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水为提取溶剂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色素,测定了该色素的紫外光谱,对该色素进行初步的组成及含量分析。以该色素溶液对柞蚕丝织物进行直接染色及后媒染色试验,研究pH值及媒染剂对K/S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取板栗壳色素的组成为植物多酚类物质,主要为单宁类化合物,板栗壳提取液中多酚类色素含量为1.812 g/L;板栗壳色素上染柞蚕丝织物,最佳的pH值为3,媒染剂硫酸亚铁可显著提高试样的色深值,媒染试样颜色与直接染样颜色差异很大;染色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经染色后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显著提高,硫酸亚铁媒染试样UPF指数可以达到50+级别。  相似文献   

2.
《毛纺科技》2021,49(8)
为探讨废弃物来源的天然染料在纺织品上的染色性能,从废弃物板栗刺壳中提取天然染料原液,将该提取液应用于柞蚕丝/锦纶复合丝的染色,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及媒染剂对染色织物色度值的影响,确定最佳染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板栗刺壳提取液对柞蚕丝/锦纶复合丝染色的适宜条件为:温度98℃,时间80 min, pH值4.0,浴比1∶50。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媒染均可以提高染色试样的K/S值,2种媒染剂对试样色度值和色调的影响相近,3种媒染方法中,后媒染试样的K/S值最高。染色试样具有较好的染色牢度及紫外线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天然染料的色谱,探索冷轧堆工艺在天然染料染色中的应用效果,采用3种天然材料黑米、栀子和板栗壳的提取液对柞蚕丝织物进行冷轧堆染色,研究浸轧次数、染浴pH值及明矾和硫酸亚铁媒染对试样K/S值及L~*、a~*、b~*的影响,对试样的颜色及色牢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天然染料适宜的冷轧堆染色工艺为:浸轧两次,pH值=4.0,预媒法染色,在此条件下染色柞蚕丝织物可以得到较高的K/S值及较好的色牢度。通过天然染料冷轧堆染色及媒染,可以获得一系列色泽的柞蚕丝织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板栗壳色素上染真丝针织物的pH值、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色素用量等因素对真丝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板栗壳色素在真丝针织物上的直接染色工艺和先媒后染工艺,测试并比较了直接染色和先媒后染工艺染色后织物的颜色特征、染色牢度以及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直接上染真丝针织物的最优工艺为:pH值3.0~3.6,温度95℃,时间60 min;板栗壳色素对真丝针织物具有较好的提升性能;媒染后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日晒牢度稍有提高;直接染色和先媒后染工艺染色后织物均具有优良的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5.
板栗壳色素对锦纶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板栗壳色素在锦纶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温度、染浴pH值、色素质量分数、NaCl质量浓度对板栗壳色素上染锦纶的影响,比较了直接染色和先媒后染工艺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染色牢度和防紫外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上染锦纶的最佳工艺为pH3~3.6,温度95℃;中性电解质的加入将降低色素的上染百分率;板栗壳色素对锦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提升性能,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媒染对板栗壳色素上染锦纶的色牢度和色光影响很小,经板栗壳色素染色的锦纶织物具有优良的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板栗壳色素为染料,选用硫酸铝钾、硫酸亚铁、硫酸铜和壳聚糖4种媒染剂,对真丝织物进行媒染染色,测量染色试样的K/S值、⊿E值、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确定硫酸亚铁为最佳媒染剂。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板栗壳染料用于真丝织物媒染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该方法开发了板栗壳染料蜡染产品。结果表明:板栗壳染料适合于真丝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天然染料品种,从板栗落叶中提取色素。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色素提取工艺参数,以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pH及金属离子对板栗叶色素光谱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板栗叶色素上染锦纶织物,研究了媒染剂种类及媒染工艺对染色试样颜色特征值和K/S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叶色素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30,100℃提取100 min,pH 7;pH及金属离子对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有一定影响。板栗叶色素对锦纶进行媒染染色,媒染工艺对试样K/S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为:后媒染色、预媒染色、同浴媒染;4种媒染剂中,硫酸亚铁及氯化亚锡媒染试样的K/S值较高,媒染试样各项色牢度达到3~4级。  相似文献   

8.
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壳天然染料在真丝织物上进行染色试验.选择染色温度、染料用量、染浴pH值进行正交试验,以明矾作媒染剂,讨论了媒染方法及媒染工艺.结果表明,板栗壳染料对真丝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5℃、染料用量0.8 X,pH值3.4;明矾后媒染工艺:直接染色后,放入明矾媒染剂1.33 g/L、45℃媒染30min;明矾预媒染染色工艺:明矾媒染剂5%(owf),80℃媒染30 min,浴比1:30,然后95℃染色,染料用量为X,pH值3.4,NaCI 20 g/L.经几种工艺染色的真丝织物均具有较好的染色牢度,其中以后媒染工艺最好.  相似文献   

9.
从姜黄中提取天然染料,研究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绸的染色性能及功能性。探讨染色工艺参数如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 H值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研究了媒染剂硫酸锌、硫酸铝、硫酸亚铁对试样K/S值及色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柞蚕丝织物的染色牢度及其抗紫外线、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天然姜黄染料对柞蚕丝织物的上染性能良好,媒染剂显著影响试样的色泽及染色深度。姜黄染色柞蚕丝织物具有优良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及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织物进行同浴复合染色,考察了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提取液体积比、提取液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媒染剂用量和媒染方法等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后羊绒织物的K/S值和b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织物复合染色的最佳工艺为:紫甘蓝和板栗壳天然染料提取液体积比3∶2,提取液用量80%,75℃,60 min,染液pH 5,同浴媒染的媒染剂用量5%,K/S值可以达到较高值,b值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张驰  王祥荣 《丝绸》2020,57(1):9-13
针对茜草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受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分析媒染剂种类、媒染方式、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染色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可以得到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以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为媒染剂,改变染色pH值能得到不同颜色,且K/S值随着pH值增大而下降;染色温度不改变染色织物的色相,K/S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色相和K/S值影响不大;最佳工艺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日晒色牢度4~5级,耐皂洗色牢度3~4级,耐汗渍色牢度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夏晗  纪俊玲  汪媛 《印染》2021,(3):45-49
以水为溶剂,采用煎煮法提取麻栎壳染料,并将其用于真丝织物的染色,试验优化了染料的提取工艺及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80℃提取40 min,经过滤、浓缩、干燥后,麻栎壳染料得率为32.68%;优化的染色工艺为pH值5~6,浴比1∶40,80℃染色40 min。染色后真丝织物的色牢度达4级以上,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抗菌力,且抗氧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姜黄提取液染柞蚕丝织物,通过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确定了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植物染料姜黄可以直接上染柞蚕丝织物,并且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天然染料媒染剂的媒染性及抗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丹  朱泉  商成杰 《印染》2012,38(9):10-13,29
选取木犀草、介壳虫、洋苏木、板栗、茜草和绿茶等六种天然染料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分别采用直接法、预媒染、后媒染、同浴媒染等四种染色工艺,探讨了媒染方法、媒染剂种类对天然染料上染棉织物的影响,并对染色织物进行了抗菌性试验。结果发现,媒染剂可以改变染色的色相,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牢度,但对染色织物的抗菌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单宁酸作媒染剂,可使染色织物的抗菌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蚕丝织物的染色牢度,以重氮化-偶合染色工艺采用芳伯胺染料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优化了同浴加热阶段上染温度、染浴pH值和元明粉质量浓度等染色条件,研究了染色前后颜色变化机制,并探讨了该方法的染料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将芳伯胺染料与蚕丝织物同浴加热上染后,再在低温下将染料重氮化,并立即与蚕丝偶合,可大幅提升染色织物的K/S值;染色织物颜色的改变源于染色后染料分子共轭体系改变导致的发色体能级带隙的变化;苯胺类、萘胺类及1-氨基蒽醌类芳伯胺染料均适用于该反应性染色方法,染色蚕丝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能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6.
蔡苏英  董婷 《印染》2012,38(5):17-20
以硫酸铁、明矾为媒染剂,采用茜素对绢丝灯芯绒进行后媒法染色,探讨染液pH值、媒染剂用量和媒染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的优化染色工艺为:硫酸铁媒染剂用量10.0 g/L,pH值6~7,媒染时间20~25 m in;或明矾用量10.0 g/L,pH值2~3,媒染时间15 m in左右,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天然染料高粱红对柞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高粱中提取高粱红天然染料,对柞丝织物进行直接染色、预媒法染色、后媒法媒染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染色条件,并对染色织物进行了相应的牢度测试,结果表明,经铁媒染后柞丝织物的各项牢度指标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卢声 《纺织学报》2013,34(10):96-0
通过测试染色织物的颜色指标值(L﹡、a﹡、b﹡、c﹡值及K/S值)和色牢度,探讨了苏木天然染料媒染染色柞蚕丝织物及经固色处理的丝织物的颜色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媒染和固色均会影响染色织物的颜色和颜色稳定性;固色可增加染色织物在不同pH值水溶液的颜色稳定性;铁媒染染色可以明显提高织物的耐洗色牢度,但不能增强织物的色光稳定性;铁媒染和固色对苏木染色丝织物颜色的光稳定性和氧漂稳定性均有改善;在高温条件下,铁媒染和固色不能增加苏木染色蚕丝织物的颜色稳定性,但固色可使染色织物更加艳丽。  相似文献   

19.
从芡实壳中提取天然染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物料比和提取剂配比等因素对天然染料提取率的影响;将提取的芡实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染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浴比、pH值对染色真丝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芡实壳天然染料提取工艺为:温度70℃,时间2 h,物料比1∶30,提取剂中乙醇60%,提取次数4次;优化的芡实壳天然染料真丝织物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0℃,浴比1∶40,染料用量6%,pH值为4,此时染色的真丝织物K/S值最大。  相似文献   

20.
黄旭  张炜栋 《染整技术》2020,42(2):28-30,49
研究了从樟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比较直接染色与媒染染色,选择硫酸亚铁、硫酸锌、明矾作为媒染剂,分析染色蚕丝织物的K/S值、L*值、C*值,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5%(omf)、温度90℃、时间60 min、pH=4、浴比1∶25,最高K/S值为7.874。媒染染色明显提高了上染率,硫酸亚铁同浴媒染使K/S值最高升至22.512。采用媒染法染色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