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杜辉 《青年记者》2017,(21):37-38
如今,许多用户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其中也包含许多涉及个人隐私的事项.在明知社交媒体具有信息扩散功能的情况下,用户自己主动披露的信息能不能被看作隐私,在新闻业界还存在争议.而目前,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直接使用用户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情况已经十分普遍,其中未经当事人同意将其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发布的内容大肆进行报道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的新情况给新闻论理带来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社交媒体下阅读特点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微博和微信这两种主流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现状,并针对微博阅读推广、微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档案社交媒体作为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知识、提升档案馆形象以及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运营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印象管理视角,对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账号运营状况进行调研,探讨当前档案社交媒体运营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明晰档案社交媒体功能定位、完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服务、构建与用户交流互动的反馈机制和完善档案社交媒体运营机制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朱佩 《传媒》2016,(5):66-6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社交媒体的巨大冲击,然而,Twitter、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的数量巨大、内容繁杂、真假难辨的信息,仍然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把关”(Gatekeeping),通过反复核实、汇总提炼,将社交媒体中嘈杂的内容,转化为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社交媒体的元素,使得新闻产品与受众的接近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逾5年的历史,140的字数限制,信息不受限制地及时更新与发布使得微博迅速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企业、公众人物都使用微博来进行营销或舆论引导。随着其他社交应用的发展,微博渐渐转型为社会化媒体,其作为社交媒体的优势明显。微信则是腾讯开发的一款及时通信应用,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时推出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分享音乐或文章等。朋友圈的出现使得微信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朋友圈也成了信息发布和流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汪芳  胡清华 《出版参考》2015,(11):41-42
近年来,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风靡全球.在经历了2009-2012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微博的用户活跃度有所下降,而点对点的、闭环交流的、私密性更强的微信则异军突起,大有独领风骚之势,故不少人认为,现如今已进入“后微博时代”.但微博的传播广度和信息接受效度相较于微信公众平台等其他媒体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的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不断生成新的传播形式,微博方兴未艾,微信已悄然兴起。微博与微信两者均具有移动和有线互联的性质,实现了跨媒体平台的沟通,微博兼顾了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三个范围内的互联,微信目前还局限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传播。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生产的界限,然而又有所不同,在新闻发布方式上,微博新闻主要是用户自生成内容,微信新闻主要是网站推送;微信以虚拟场域人际互动为主,而微博兼具社交媒体和twitter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传媒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微博、微信、QQ社交平台、今日头条为主的移动传媒成为社会信息、新闻资讯、视频节目传播的主要渠道,信息受众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已经最大程度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高度的信息交互性、新闻畅享性赢得用户的青睐。鉴于此,本文以"微信"为例,就微信公共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外基于投资回报的图书馆价值研究:述评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图书馆价值研究需要建立图书馆总产出效益和总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其前提是图书馆及其服务对于个人、机构以及社会价值总和的有效确认和量化.以条件价值评估为核心的经济学概念与模型的移植应用,使基于投资回报的图书馆价值评估体系得以确立,并使评价机制更切近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内核.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哲学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哲学文献的分类标准;哲学文献的分类体系;哲学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白国应 《图书馆》2002,(6):25-26,28
文章研究了经济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经济文献的分类标准;经济文献的分类体系;经济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自动化技术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自动化技术文献的分类标准;自动化技术文献的分类体系;自动化技术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白国应 《图书馆》2002,(5):13-21
文章研究了经济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经济文献的分类标准;经济文献的分类体系;经济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初步设计了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CNMARC之DTD,该方案对CNMARC数据在数字图书馆的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史"类文献归类的认识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关历史科学的类目设置的特点,并提出在进行“史”类文献的归类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上学科资源的导航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因特网上学科资源的导航问题,从学科导航应考虑的因素。学科导航体系的组织方式,学科资源导航的形式和学科导航体系评估等几个方面作出分析,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自动化技术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自动化技术文献的分类标准;自动化技术文献的分类体系;自动化技术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图书上细菌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验观查到图书上细菌污染的程度,提出了对书库及藏书要进行定期消毒,养成良好的读书卫生习惯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