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耳鼻喉科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耳鼻喉科手术2018.7-2021.8内50例患者并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予以舒适护理;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予以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前沟通、心理疏导等护理满意度各指标分值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70%,对照组高达26.08%,两组数据对比,P<0.05。经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舒适度较高且疼痛程度较低,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 在耳鼻喉科手术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误吸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收治我院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2021年01月-2021年12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各纳入40例。比较护理干预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同时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实施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可预防鼻饲误吸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气管插管拔除后经鼻导管石化高流量吸氧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8月-2021年11月间收治的84例在ICU气管插管拔除后经鼻导管石化高流量吸氧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总结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集束化护理干预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二氧化碳分压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高流量吸氧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运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此类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保证了患者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在颈部淋巴瘤患者合并化脓性感染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 入选70例颈部淋巴瘤合并化脓性感染患者主要于2020年3月-2022年5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指标:并发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指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指标为22.86%,两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告知、情感体验方面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瘤合并化脓性感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防范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耳鼻喉手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术后情绪的改善和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近两年来我院科室收治的病例存档记录,患者自己愿意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纳入到对照组25例,自己愿意接受人性化护理的纳入到观察组25例,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空腹时的血糖和用餐后2h的血糖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VAS评分和对照组得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愤怒和孤独两种情绪的得分都较对照组得分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抑郁和焦虑的得分也较对照组得分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耳鼻喉手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使得血糖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展开系统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表统计遴选本院治疗的90例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统计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6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吞咽功能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咽功能情况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97.78%)与对照组(80.00%)相比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 予以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改善吞咽功能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建议临床不断深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和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54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较多,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及饮食护理干预效果展开系统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表统计遴选本院治疗的82例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1)、试验组(n=41),统计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4月,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行康复训练及饮食护理干预,研究两组的并发症率、吞咽功能评分、SF-36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SF-36评分、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咽功能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试验组(2.44%)与对照组(19.5%)相比并发症率较低,P<0.05。结论 予以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行康复训练及饮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率,改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建议临床不断深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吞咽和摄食管理对改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展开系统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表统计遴选本院治疗的70例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统计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吞咽和摄食管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吞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GU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U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GUS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5.71%)与对照组(22.86%)相比吞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予以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和摄食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吞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吞咽障碍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针对性的护理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80例罹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予以选取,这些患者是近年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患者。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体征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开展治疗后,于护理满意度和体征恢复情况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针对罹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对其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的体征恢复情况,应用性较高,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呼吸道护理干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甄选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的患者60例参与本次研究,入组患者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记为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呼吸道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探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肺炎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数据分析:探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肺炎发生率探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较探究组高,护理满意度探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患者采用呼吸道护理干预方式,能够良好减短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肺炎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能得到良好提高,护理应用价值显著,应该在临床中依据患者的需求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异同并分析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例神经外科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气管切开术组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组,每组各100例。统计两组两周内术后并发症数据。结果术后两周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15例,皮下积气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总计19例;传统气管切开术出血4例,皮下积气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总计8例。两组术式术后出血发生率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式术后皮下积气及切开感染发生率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早期术后并发症风险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病情危重需要紧急开放气道的患者优先选用经皮气管切开术,肥胖颈短、病情相对平缓,无需立即开放气道的患者优先选用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研究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治疗工作中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加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2.06,选取本院收治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加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50例患者),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实际获取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实际获取数据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观察组并发症实际获取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生活质量实际获取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的同时予以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进行规范治疗,具有减少并发症、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急性咽喉炎患儿的症状缓解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析。方法 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采集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76例急性咽喉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分为参照组(38例)、试验组(38例),参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临床症状时间,且试验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4.21%,组间对比结果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26%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05%,组间结果比较证实存在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急性咽喉炎患儿临床开展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整体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予以广泛推广实施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鼻出血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鼻出血患者研究,总计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一般护理者纳入对照组,接受人性化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指标,如不良情绪、并发症、鼻出血停止时间等。结果 (1)临床指标:观察组鼻出血停止、住院时间及总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2)不良情绪: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如鼻腔粘连、消化道反应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再出血率、生活质量:观察组再出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鼻出血采取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不良情绪,增强止血效果,规避相关并发症,降低再出血率,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干预在改善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入本院治疗的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护理风险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呼吸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观察组PaO2、Sp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ICU治疗中接受护理风险干预服务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亦可降低潜在并发症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喉癌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喉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持续观察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6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用于喉癌手术患者中效果确切,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对住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控制感染护理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将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控制感染护理)各10例,观察指标:总住院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院内二次感染。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住院治疗时间及院内二次感染发生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各项护理满意度指标的评价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住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控制感染护理措施,利于降低二次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6月-12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病房8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0)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00)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能够减少患者焦虑情况,提升临床疗效增加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手术室整体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例本院8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情绪状态、疼痛、病房环境、身体症状舒适度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SDS评分、SAS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除改善患者舒适度和负面情绪外,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