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猪膝关节骨软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猪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治疗股骨负重区骨软骨复合缺损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德国Arthrex公司OATS软骨移植器械, 进行长枫杂交仔猪同关节非负重区骨软骨移植修复负重区骨软骨缺损。结果: 12周后发现骨软骨柱移植后存活良好, 移植软骨中心区无明显凹陷及退变, 甚至稍有凸起, 质地同正常软骨; 与周围正常软骨界限仍清晰, 交界区软骨整合差, 有明显裂隙存在; 骨软骨供区有明显凹陷, 为白色组织充填, 质软, 周围可见正常软骨退变。结论: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具有移植软骨固定可靠、软骨细胞存活率高等优点, 但也有交界区整合差, 为纤维软骨修复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节软骨损伤后,软骨缺损通常缺乏自行修复能力,要求外科修复。传统外科治疗软骨损伤包括关节镜下冲洗清理术、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异体骨软骨移植术和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等方法。关节冲洗清理术去除了关节内致痛因素,操作简单,应用广泛,早期疗效确切。微骨折术及自体骨软骨移植对小面积的软骨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然而远期临床观察发现钻孔渗透修复的纤维软骨会降低微骨折术后疗效,相对于重建负重区关节面完整性自体骨软骨移植更具有优势。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及异体骨软骨移植适用于更大面积的软骨缺损,异体骨软骨移植术后存活率受到局部排斥反应影响,从而降低了远期疗效。软骨组织工程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的修复质量,实现修复组织接近透明软骨,但对于累及软骨下骨板、反应性骨水肿、严重骨量丢失或下肢轴线不良具有局限性。近年来许多新技术陆续应用于软骨损伤治疗领域,创伤小、操作简便、恢复快、疗效好、花费低、多技术联合应用的外科修复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治疗软骨损伤的重要手段。目前如何提高软骨修复质量,更具抗压、耐磨性,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关节软骨损伤细胞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软骨损伤主要由创伤和各种疾病如骨关节炎、剥脱性骨软骨炎、骨坏死等引起,容易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软骨损伤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微骨折、软骨下骨打孔术、骨膜和软骨膜移植、自体和异体软骨移植、组织工程软骨移植、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方法,但效果各异。他们都旨在解决两个主要问题:(1)利用与关节软骨相似的组织或材料充填缺损;(2)促使修复组织和原先组织在形态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相近。  相似文献   

4.
自体软骨膜、骨膜游离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治疗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自体软骨膜或骨膜游离移植术修复膝关节大面积软骨缺损,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髌骨及股骨髁,胫骨平台病损软骨清除,游离移植软骨或骨膜修复软骨缺损,治疗骨性关节炎124例,术后不需外固定,4天后持续被动关节活动器作持续动活动。2周后下床活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自体软骨膜,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软骨缺损,治疗骨性关节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非负重区正常软骨移植到负重区病损软骨部位,让其在受区发挥作用、改善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拟在关节镜监视下,取非负重区软骨自体移植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效果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耳甲软骨游离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自体耳甲软骨移植在耳、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在唇例术后继发鼻翼塌陷畸形、下部缺损及杯状耳畸形的矫正中,采用耳甲软骨作为支架,重建缺损的软骨。结果:手术后鼻、耳外形明显改善,移植的软骨无感染及排出等并发症。结论:耳甲软骨移植具有切取方便、手术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耳甲软骨弹性较强,适合于耳、鼻等活动部位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软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炎、颞颌关节疾病及关节机械损伤以及颌面部美容整形的发展,都使得软骨治疗成为倍受关注的对象,由于软骨组织中无血管、神经及淋巴等供应,而软骨细胞又为终末分化细胞,软骨缺损很难自身修复,故治疗以软骨移植为主。软骨移植包括自体、同种异体、异种移植,其中自体软骨移植来源有限、给患者带来二次创伤并增加患者疼痛而致应用受限,异种移植由于强烈的免疫排斥等问题研究还处在基础实验阶段,而同种异体软骨移植来源广泛,生物学性能良好,可望成为较理想的软骨移植物,但其存在的免疫排斥反应影响移植物在体内的长期存活,是目前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冷冻保存对关节软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骨损伤是常见的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骨性关节炎。许多修复软骨缺损的方法效果均欠佳。自体软骨移植是最理想的方法,但由于取材有限且造成新的软骨缺损而应用受到限制。异体软骨移植为修复方法之一,软骨保存却是问题。为了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提高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的方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7例膝关节股骨髁负重部位软骨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清理术。摘除关节腔游离软骨碎块2例,半月板部分切除3例,髌上滑膜内侧皱襞切除3例。在股骨内侧髁部取自体骨软骨柱3~5枚,移植到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部位。结果7例患者手术后伤口Ⅰ期愈合。随访期内6例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关节肿胀、假性交锁症状均消失。X线片显示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结论自体软骨移植能缓解关节软骨损伤后出现疼痛、交锁症状,修复后的软骨为透明软骨。  相似文献   

10.
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髌骨全层软骨缺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于1991年2月~1993年5月,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6例髌骨软骨软化症病人的7侧髌骨和1侧股骨髁共8处大面积全层软骨缺损,患者平均年龄43.5岁,病程平均7年,软骨缺损面积为1.5cm×1.2cm~4.1cm×2.3cm。手术用膝前内侧“S”形切口,探查和处理关节内病变后,将髌骨病变区残存软骨清除,去除软骨下钙化层骨质,露出松质骨,修理平整,切取同侧胫骨近段前外侧骨膜做游离移植修复。术后用长腿石膏伸膝位固定,5~7天后开始关节被动和自动活动,8~12周后负重行走。术后平均随访3.5年,6例7侧手术,优6侧,良1侧,疗效满意。作者认为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髌骨和股骨髁大面积全层软骨缺损,可取得满意效果,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软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骨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综述△刘彦春*王炜*因外伤或疾病引起的软骨缺损,需利用软骨或其它替代材料修复。自体软骨移植来源有限[1],且容易造成供区缺损或表面皮肤瘢痕,应用受到限制。异体软骨移植曾广泛应用[2,3],但由于负重及磨损,最终使细胞暴露于循环抗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非负重区关节面软骨和坐月板移植能否负重作一实验研究。取51只1.1~1.2kg未成熟兔,在全麻下从膝关节内侧切开,暴露股骨内髁,在关节面负重中心钻孔造成直径3mm,深2mm的骨软骨缺损。组Ⅰ为自然修复组,缺损处无任何组织覆盖;组Ⅱ为骨软骨移植组,缺损处用髌股关节面的骨软骨充填;组Ⅲ为半月板纤维软骨移植组,缺损处用外侧半月板充填。全部动物术后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膝骨性关节炎负重区局灶性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1月,对19例伴局灶性软骨缺损的膝骨性关节炎采用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技术治疗,在关节镜下行非负重区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术后给予中药口服、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6周下地部分负重。定期随访,根据改良Lysholm评分标准、关节液蛋白多糖(PG)、膝关节MRI评价疗效。结果术后获随访12~34(平均24个月)个月,患者疼痛基本消失,功能良好。术前改良Lysholm评分15~63(39.7±4.6)分,术后54~100(93.1±5.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关节液蛋白多糖215.5~897.3(508.8±203.6)μg/L,术后80.4~571.6(263.5±141.2)μg/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MRI示原缺损区软骨表面光滑,移植的软骨下骨愈合良好,总有效率94.8。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创伤小,结合中药口服、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伴软骨缺损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膜移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大致分两类,即内源性修复和外源性修复。内源性修复也称骨髓刺激术,外源性修复包括生物移植和组织工程化关节软骨,前者包括骨膜、软骨膜移植,软骨细胞移植和骨-软骨移植;后者是体外构建种子细胞-载体复合物注入缺损区或者利用种子细胞悬液注入缺损区再用骨膜或软骨膜覆盖封闭软骨缺损的开口。两者均涉及到骨膜的成软骨作用。骨膜移植应用于临床治疗软骨损伤已有近20a历史,它有取材方便、对机体损害小等特点,但存在许多影响因素,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就骨膜移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关节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滑膜关节表面缺损后难以修复。现就关节软骨缺损的自发修复、自体或异体移植修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细胞移植修复,以及三维立体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等五个方面,综述了滑膜关节软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方法学进展  相似文献   

16.
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与软骨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是与皮肤及牙科领域的修复一起问世的,但直到1997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才认可了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软骨缺损的技术(ACI).10多年来,全世界大约已施行了2万多例,但关于其治疗软骨缺损效果的争论仍在继续.面对这些争论,ACI的改进方法--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l)出现了.本文就MACI与软骨缺损的修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谢盼盼  叶方  叶积飞 《中国骨伤》2018,31(9):880-884
距骨软骨损伤的诊断可依据患者的症状、病史、MRI检查、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关节镜检查,治疗上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风险较小,对于轻度损伤效果好;手术治疗包括清创、骨髓刺激术、内固定术以及软骨移植、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关节腔内注射生物附加物、超声波及电磁刺激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等。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清创骨髓刺激术、软骨移植及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清创、骨髓刺激术在关节镜下微创进行,操作简单、费用低、手术效果好、患者术后疼痛轻,但其术后形成的是纤维软骨,对于小范围损伤成功率较高,一旦失败将造成更大范围的缺损。软骨移植术可以Ⅰ期完成手术,达到透明软骨恢复,但是供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变化。软骨细胞移植术能解决初次治疗失败后遗留的较大骨软骨缺损,不影响供区,可达到透明软骨修复。但其治疗时间长,必须分期手术及治疗费用较高。各种治疗方法近期治疗效果满意,但远期疗效仍值得商榷。对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及新兴的组织工程学治疗技术,仍具有广阔的科研前景。  相似文献   

18.
软骨缺损修复特别是大面积软骨缺损修复目前仍然是骨关节外科医生及骨科研究学者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软骨修复技术的基础科学,外科技术及临床结果作一个较系统的回顾及总结,并将软骨修复技术分为四大类:(1)骨髓刺激修复技术;(2)自体及异体骨软骨移植;(3)粉碎软骨细胞移植技术;(4)细胞培养并植入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临床软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技术和理论上的选择,提出针对临床应用的软骨缺损修复解决方案和未来软骨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是骨科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本实验研究显示,移植到关节软骨缺损面上的自体游离骨膜具有再生软骨能力,并能完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实验用28只家兔,随机分成7组。动物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作髌骨旁内侧切口,显露股骨的髌面;然后咬除宽约6~8cm的横贯髌面的关节软骨,深至松质骨,锉平骨创  相似文献   

20.
同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修复关节软骨病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同体同关节内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镶嵌式骨软骨移植器,通过开放或关节镜下进行同关节非负重关节面提供骨软骨移植条块修复关节负重面的软骨病损。结果:手术6例,术后随访5-9个月,平均6个月,均达到优良效果。结论:同体关节骨软骨镶嵌移植对治疗关节应力性局灶性软骨病、创伤性软骨缺损的45岁以下病人是一个效果确实、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