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高碳镍钼矿催化氧化分离的工艺方法,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高碳镍钼矿镍、钼分离的最佳条件:当硫酸浓度为15%,软锰矿的过量系数为20%,液固比3∶1,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95 ℃,催化剂C与镍的质量比为4.4时,镍的浸出率可达到95.84%,钼的浸出率仅3.74%,钼主要以钼酸的形式富集于渣中,实现了镍、钼的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2.
聚球藻对镍的富集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对聚球藻富集镍的影响.聚球藻对镍的富集时间在80min可以达到平衡;镍藻质量比最优值为16%~18%,此时富集量达到最大值即饱和吸附范围;pH值是影响富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条件下随pH值的增加富集量会不断增加,但由于过高pH会导致氢氧化镍生成,因此最佳pH值在9~10;温度和光强是调节富集量的两个因素,温度在35℃、照度在30001x左右是最佳的富集条件;同样条件下,死藻比活藻的富集量略高.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镍环境中不同培养条件对浸矿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浓度镍环境中不同能源条件对浸矿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59g/L(1 mol/L)的镍离子作为选择压力,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富集酸性环境中的微生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度镍离子胁迫下仍存在多种微生物,分别属于变形菌门、酸杆菌和厚壁菌门.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富集条件对微生物群落影响很大.当pH值为4时,以亚铁为能源的富集物中,其微生物群落主要以Acidiphilium属和Acidobacterias属为主;在以单质硫为能源的富集物中,90%的微生物属于Acidiphilium;在以硫酸亚铁、单质硫及酵母粉为能源的富集条件下,Acidiphilium和Pseudomonas 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化学试剂中的微量杂质含量低,基体干扰较大,测定前通常需要分离富集.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能与很多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但它不能与Ca2+反应,可用APDC作为螯合剂富集含钙基体中的微量元素.因此,本文提出了以负载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氧化铝作吸附剂,用APDC作螯合剂,柱富集钙盐试剂中微量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碳热还原-磁选富集镍的工艺处理低品位红土镍矿,以活性炭粉为还原剂,在还原球团内加入添加剂A以促进还原球团中金属晶粒的生长及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的磁选分离,使红土镍矿在低于传统的熔炼温度下进行还原反应,可大大降低能量消耗.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还原温度为1 320℃,还原时间为1 20 min,还原剂与添加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及5%;添加剂可促进金属晶粒的聚集,富集的金属晶粒更易于磁选分离;还原产品镍铁合金中镍的质量分数可达8.31%,矿石中镍的回收率可达95.44%,金属镍得到了富集.本工艺具有流程短、操作简单、能耗低及镍铁合金的经济价值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红土镍矿深度还原-磁选富集镍铁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深度还原-磁选工艺,以煤粉为还原剂,添加氧化钙作助溶剂,在微熔化,不完全造渣的条件下,将矿石中镍和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镍铁,然后经磁选方法使金属镍铁在磁性产品中得到富集.结果表明,深度还原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 300℃,还原时间60 min,配煤过剩倍数2.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镍、铁质量分数分别为5.01%,22.46%的镍铁产品,镍、铁回收率分别为96.05%,79.69%.对深度还原过程研究表明,还原物料中镍和铁以金属合金颗粒形式存在,高温有利于镍铁金属相凝聚,适当延长还原反应时间有利于镍铁颗粒的还原和聚集长大,进而有利于磁选富集.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铵(APDC)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铬(Ⅵ)和总铬的新方法,详细探讨了溶液pH、试剂加入量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富集10mL样品溶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Ⅵ)的检测限为0.021μg/L,铬的富集倍率为20倍.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铬(Ⅵ)和总铬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徐慧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10-111
该文选用APDC、DDTC(1∶1)-MIBK、环己烷体系(4∶1)室温萃取分离水中的六价铬,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萃取分离富集和有机试剂的增敏作用,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进行样品分析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红土镍矿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添加助熔剂直接还原焙烧-磁选方法,对镍主要以硅酸镍形式存在的低品位红土镍矿中镍和铁的富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同时添加助熔剂,可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 最佳工艺条件为:煤作还原剂,质量分数为15%;KD-2为助熔剂,质量分数为20%;焙烧温度为1200℃;焙烧时间为40min. 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镍品位10.83%、铁品位52.87%、镍回收率82.15%和铁回收率54.59%的镍铁精矿. 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还原过程中助熔剂和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发现KD-2可以与原矿中含镍的石英和硅酸盐矿物反应,释放出其中的镍;煤用量太多时可生成部分不含镍的金属铁,会造成镍的回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共沉淀富集饮用水中铜,铅,镉的原子吸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CO(Ⅲ)共沉淀富集水样中铜、铅、镉,并结合使用加压超滤的方法,同时试验了pH沉淀剂以及共存离子等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具有富集倍数大、分离基体效果好等优点,精密度、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APD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Cu(I)共沉淀体系,在pH3的条件下分离富集酱油消解液中的痕量镉,再用微量注射进样FAAS测定的方法。样品中镉的回收率在92—104%之间。对镉含量为0.59mg/1的样品12次平行测定的变异系数为5.1%。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溶液中镉的浓度在0—0.125mg/1范围内工作曲线呈线性。方法的灵敏度(标准曲线斜率)为1.079(mg/1)~(-1)。本法快速、简便、稳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确定了一种工业废水中镍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先用过硫酸铵将废水中镍(Ⅱ)氧化为镍(Ⅳ)、铁(Ⅱ)氧化为铁(Ⅲ),再用柠檬酸铵掩蔽铁(Ⅲ)、铜(Ⅱ)离子,在pH=10条件下直接用丁二铜肟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镍含量。考察入射光波长、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等因素对吸光度的影响;在废水中加入镍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在98.3%-104.5%之间。此法不需沉淀与灼烧或萃取分离步骤,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钢渣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1694-1696,1706
摘要:以钢渣为吸附剂,应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镍,探讨了钢渣粒径、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转速、溶液的pH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00ml浓度为100mg/L镍溶液,投加100目0.25g的钢渣, pH>6,镍去除率大于99%,处理后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pH为3.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存在下,用5-Br-PADAP作显色剂,在水-乙醇介质中用高阶导数光度法同时测定了原油、渣油中微量镍、钒、铁。这种方法灵敏,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省时。经过对不同产地的原油,渣油样品进行多次测定表明,这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等离子体直读光谱法的结果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回收率在90%~105%,符合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用模拟人体体液成分配制的各种浸提液在40℃条件下浸渍、振荡样品,提取液经APDC-MIBK萃取后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纤维中游离态的Cr(Ⅲ)/Cr(Ⅵ)残留量,探讨用含铬金属染料或助剂染色的衣物经汗/唾液浸提后痕量铬的定量分析方法与限量控制标准.此方法可用于包括婴幼儿衣物在内的纺织品中不同形态铬残留量的安全测试,对标准溶液其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测限量(LOD)可达0.05mg/kg,回收率95%~103%,RSD介于1.2%~5.0%.经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硝酸为溶剂的增压低温焖罐溶样法代替常规的炭化-灰化法处理渣油样。试验证明,置焖罐于160℃干燥箱中恒温4小时,可得到黄色透明液体,该液体能用于镍的极谱法测定。其优点是,可避免污染,样品用量少,不用高温加热设备。本文优选了丁二酮肟极谱法测定镍的底液,在所试的0~0.05ppm镍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灵敏度提高4倍多,有限次数测定焖罐溶解重油样中镍含量的相对误差小于7%(相对于AAS和ICP光谱测得值而言),标准偏差<0.97%,变异系数<3.1%,符合要求,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ICP-AES法同时测定冶炼渣浸出液中10种毒性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浸取剂对冶炼渣样品进行浸提,浸出液经硝酸-盐酸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测定消解液中的铜、锌、镉、铅、铬、铍、钡、镍、银和砷.方法的检出限低于0.065 mg/L,加标回收率为88.9%~110.6%,相对标准偏差(n=6)为0.9%~4.9%.此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再现性好、分析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冶炼渣浸出液中危...  相似文献   

18.
用王水溶解试样,在几个相同量的试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依次递增的9种元素的标准溶液,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N i、Cu、Mn、Fe、Pb、Sb、Zn、Ca、Mg的含量.建立了优化的仪器测定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进行了干扰实验.N i、Cu等9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7.5%~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6%~2.9%.  相似文献   

19.
Ferronickel enrichment and extraction from nickel laterite ore were studied through reduc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Reduc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hydrogen and carbon monoxide as reducta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700–1000°C). Magnetic separation of the reduced products was conducted using a SLon-100 cycle pulsating magnetic separator (1.2 T). Composi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nickel laterite ore contains a total iron content of 22.50wt% and a total nickel content of 1.91wt%. Its mineral composition mainly consists of serpentine, hortonolite, and goethite. During the reduction process, the grade of nickel and iron in the product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duction temperature. Although a higher temperature is more favorable for reduction, the temperature exceeding 1000°C results in sintering of the products, preventing magnetic separation. After magnetic separation, the maximum total nickel and iron concentrations are 5.43wt% and 56.86w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covery rates are 84.38% and 53.7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