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信阳市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用水成为信阳市主要用水类型。为摸清该市不同行业用水水平,合理制定行业用水计划,2010-2014年信阳对市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用水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万元工业总产值用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两种定额计算分析对比,基本掌握本地区调查年度内工业用水量的总体状况。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所在流域内人口众多,近几年工农业生产逐渐发展,用水量不断大,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长春市历年用水情况、人口数量、国民经济发展等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确定影响用水量的影响因子,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分析,建立适用的多元线形分析模型,利用模型对长春市2020年的城市需水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照吉林省确定的2020年长春市的用水指标,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城市节水强调通过各种方式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节水应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为核心降低生产用水量,通过推广节水产品和普及节水器具减小城市生活用水量,全社会行动起来,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水资源条件相匹配、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实现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开展了规划阶段需水总量预测研究。根据现有资料及徐圩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类计算法预测徐圩新区需水总量,同时对江苏省工业园区实际用水量指标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分类计算法计算结果与江苏省工业园区实际用水量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预测需水量基本合理;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和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法推算的需水量不合理,不适用于徐圩新区。  相似文献   

5.
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北方某城市部分企业 1998~ 2 0 0 1年用水量及用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采用“二次平均法”计算各类工业用地用水量水平。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各类工业单位用地用水量已呈较稳定的态势。在给水工程规划中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的确定可以各行业单位用地用水量平均先进水平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窦燕 《人民黄河》2013,35(6):63-66
根据乌鲁木齐市2003年、2007—2010年共5 a的社会经济数据和水资源数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一般特征,并通过回归和趋势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扩张、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城市环境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总用水量随之增加;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化发展和水资源利用、城市扩张(面积和人口)和总用水量、经济发展指标和用水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用水量、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和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相关性都较强。提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调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充分考虑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快速发展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义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义乌经济发展的"瓶颈".义乌市中、远期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到2020年将缺水约8700万m3/a,缺水率达到34%,这就需要合理开发利用义乌江的水利资源,实现城市双管分质供水,来解决义乌市中、远期城市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8.
合理预测城市用水量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应用多元回归的方法,采取向前选择变量法进行优选,得到相对最优的回归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规划年每个变量的值,代入多元回归模型,这样充分利用了两种模型的优点,预测精度高,结果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
 影响城市用水量的各个因素,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其估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预测精度降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城市用水量的预测模型可以克服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影响,并可以很好地解释因变量;采用GM(1,1)建立的城市用水量预测模型,能够克服参数的非线性干扰,进行中长期预测。结果和实际符合,将两者进行耦合,充分利用了两种模型的优点,预测结果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每年约为493亿立方米。其中垦务局中央河谷工程、科罗拉多河梯级工程和加州投资兴建的水利工程提供的水量为185亿立方米,占全州总用水量的37.5%。加州的供水企业共有2500个。其中757个企业由城市或州水管理区管理。其余的是私人供水企业或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11.
合理预测城市用水量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应用多元回归的方法,采取向前选择变量法进行优选,得到相对最优的回归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规划年每个变量的值,代入多元回归模型,这样充分利用了两种模型的优点,预测精度高,结果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位于中国的"首都圈",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利用2000-2016年京津冀水资源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指标等数据,首先基于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对京津冀用水数量、用水结构与用水量效率进行时空分析;其次采用灰色关联法,探讨了水资源利用类型与城市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二次回归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农业、工业用水的影响,并且重点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活用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受经济基础、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各城市间用水类别空间差异较大,尤其是生活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空间不均衡度加剧,空间差异明显;(2)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指标与水资源利用类型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产业结构对水资源利用量的关联度最大;北京市生活用水量受城市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天津市则为工业用水量,河北省为工业、农业用水量。(3)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各用水量之间存在较优的回归关系(p0.01),其中北京市、天津市生活用水量增速最快,而水价的提升并未起到对该地区生活用水量的抑制与减少作用。  相似文献   

13.
BP网络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用水量与日俱增,许多城市不得不扩充水源、扩建管网,但如果规划不科学就可能造成许多重复性投入,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及供水系统的建设管理中,未来城市用水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参考因素,而建立或选择合理的预测模型则是问题的关键。常用的预测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性预测方法,即找出被预测量的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另一类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它是依据被预测量的历史观测数据,通过序列分析,找出其顺序变化规律。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迅速发展,并在模式识别、评价、预报等领域得到了广…  相似文献   

14.
城市对水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能否有效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成为制约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察之一.如何对城市需水进行合理预测,成为城市水源工程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绥芬河市五花山水库为例,介绍其城市规划用水量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与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工业与城市生活用水量都在逐年增多,许多灌区都出现了城市工业生产用水与城市生活用水挤占农业水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灌区不同用水之间的矛盾,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对所占用的农业水源实施替代工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替代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 城市雨洪资源合理利用是城市化发展的要求1.1 城市的用水量和需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迫切需要加大对城市雨洪资源的利用。2000年与1980年相比,我国城市生活用水增加了3倍,工业用水增加了1.5倍,城市的绿化、消防、环卫用水也大幅度增加。用水的急剧增加,使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据统计,全国有400多座城  相似文献   

17.
灰色模型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年用水量为城市建设规划以及供水管网改扩建提供依据.我国城市年用水量序列特点是记录时间短,记录数据少.针对我国城市年用水量数据序列的这种特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年用水量GM(1,1)模型,并以湖州市年用水量数据为原始数据进行了实际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灰色动态模型预测城市用水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福生 《江苏水利》1998,(10):40-41
在世界水资源发生严重危机的今天,人们更加认识到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城市用水量的预测就是根据城市迄今为止已知的用水量及与此相关的其它资料来分析未来某一时刻(时段)用水量的过程。通过预测,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分配、水污染控制乃至社会经济的规划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灰色系统是相对黑色和白色系统而言。黑色表示信息缺乏,白色表示信息充足,而灰色系统是指系统中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  相似文献   

19.
对无收益水量计算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用户夜间用水量测量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了用户夜间用水量测量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某小区的用户夜间用水量进行测量分析后,随即组织关阀测试,进行实证检验.试验表明,用户夜间用水量测量方法合理有效,这为供水企业漏损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沧州市用水结构和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为水资源规划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沧州市2001-2013年用水量资料,采用统计法和趋势法分别对用水结构和用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沧州市不同用水行业用水量结构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7.9%,工业用水占12.6%,生活用水占8.7%,林牧渔业用水占8.3%,城市公共用水占1.5%,生态用水占1.0%。各用水行业变化趋势为:农业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1127亿m^3。工业用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但年际变化较大。居民生活用水呈增加趋势。城镇公共用水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年际变化幅度不大。林牧渔畜用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0402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呈递增趋势,增加幅度较大,平均每年增加0.0224亿m^3。行业用水量的变化,与行业发展及行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