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长峰  刘勇 《传承》2014,(10):126-127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分析等方式,从重视程度、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生与合作企业需求等方面,对山东省济宁市三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可为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现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雪霞 《人民论坛》2012,(35):158-15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内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这一合作模式为实现会展教育、会展企业和会展产业三方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文章探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与企业的双向影响、合作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会展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结合自有资源和实际情况探索校企合作是搞好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详述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态势和人才储备薄弱的情况,总结了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理论,从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建立柔性的教育机制、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合作开发教材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升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论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原因,通过介绍目前国内三种比较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期对高职院校选择校企合作模式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群 《浙江人事》2009,(12):20-21
目前,在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矛盾,即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多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大批的大中专(技、职)学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也不愿意二次投入去花费时间和资金对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训与培养,形成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之间脱节,造成企业用人和大学生就业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南疆新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情况,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当前新办高职院校和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为真正落实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定位,以达到双向互动、互惠互利的目的,文章探索了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发现目前新办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存在对企业的依赖性过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内容较少、交流平台缺失、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精准“政校企”三方定位、提高院校自身竞争力、立足企业做好课程设置、“校、行、企”联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等有效措施,强化人才培养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其人才培养方式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就业需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以设计专业为例,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最直接的衡量尺度就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多年来我国一直倡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概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效"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开学 《人民论坛》2010,(9):226-227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显现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能够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对高等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途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可以促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馨 《就业与保障》2023,(5):100-102
高职学生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对于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实现高质量就业都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可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围绕校企合作视角,文章探讨了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切实强化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市城市管理高级技术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是首都城市管理领域唯一一所职业院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城市运行管理专业群是北京市特色骨干专业。目前正在筹备建设更高培养层次的城市管理技师学院。学校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行业技术能手、企业骨干和专家。高质量就业学校与多家央企和市属环卫、燃气、供热等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全面成才提供保障,每年就业率100%。  相似文献   

12.
李英娟 《公安教育》2008,(10):47-49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均明确要求,各地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创建示范性职业院校要把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与做合一,产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李铁 《理论月刊》2015,(1):117-121,138
校企合作不仅是国内外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我国的校企合作仍存在着学校、企业、政府角色意识错位,国家保障制度不够,企业成本过高,高校培养学生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也有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差等内部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动力机制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建立各级政府的监督评价机制,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青年探索》2007,(2):84-84
2007年3月4日上午10点,共青团广州市委与白云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校企对接交流会在花园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以“校企合作共育英才”为主题,倡导“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倡导全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交流会得到301家企业433名代表的热烈响应,多家高校和学校参加了交流研讨。校企对接交流会为学校和企业搭设了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切磋对话的交流平台,围绕培育人才这个大主题作了有意义的探讨,大大地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渠道。同时,会议交流了2007年毕业生信息和企业用工信息,旨在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顺应高职发展规律,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实习实训为依托,以1+X为契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邹娴 《就业与保障》2023,(8):139-141
深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英语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和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职业性不显、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尚未畅通、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创新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深化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提升英语专业就业指导水平、健全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月梅 《传承》2014,(11):108-10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学校与市场无缝对接的举措。综观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诸多困境。加强校企联系,促进合作人才培养,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导,完善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双师型"的教学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黄淮学院围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试点院校,获批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9.
杨汉洲 《新东方》2008,(2):52-54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努力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的过程中,校企双方探索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的全程合作的产物,这一模式是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委培合同,学校按照企业用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员工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使企业和学校因共同需求而自愿构成了利益共同体,是教育面向生产一线、贴近生产实际,按照市场配置资源方式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探索。值得肯定的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重要尝试,也是高职高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办学目标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起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是达成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的依据和核心。本文立足四川区域旅游现状,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三个阶段"互动实践、"一个贯穿"校园专业活动进行实践体验、三个递进式实训环境为支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培养出符合四川旅游行业需求,服务于四川区域旅游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