的电话随访,观察组进行家庭访视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再出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家庭访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再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遵医行为及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随访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随访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电话随访1年,出院1年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上消化道再出血率.结果 随访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上消化道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上消化道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出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方法24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并于出院后1-2周、1个月、5-6月进行电话回访,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指导。6个月后对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再入院人数及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杜绝病程迁延不愈,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减少再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出院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1周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4个月。6个月后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自行治疗的影响,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再入院率.方法 对50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治疗进行追踪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将50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对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未再接受健康教育,一年以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因并发症入院1人,再入院率为3.85%,对照组因并发症入院6人,再入院率为25.0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院外糖尿病患者遵医率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出院患者实施追踪、随访及健康教育,可及时提醒和帮助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出院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出院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的遵医行为与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包括按时服药、饮食控制、胰岛素注射、监测血糖、运动治疗与定期复查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出院后3、6、12个月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延伸服务,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时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如板报、宣传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采用2006年全国结核病知识信念行为调查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知识,结合卫生部发布的核心信息而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内容,于患者出院前调查肺结核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2次了解遵医行为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9.
韩菊红  顾红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72-3773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多次电话回访;对照组不实施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对预防再狭窄,降低再入院率,引导患者的积极乐观心态,提高护士交流沟通技巧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采用自行设计问题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出院1a后两组患者坚持吸入药物等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a内患者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可提高哮喘的依从性,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降低哮喘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短期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干预组39例进行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电话随访。结果:干预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行为、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短期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门回访式健康教育是社区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电话随访对出院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电话随访对出院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遵医行为,促进康复。方法将60名出院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观察组进行电话随访方式健康教育,分别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进行,内容包括合理饮食、合理休息、定期复查、按时服药、适当运动、保持乐观情绪、戒烟酒等。结果经t配对检验,对照组和观察组遵医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开展,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将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出院患者的治疗康复中,提高患者出院的遵医行为,完善整体护理的内涵,增加了医患双方的互动,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杜秀蓉  李薇  邓仁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721-1722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以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方法:将22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除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外并分别于出院后1星期、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停药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再次入院人数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出院回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最大限度的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高血压患者出院对减少复发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除了给予出院指导,还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复发再次人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年复发率再入院率及降低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延伸到出院时和出院后。患者出院半年后对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空服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治疗处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舒适环境管理、适当运动、饮食和心理指导及遵医行为等护理干预。分别在患者入院第3天和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分、遵医行为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测试。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SAS和SDS评分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遵医行为均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后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以电话访问及上门家访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2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率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对帮助其提高遵医率,防止疾病复发,减少再入院次数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住院的哮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综合干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经过对患者的干预,观察组的治疗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综合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遵医行为具有良好的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曹教育  陈霞  余华  郑莉  苏浩  胡昊 《安徽医药》2016,20(1):193-19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心脏中心出院后156例冠心病PCI术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8例,出院后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各项指标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及遵医行为。结果 1年后,观察组主要各项指标控制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再入院率、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PCI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妇科出院患者以电话回访、短讯息平台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延伸医疗服务,解决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提高其自护自检能力和遵医行为,以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300例妇科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出院的第2天,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未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性生活恢复情况、避孕知识知晓率及对医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性生活恢复情况、避孕知识知晓率及对医院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短讯息平台健康教育能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满足了妇科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患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