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儿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有效控制血糖。方法:采用个体指导、集体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对辖区内13例糖尿病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血糖及尿糖监测、胰岛素应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儿在正确应用胰岛素、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尿糖监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儿童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其家长具备糖尿病治疗护理知识,能有效控制血糖,消除糖尿病症状,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患儿正常生理、心理健康和成长。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预防及延缓并发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3月~9月,我们尝试应用临床路径对63名社区糖尿病患者实行饮食教育,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利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如走廊宣传画、小册子等开展广泛的宣传,由医务人员人员讲解,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66%的患者了解、25%基本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能配合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亦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多从饮食控制、强化血糖控制、降压、调整脂代谢等方面着手,或是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治疗手段,虽然有效,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控制疾病的恶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就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和治疗做如下探讨,以期能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威胁,了解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对此,本文主要从西医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论述本病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目前仍难以根治的终生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应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血糖监测同时进行,以控制血糖,延缓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降血糖药 治疗糖尿病以控制饮食为主,辅以降糖药物治疗,需终生服药,以维持体内正常血糖水平,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擅自停药会引起血糖骤然升高,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抗癫痫药 许多癫痫患者用药后,由于癫痫控制  相似文献   

8.
朱亚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80-180,F0003
胰岛素在剂型、使用方法及注射装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进展,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掌握胰岛素自行注射的技术,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1胰岛素注射前的准备1.1正确认识胰岛素: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该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有效地采用各种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良好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危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等患者,血糖监测尤为重要,在不同的血糖浓度范围内有相应的治疗原则,及时监测血糖变化并作出治疗的调整,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利于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萍 《中医研究》2007,20(12):26-2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理基础是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从饮食控制、强化血糖控制、降压、调整脂代谢等方面着手,或是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治疗手段。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控制疾病的恶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996-2006年,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较佳,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全部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糖尿病人和糖尿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适时控制糖尿病病发,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方法: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资料,对本院20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系列调查教育.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认识度程度得到不断的提升,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结论: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升糖尿病病人的认知水平,并且使糖尿病病人更加合理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方法,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血糖指数.  相似文献   

12.
张友太 《光明中医》2012,27(7):1489-1491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它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目前,西医治疗多从饮食控制、强化血糖控制、降压、调整脂代谢等方面着手,或是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治疗手段,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防止其发生和恶化.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控制疾病的恶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的现代治疗措施包括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和自我监测5项内容,教育已成为综合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1]。本文旨在通过糖尿病教育培训,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血糖,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4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6岁,平均50.4±18.2岁;空腹血糖8.68±1.1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31±1.2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灸蒸脐法延缓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运用艾灸蒸脐法,每年立春巳时、春分未时、立夏辰时、夏至酉时、立秋戌时、秋分午时、立冬亥时、冬至寅时以中药药饼外敷,并持艾条在药饼上施灸;对照组仅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颈动脉血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21例(70%)未发生血管病变,对照组12例(40%)未发生血管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蒸脐法有助于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且能够延缓血管硬化时间,保护血管弹性,进而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8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指数、有无并发症及病情是否稳定等分别实施常规管理或强化管理,定期监测血糖、血压、体质量,了解服药、饮食及运动等情况,掌握疾病动态信息,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结果干预1 a后评价效果,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健康管理后明显优于健康管理前(P均<0.01)。结论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延缓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医调护对糖尿病病人的疗效。方法:以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40例为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40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P2h PG)比较对照组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内容在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提高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艾灸蒸脐法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灸蒸脐法延缓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运用艾灸蒸脐法,每年立春巳时、春分未时、立夏辰时、夏至酉时、立秋戌时、秋分午时、立冬亥时、冬至寅时以中药药饼外敷,并持艾条在药饼上施灸;对照组仅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颈动脉血管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21例(70%)未发生血管病变,对照组12例(40%)未发生血管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灸蒸脐法有助于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且能够延缓血管硬化时间,保护血管弹性,进而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近些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1])。西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方式,但其在控制、延缓患者病情方面效果仍不理想。研究表明: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能迅速缓解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其糖代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权 《吉林中医药》2011,31(1):26-27
糖尿病(DM)中医辨证多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临床上单味中药及组方即有降低血糖作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辨证论治效果显著,显示出中医药在早期糖尿病的治疗和对并发症的控制及减轻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杨锋 《家庭中医药》2005,12(9):20-21
糖尿病人要想基本上恢复正常的代谢水平,防止或延缓诸多并发症,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健,制服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度这四个“杀手”,才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控制血糖控制好血糖就要科学地驾驭五套马车(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其中关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