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在成都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6岁儿童1040名;男518人,女522人;独生子女717人,占68.9%,共筛出有行为问题儿童110名,发生率为10.57%;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独生与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了天水市秦城区1120名4~16岁儿童,计男559人,女451人。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164人,检出率14.64%。其中男孩16.45%,女孩12.83%;独生子女14.90%,非独生子女14.49%。  相似文献   

3.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苏州4~16岁儿童1059人,其中男530人,女529人;独生子女占64.97%。共筛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共103人,发生率为11.61%;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6岁儿童共1023名,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为113名,占总数11.1%。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独生与否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宁波市海曙区4~16岁儿童1100名,其中男549人,女551人;独生子女占58.8%。共筛查出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发现行为问题与性别、独生与否、养育类型、家庭类型、母亲职业、怀孕分娩情况、是否近亲婚配、儿童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父母期  相似文献   

6.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6岁儿童(独生子女)795例,其中男395,女400例。共筛出有行为问题儿童117人,发生率为14.72%,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 6~ 16岁在校学生适应行为进行测试分析。1 对象和方法系辽宁部分地区 1~ 6年级 6~ 16岁在校学生中随机抽检。共 32 4名 ,男性 14 4名 ,女性 180名 ;其中 6~ 11岁 2 18名 ,12~ 16岁 10 6名。智力均正常 ,无精神障碍。采用中国标准化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1] ,家长用表。调查表共分 3个部分 ,第 1部分为家庭情况 ,第 2部分为儿童社会能力 ,第 3部分为行为问题。由家长统一集中填写。经此表筛查分析后 ,若其中≥ 1个因子总分超过全国常模者 ,即被定为有行为问题。2 结果32 4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1 7% ,低于 1988年全国2 2城…  相似文献   

8.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6岁儿童6319人,其中男3264人,女3055人。共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797名检出率为12.61%,95%可信限为11.79~13.43%。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6岁儿童1012名。筛查出有行为问题儿童64名,检出率为6.32%。城市与乡镇儿童无显著差异;汉族与朝鲜族儿童无显著差异;独生与否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合肥市4~16岁儿童1033人,筛查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166人,发生率为16%;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小学生焦虑障碍现状调查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初步了解小学儿童焦虑障碍的患病现况。方法 使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 (SCARED)调查长沙市某小学 2~ 6年级的 5 6 5名小学生 ,并对量表总分≥划界分 (2 3分 )的学生进行面谈。结果 在 5 6 5名小学生 (男生2 90名 ,女生 2 75名 )中 ,SCARED筛查阳性的有 14 0名 ,占总人数的 2 4 78%。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 (CCMD 3)对筛查阳性者进行面谈 ,发现符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 32例 (男 15 ,女 17) ,患病率为 5 6 6 % ,其中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7例 ,患病率为 1 2 4 % ;儿童广泛焦虑症 11例 (1 95 % ) ;儿童恐惧症 10例 (1 77% ) ;儿童社交恐惧症 14例(2 4 8% ) ;有 8例存在 2~ 3种焦虑障碍共病 ;无 1例诊断为学校恐怖症、选择性缄默症和惊恐发作。结论 在儿童中焦虑情绪存在较普遍 ,这对儿童的学习、行为、自我意识造成不良影响 ,应予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北京地区4~16岁儿童612名(男303,女309)。共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57名,检出率9.7%;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8~12岁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先填写量表再进行访谈的二阶段调查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7所小学所有3~5年级共3685名学生进行调查,第一阶段应用儿童流调用抑郁评定量表(CES-DC)进行筛查,第二阶段对CES-DC量表总分≥20分的学生应用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目前版(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 present version,K-SADS)进行面谈,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金标准做出诊断,共有94.8%的学生完成K-SADS面谈。对于CES-DC〈20分的儿童抽取了1%的样本(29名),同样使用K-SADS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评估方法为盲法,29名儿童中未发现符合抑郁障碍者。结果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60%[95%可信区间(95%CI)为1.19%~2.00%],男孩的患病率(2.08%,1.61%~2.54%)显著高于女孩(1.09%,0.75%~1.42%),(χ2=5.40,P=0.020)。8~9岁、10岁、11~12岁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1.23%、1.44%、2.19%,各年龄段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P=0.149)。结论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不高,男孩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比女孩高;在8~12岁各年龄段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6岁独生子女共520人,与美国及上海的资料相比较,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5.
Conners父母问卷对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的行为状况. 方法:用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表(PSQ),对182例3~17岁淮安市少年儿童的行为等问题进行调查,并与Conners常模比较. 结果:独生子女的冲动-多动行为问题显著多于多子女家庭的男性少年儿童(P<0.01).6~11岁儿童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因子分显著低于Conners常模(P<0.05~0.01),而12~17岁少年的PSQ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Conners常模(P<0.05~0.01),仅学习问题显著多于Conners常模(P<0.05),且男生冲动-多动行为问题显著多于女生(P<0.01).6~11岁女性儿童的冲动-多动因子分显著高于12~17岁少年. 结论:独生子的冲动-多动行为问题多于多子女家庭的男性少年儿童.淮安市区少年儿童行为问题少于美国,但青少年学习问题较多.随年龄增长,少年儿童行为问题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卫生二年社区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郊5岁现为7岁的116名独生子女和59名非独生子女进行行为追踪观察。所有儿童的行为总平等分较两年前明显下降。独生较非独生子女总分偏低。城市里非独生子女分数则增多,意即行为问题较多。效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共调查4~16岁儿童9.31人,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131人,发生率为13.89%;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6-11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州市6-11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方法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对温州地区3860名6—11岁同学采用自制问卷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2名为托养儿童,占调查总数22.59%(872/3860)。托养儿童6-11岁行为问题检出率18.57%(156/840)高于非托养普通儿童检出率13.38%(396/2960),两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温州6-11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4.53%(552/3800)高于中国常模12.97%,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养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出生时患病、学前所处环境、性别、托养家庭结构、托养方式、托养人文化程度及教育方式等有关。结论6-11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农村 3~5 岁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 月,采用横断面调查全国 12 个省 27 个县内农村地区家庭 5 050 名 3~5 岁儿童情绪和行 为异常发生情况,主要应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进行评估,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异常 情况。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13.3%(140/1 046),非留守儿童为 14.7%(590/4 005),两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237,P=0.266)。留守儿童组的同伴交往异常发生率(5.0%,52/1 046)低于非 留守组(7.2%,287/4 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732,P=0.012)。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主要 监护人赞同体罚会增加留守儿童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OR=1.655,95%CI=1.121~2.444)。 结论 3~5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存在差异。赞同体罚会增加留守儿童发生情绪 和行为问题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1 对象与方法作者随机抽取本地区二所重点小学1~5年级学生共500名。其中,男生250名,女生250名;年龄6~11岁,平均(8.52±2.31)岁;独生子女共498名(99.6%)。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1]家长问卷法进行测评。问卷的填写不合格者,必须重填或补填,并将调查结果与美国、上海、济南地区的类似调查资料相比较。2 结  果2.1 调查结果与比较(附表)。附表 调查结果与比较(98百分位分数)男生组因子美国上海[2]济南[3]本文查女生组因子美国上海济南本文查分裂样4~55~65~64~5抑郁12~1313~148~914~15抑郁12~1310~117~88~9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