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增强EAP-AKA协议安全性的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EAP-AKA协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在3G和WLAN接入网络间增设共享密钥实现了两者间的相互认证,并用串空间模型和认证测试方法进行了形式化分析,通过加密传输NAI实现了对IMSI的加密保护,通过引入密钥更新机制实现了对用户和3G网络间的共享密钥的安全更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以3G 网络和 WLAN 为主要代表的无线网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3G网络能够在广域的范围内提供比较好的漫游服务,但其传输的数据速率以及网络带宽较小,而WLAN 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且价格较低,但其网络范围较小,因此,3G 网络和WLAN 两者融合具有很好的互补性,这是实现高速接入的一种比较高效的模式。因此3GPP 组织针对3G 网络与 WLAN 融合提出了一套互联方案,并为其设计了可扩展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EAP-AKA)。但是经过大量的的实践和研究发现,EAP-AKA 协议存在一些安全缺陷,文章通过对 EAP-AKA 的协议过程和安全性进行分析,针对其安全缺陷,特别是用户身份会暴露而导致由于身份泄露引起的跟踪攻击,缺乏对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网络的认证以及明文传输会话密钥而导致 WLAN 失去通信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等,提出了一种通过对 WLAN 接入网络增设公钥以及采用匿名技术的改进方案,分别完成了对无线局域网接入网络的认证,避免了用户身份信息的暴露以及加密传输会话密钥,保证了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前,3G和WLAN两种无线通信技术是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同时二者各自的优缺点使3G与WLAN融合网络成为备受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3G WLAN网络融合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优势互补,用户既可以享受3G网络中完善的漫游、鉴权以及计费机制,也可以享受WLAN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这样用户不仅享受优质的网络服务,也使得网络资源利用最大化.但3G与WLAN融合网络需要同时应对来自两方的安全威胁.由于3G和WLAN网络安全威胁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各自的安全解决方案也存在很大差异,如何解决融合网络的安全威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802.11i和WAPI接入认证安全性和密钥协商灵活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总结出其各自的优缺点;针对3G WLAN融合网络中EAP AKA协议,分析了其存在的漏洞与不足,然后综合802.11i和WAPI安全协议的优势,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3G WLAN安全接入方案EAP WPI.新协议采用802.11i的EAP认证框架封装认证和WAPI的ECDH密钥协商算法,实现用户终端与后台认证服务器的认证交互以及高安全性的密钥协商,并在认证过程中采用无证书的公钥密码技术免除了部署PKI的负担,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以及仿真测试,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协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EAP-AKA是应用于3G网络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协议。本文在详细分析EAP-AKA协议认证过程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认证测试方法对其安全性进行验证分析。验证结果说明,EAP-AKA协议能够满足对等端和EAP服务器间的双向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3G/WLAN交互网络的认证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3GPP-WLAN交互网络的认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根据3GPP的标准,WLAN用户通过EAP-AKA协议来实现认证和密钥分配过程。然而这一过程需要在网络中交互大量的信息。针对这一问题,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原认证过程进行改进,提高网络用户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3G-WLAN互联网络中EAP-AKA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3G与WLAN互连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EAP-AKA是其对应的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详细分析该协议,修正其中的安全缺陷;并利用哈希链技术和CPK算法实现重认证本地化;最后对该改进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无线局域网与3G网络互联可作为物联网业务的承载。针对现有接入认证方案中的安全和群组通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扩展身份验证协议认证框架的群组接入认证协议。在初始化和注册阶段完成设备群组的建立,在认证和密钥协商阶段实现设备的安全接入。与传统EAP-AKA协议相比,该协议采用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以保证前向安全性,通过先到设备完成群认证向量的获取,并与后来者共享认证的方式,实现群组认证功能并提高认证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提供相互认证并能抵抗多种类型的攻击,有效减少了群组认证开销,可满足物联网的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8.
EAP-AKA(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是WLAN的认证和密钥分配协议;认证测试是一种以串空间理论为基础的安全协议分析验证方法。运用认证测试方法对EAP-AKA协议的双向身份认证过程进行了分析证明,结果说明EAP-AKA能够保证移动终端和认证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  相似文献   

9.
无线mesh网络的特性使它面临着比传统无线网络更大的安全挑战。其安全解决方案必须兼顾安全性和应用环境等因素。用户节点的接入认证与密钥协商是节点漫游时最基本的安全协议,是安全路由等协议的实现基础。在多跳车载mesh网络用户节点接入认证中,用户身份信息的保护非常重要,然而有关车载mesh网络用户节点漫游时的匿名认证的研究较少,为此,在充分考虑无线mesh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基于Hash和Diffie-Hellman算法,提出一种高效的用户节点匿名接入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分析发现,该协议不仅可以满足安全性需求,在现实应用中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EAP-AKA协议的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G与WLAN互连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EAPAKA是其对应的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详细分析EAP-AKA协议的流程和安全性,并针对其中的安全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同时对改进方案的安全性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X协议和Diameter协议的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通过对EAP-PEAP协议进行扩展,并且采用Diameter的消息路由机制,该系统能够支持域间身份认证和统一认证令牌的发放,从而解决了校园网身份认证中用户漫游和单点登录的问题。对于此身份认证系统易遭受的攻击类型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顾永军  齐敬敬  王雅坤 《计算机工程》2010,36(17):176-178,181
针对移动漫游认证问题,采用基于身份加密技术和双线性对的相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匿名漫游无线认证协议,分析协议的安全性和匿名性,给出在非认证链路模型下安全的形式化证明。分析表明,该协议在保证用户身份不被泄漏的前提下,实现了用户与接入点之间的双向验证,满足无线网络环境的安全需求,并提供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不可否认服务。与现有协议相比,该协议为匿名漫游认证提供了一种更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移动节点直接匿名漫游认证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彦伟  杨波 《软件学报》2015,26(9):2436-2450
无线网络下传统匿名漫游协议中远程域认证服务器无法直接完成对移动节点的身份合法性验证,必须在家乡域认证服务器的协助下才能完成,导致漫游通信时延较大,无法满足物联网感知子网的快速漫游需求.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可证安全的物联网移动节点直接匿名漫游认证协议,远程域认证服务器通过与移动节点间的1轮消息交互,可直接完成对移动节点的身份合法性验证.该协议在实现移动节点身份合法性验证的同时,具有更小的通信时延、良好的抗攻击能力和较高的执行效率.相较于传统匿名漫游协议而言,该协议快速漫游的特点更适用于物联网环境.安全性证明表明,该协议在CK安全模型下是可证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包含感知子网和传输骨干网,其感知子网中节点能力受限,往往利用移动的传感器节点跨区域访问来获取信息;而其传输骨干网络需要依托现有Internet的基础设施,并利用其提供的强大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节点的漫游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一方面移动节点在感知子网间跨区域漫游,虽和MANET中一样需要保证移动节点漫游时高效安全地加入新的拜访域,但因传感节点资源极端受限而对轻量级有更高数量级的要求;另一方面资源受限的感知子网间移动节点漫游仅能提供轻量级安全,但是在接入骨干传输网时,不可因此降低骨干网络已有的安全性,即轻量级的安全协议和传统骨干网协议综合运用时,需具有组合安全性.本文针对这种基于骨干传输网的移动节点漫游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随机漫游认证协议(RMRAP),兼顾安全性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实现了漫游的轻量级身份认证,保护了漫游节点的隐私,同时实现了具有前向安全性,会话密钥对;并针对衔接骨干网和感知子网的基站进行了组合安全性的认证测试,验证了RMRAP的安全性;最后,从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两个方面,分析了RMRAP协议的性能,并和相近工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具有组合安全性的RMRAP在计算、通信开销方面,依然具有和同类协议可比较的相近性能.  相似文献   

15.
Recently, several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global mobility network (GLOMONET), which provides mobile users with global roaming services. Due to the hardware limitations, the mobile user cannot support the heavy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This investigation adjusts the entity in the roaming scenario that selects the session key to be us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authentication schemes in GLOMONET and presents two provably secure and efficien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for roaming services. One protocol is based on synchronized clocks, while the other uses random numbers. Compared to related approaches, the propose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not only reduce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but also diminish the computational cost involved in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Thus, they are more suitable for GLOMONET.  相似文献   

16.
周彦伟  杨波  张文政 《软件学报》2016,27(2):451-465
分析传统的匿名漫游认证协议,指出其匿名不可控和通信时延较大的不足.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异构无线网络可控匿名漫游认证协议,远程网络认证服务器通过1轮消息交互即可完成对移动终端的身份合法性验证,当移动终端发生恶意操作时,家乡网络认证服务器可协助远程网络认证服务器撤销移动终端的身份匿名性.该协议在实现匿名认证的同时,还具有恶意匿名的可控性,有效防止了恶意行为的发生,且其通信时延较小.安全性证明表明,该协议在CK安全模型中是可证安全的.相对于传统漫游机制而言,该协议更适合于异构无线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一种无线局域网漫游接入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mesh网络中,用户对快速漫游切换需求愈发突出,但现有的IEEE802.1s WLan Mesh认证协议并未对此进行定义,且初始接入认证过程中,信息交换次数较多,时延较高。在现有协议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签名的身份认证方式,将认证转移到用户和路由节点之间,并且将用户向服务器注册与用户对路由节点认证过程并发执行,减少了认证的时延。分析结果表明,接入认证方式总体性能优于现有网络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