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一款新型的重症患者连体衣,适合各种危重、手术、瘫痪及卧床患者,方便穿脱、查体、治疗及护理,有利于各种管道的观察、护理及操作,防止各种管道脱落;保护患者的隐私,防止着凉,保护患者尊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手术室背景音乐对手术患者和医护人员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在手术室行择期手术的127例患者及为其进行手术的65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患者63例,医护人员30人,对照组患者64例,医护人员35人,2组患者术中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及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后播放背景音乐.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采用SAS评分量表评价2组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焦虑状态,采用VAS评分量表评价2组患者恐惧、不适及疼痛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室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心率高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及医护人员SAS评分高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恐惧、不适及疼痛情况VAS评分高于干预组.结论 背景音乐可缓解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负性心理,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舒缓医护人员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路径护理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及焦虑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无抑郁及轻度抑郁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无焦虑及轻度焦虑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护理能够提高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缩短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随访意愿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肿瘤患者及家属随访意愿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其家属随访意愿、随访方式、随访时间、随访内容需求等方面。结果 93.9%的患者和96.9%的家属选择愿意接受随访;84.8%的患者和81.3%的家属愿意接受电话随访;42.4%的患者及43.8%的家属选择可在任意时间随访,33.4%的患者及40.7%的家属选择下午或晚上时间;69.7%的患者及62.4%的家属选择随访时间为10 min内;97.0%的患者及93.8%的家属选择由医生进行电话随访,33.3%的患者及31.2%的家属选择由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在随访内容方面,患者及家属根据需求选择了用药指导、复查提醒、预约住院、饮食指导、健康咨询、运动指导、心理疏导、并发症护理及PICC护理等,患者及家属在随访意愿情况方面表现高度一致(均P0.05)。结论住院肿瘤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后愿意接受来自医院医护人员的随访,主要选择电话随访及由医生进行随访,随访内容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在精神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科急诊患者90例,将2013年1~6月接收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接收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患者及家属社会支持程度对普外科患者术前消极、积极情绪与治疗信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90例,术前采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PANAS)、心境状态量表(POMS)及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术前消极积极情绪与治疗信心的评估,并比较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及家属的评估结果。结果 90例手术患者术前PANAS量表、POMS量表及GSES量表评估结果较差,社会支持程度较高的患者及家属PANAS量表、POMS量表及GSES量表评估结果好于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患者及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患者及家属社会支持程度对普外科患者术前消极、积极情绪与治疗信心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社会支持程度的评估与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触摸及音乐疗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应用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触摸及音乐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入院时应激反应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触摸及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稳定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及心率,可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重症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24例谵妄患者发生情况及原因,并制订对策。结果患者谵妄发生原因包括疾病因素、紧张和恐惧因素、疼痛因素、陌生CCU环境因素及与家属隔绝因素。患者经治疗护理后,21例患者谵妄在短期内消失,2例患者遗留智力减退,1例患者因心功能不全死亡。结论应针对CCU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情感及病情的变化,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治疗护理干预,以便减少患者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和需求,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64例患者及58例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及家属有了解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及效果的需求;对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和所需费用的知晓、保密治疗、形象维护及心理调适的需求程度也较高。结论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影响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相关因素.方法 归纳和总结我国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文献.结果 影响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认知情况、社会支持、文化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及心理因素.结论 慢性病患者普遍就医行为较差,建议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经济状况及心理情绪等特点,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慢性病认识,加强积极就医观念,促进慢性病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发展,改善慢性病患者其就医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因子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174例肺癌患者、60名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及60名正常人进行血清SCC、CYFRA21-1、NSE水平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SCC、CYFRA21-1、NSE表达差异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C、CYFRA21-1、NSE表达差异。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CC、CYFRA21-1、NSE水平高于正常人及肺部良性肿瘤患者,正常人及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之间表达无差异,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鳞状细胞癌及腺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水平高于小细胞癌及腺癌,鳞状细胞癌及腺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表达水平高于小细胞癌。结论 SCC、CYFRA21-1、NSE在肺癌患者血清不同程度表达异常,对其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溶栓后进行有氧运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卧床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治疗1d、7d及14d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肺动脉压(PAP)、一氧化氮(NO)、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氧分压(PaO_2)及血脂代谢情况,统计肺栓塞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AOI、PAP、NO、PO_2、PCO_2及血脂代谢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肺栓塞复发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栓塞患者溶栓后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NT-PROBNP、PCT及D-D联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某院接收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NT-PROBNP、PCT及D-D表达水平以及在不同严重程度病情中的水平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NT-PROBNP、PCT及D-D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BNP、PCT及D-D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预后对比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治疗总缓解率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患者(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NT-PROBNP、PCT及D-D的水平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同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监测患者NT-PROBNP、PCT及D-D水平对了解疾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单纯 RA 患者进行比较,了解 RA 合并 SS 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方法随机入选单纯 RA 患者124例,同时参照 SS 诊断标准选取47例 RA-SS 患者及68例 pSS 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47例 RA-SS 患者中24例(51.1%)患者的 SS 发生于 RA 之后,4例(8.5%)患者的 SS 发生于 RA 之前,19例(40.4%)患者为两病同时出现。与单纯 RA 组患者比较,RA-SS 组患者 RA 发病年龄小,晨僵发生率低,乏力、口干眼干发生率高,抗核抗体(ANA)、抗干燥综合征 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 B(SSB)抗体、IgG 升高、C4降低及球蛋白升高的阳性率高,而 C 反应蛋白(CRP)升高的阳性率低,肺部病变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与 pSS 组患者比较,RA-SS 组患者病程长,受累关节数多,晨僵及畸形发生率高,乏力、眼干及口干的发生率低,ANA、抗 SSA、抗 SSB 抗体阳性率低,而 RF、抗 CCP 抗体、CRP 及血沉(ESR)升高的阳性率高,肺部病变及贫血发生率高,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结论 RA-SS 在临床并不少见,具有与单纯的 RA 及 pSS 不同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住院患者与家属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296例患者及280名家属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与家属对入院服务、病房环境、伙食、检查/治疗、私人问题、总评的单项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满意度及对护士、医生、访客、出院服务的单项满意度,患者高于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低于患者,医疗服务过程中关注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并重,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双满意。  相似文献   

16.
总结30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和随访制度,通过电话随访、上门访问及门诊随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患者提出遵医要求,通过随访及检查遵医日记了解患者遵医依从性,定期检测血压及血糖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经社区护理1年,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良好,遵医行为好于干预前,未发生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17.
金茜茜 《护理与康复》2010,9(10):860-861
总结颅脑外伤患者躁动的观察及护理。认为重点是对颅脑外伤躁动患者做好安全护理,重视病情观察及用药反应的观察,加强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性、信息性、情感性支持,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特征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个性心理特征、治疗依从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白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慢性首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分别描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理、心理特征及治疗依从性,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及治疗依从性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个性内倾,存在焦虑、抑郁、怀疑等心理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盖.结论 重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心理同题的内向性格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8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统计患者的吸烟史、酗酒史、心血管病史、肿瘤家族史、病变部位、病理类型、肿瘤体积、术前心功能及术后心功能等相关指标,分析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共死亡4例,其余12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2年复发2例;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体积、术前心功能均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手术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类型、体积及术前心功能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P0.05);本研究128例患者中有10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3.59%;患者存在心血管病史、肿瘤病理类型、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存在心血管病史及术后心功能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病理类型、肿瘤体积、心血管病史、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对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显著,其中良性肿瘤、肿瘤体积较小及术前心功能良好的患者手术治愈率更高,而无心血管病史、术后心功能良好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不同文化程度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探讨适合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60例不同文化程度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调查.结果 中专及高中、大专及以上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病因及危险因素、并发症识别及预防、专题讲座的需求程度高于初中及以下消化性溃疡患者(P<0.05,P<0.05);大专及以上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精神心理对疾病的影响需求程度高于初中及以下、中专及高中消化性溃疡患者(P<0.05);大专及以上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病友经验需求程度低于初中及以下、中专及高中消化性溃疡患者(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有必要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床旁个体指导最受消化性溃疡患者欢迎;不同文化程度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病因及危险因素、并发症识别及预防和精神心理对疾病的影响的需求程度有差异.护理人员在实施疾病健康教育时应均加以重视,做到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