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秦坤 《物理测试》2009,27(4):31-0
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涡流检测信号回放技术,以及实现这一技术的方法、特点和结果。检测信号回放技术为提高涡流探伤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
林俊明  林春景 《无损检测》1993,15(12):334-337
介绍一种全数字式智能多用途涡流频谱分析检测仪,该仪器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并用得里叶变换方法实时分析涡流的响应信号,计算和复原信号的主频及高次谐波分量,以实时有效检测,分析工作的缺陷或理化性能,可用于常规涡流,低频涡流,脉冲涡流及远场涡流的研究和漏磁探伤等场合。  相似文献   

3.
增益比技术是一种提取涡流有用检测信号的特殊技术,该技术通过改变涡流信号垂直分量(Y)与水平分量(X)间的比值,提高涡流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增强涡流仪器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涡流检测方法是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但微小裂缝、穿孔引起的涡流检测信号很微弱,客易被各种噪声湮没,分辨起来较困难。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涡流信号进行处理,能分辨出较微弱的缺陷信号,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铁磁性材料热交换管的远场涡流检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  任爱  薛飞 《无损检测》2005,27(1):6-8,14
介绍铁磁性热交换管的远场涡流检测技术,指出了采用远场涡流技术检测铁磁性热交换管时存在的问题。结论得出,远场涡流技术的缺陷检出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缺陷的性质,由于热交换管支撑板信号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支撑板下或附近小缺陷的漏检。  相似文献   

6.
远场涡流技术检测带翼片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丽冬  曲民兴 《无损检测》2004,26(11):554-557
远场涡流检测对高导电管的管壁上的缺陷非常敏感,具有透壁性。探讨应用远场涡流技术检测带翼片(散热片或金属隔板组件)钢管的有关问题,分析了管外翼片对远场涡流的耦合特性和缺陷信号的影响,得出了翼片响应信号与缺陷信号的关系及缺陷信号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宋树波  邵泽波  李凤兰 《无损检测》2004,26(10):506-508,542
列管式反应器的泄漏将严重影响化工生产。采用双频涡流方法检测其列管及管板,介绍了检测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分析和研究了缺陷和涡流信号响应特征之问的关系。对比分析了表面凹坑、夹渣及裂纹等缺陷的阻抗图特征。验证了根据阻抗图幅度和相位分析判定缺陷技术的优点。实践表明,涡流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且测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凝汽器不锈钢管常见缺陷与双频涡流检测阻抗信号间的关系。阐述了双频涡流检测技术的原理。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了各种缺陷信号间的差异,结合现场应用中缺陷信号的特征,得出阻抗信号参数与缺陷性质具有紧密关系的结论。试验分析结果不仅对同类型非铁磁性凝汽器管的涡流检测具有指导意义,也对进一步开展双频涡流检测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脉冲电涡流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铸坯表面缺陷在线检测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坯的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采用脉冲电涡流检测方法,对高温铸坯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进行在线无损检测。介绍了脉冲电涡流高温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脉冲电涡流探测器检测线圈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并给出缺陷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高温铸坯表面缺陷无损探伤装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是目前对多层金属结构实施有效检测和定量评估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传统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采用感应线圈或磁场传感器采集暂态磁场信号,以实现对多层金属结构内部缺陷的定位、识别以及量化评估。文章提出一种新型脉冲涡流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基于已在核磁共振成像(MRI)领域得到应用的磁场梯度测量技术,将磁场梯度信号测量与脉冲涡流检测相结合,以实现对多层金属结构脉冲涡流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基于ETREE解析法,建立了所提方法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脉冲涡流检测磁场梯度信号理论表达式。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在多层金属结构亚表面材质劣化检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焊接逆变电源与涡流检测的工作原理,在焊接逆变电源中加入涡流检测激励与接收部分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而涡流检测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则与焊接逆变电源共用,实现焊接逆变电源与涡流检测的融合设计.焊接逆变电源主变压器输出的交流方波经过滤波后,以滤波器输出的正弦波作为涡流检测的激励信号,驱动涡流检测探头,涡流检测探头接收的信号经过放大、比较、检波及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进行缺陷判断,实现涡流检测.结果表明,该融合系统能够在不影响焊接的条件下为逆变电源增加涡流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2.
阻抗平面显示技术在涡流检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单频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相应的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及其在单频涡流检测仪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压输电线涡流检测机器人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唯溪  饶贵安  康宜华 《无损检测》2000,22(10):442-444
探讨利用涡流法检测输电线损伤状况的可行性,在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及遥控遥测装置的基础上构造完成了涡流检测机器人系统,并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输电线损伤的自动在线检测与离线分析。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基于无损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EEC-2001net涡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将涡流传感器、推拔步进控制、有线对讲、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等模块网络化、一体化,形成多种技术的有机整合。现场检测显示了其优势,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涡流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涡流传感器输出微弱信号的检测是整个系统的关键。设计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原理的模拟正交锁定放大器,其采用数字频率合成器AD9854发生正交参考信号,通过模拟乘法器AD734进行互相关运算,利用低通滤波器MAX291获得的同相直流分量和正交直流分量。对两路直流分量进行运算,可以得到涡流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变化量,从而判定待测对象的特征。通过涡流检测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放大器可方便地应用于涡流检测系统中,性能可靠,工作频率可达5MHz。  相似文献   

16.
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涡流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数据融合技术的几种方法,结合多频涡流检测的信息融合研究,着重介绍模糊集融合算法,并用遗传算法来近拟最优确定模糊参数,其优点在于当各融合源先验信息未知的情况下,能以近似最优的方法对信息进行融合,最后给出用该方法对硬化层深多频涡流检测信息融合的结果。研究证明,数据融合技术较适用于多频涡流检测。  相似文献   

17.
田代才  陈铁群  张欣宇 《无损检测》2007,29(10):599-602
涡流检测线圈输出信号十分复杂,对该信号进行准确的分析处理是获得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检测结果的基础。介绍了涡流检测信号分析处理的几种新技术,包括小波除噪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电磁场仿真技术、DSP技术和网络分析处理系统等。通过分析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潜力,指出了将这些技术综合运用并与专家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检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bVIEW的远场涡流管道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管道无损检测的精度,实现管道内外壁缺陷的检测,采用远场涡流的检测方法,依据检测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是激励线圈产生磁场两次穿过管壁后的信号,携带了管壁内外缺陷信息的原理,设计了远场涡流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对检测线圈接收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信号采集;采用LabVIEW编程计算检测信号幅值,互相关算法计算检测信号相位,确定缺陷深度。对内径36mm的有伤管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仪器能检测出管道上深度为0.5mm及以上缺陷。利用LabVIEW对相位差计算提高了检测精度,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涡流信号处理的结构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频涡流仪获得低频绝对通道信号,通过旋转变换得到多组信号对,确定振幅最小的那一对,接着运用中值滤波技术获得整体信号幅度摆动趋势线,从而消除信号摆动影响,凸显结构信号;然后,根据结构幅度阈值和最小间距确定结构中心位置及其数量;最后,根据弯管和支撑信号特征,识别并显示这些结构。运用多组来自不同核电站的实测数据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wo source separation techniqu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to process the data from the inspection of riveted lap joints by eddy currents. An eddy current array sensor is designed for the rapid inspection of lap-joints and used to test a set of flawed rivet configurations featuring 1–10 mm notches, buried down to a 4 mm depth.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for processing such eddy current data by means of both the considered source separation techniques. The signal processing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sourc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detection using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pproach. In the light of this study, both the techniques appear to be efficient. However,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rovides better defect detection results, especially for deeply buried de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