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发生冒顶或坍塌事故后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事故救援的关键,分析了灾害时期井下人员搜救方法和特点以及矿井救护现状,针对事故救援现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有源探测的方法,即研究基于气味探测原理的矿井人员搜救方法和设备,并在示踪气体的选择和气味探测器研发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8):62-62
近日,一种用于煤矿搜救的机器人在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诞生。这种搜救机器人能够深入事故矿井进行探测。并实时回传信息和图像;还能携带急救药品、食物等协助被困人员实施自救和逃生。  相似文献   

3.
侯亚欣  郭萌萌  王慧飞 《安全》2021,42(11):67-71
为提高危化品爆炸事故人员搜救的应急处置能力,本文在分析危化品爆炸事故特点和人员被困特点的基础上,从人员搜救应急准备、快速研判与确认搜救方案、风险预判与临机决策、搜救过程中安全保护、人员搜救方法5个方面探讨危化品爆炸事故人员搜救应急处置方法.研究表明:在危化品爆炸事故人员搜救应急处置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是实现快速、安全施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职业安全》2008,(4):90-90
目前国内外在寻找、救援井下压埋人员时研究比较多的是微波生命探测器及其可视化,但是,由于井下环境与地面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探测器在井下的应用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专业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根据有源气味探测的原理,可将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气体化合物储存到微型便携容器中,每个下井人员均携带此气体散发源。当井下出现冒顶、塌方等事故而导致井下人员被困时,该气体散发源会被触发开启,持续散发特种气味,事故搜牧人员可通过灵敏的气体探测设备寻找目标气体,根据目标气体的浓度梯度来精确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实现救助被困人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光俊 《安全》2022,(7):57-63
为研究建筑火灾人员被困情况下,消防内攻搜救队伍采取最佳的组合模式实施高效救援,本文在调研消防救援队內攻搜救模式现状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內攻搜救实施阶段的行进、破拆、搜寻与救助等行动环节进行优化计算,提出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消防内攻搜救组合模型;结合建筑火灾实例,利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验证內攻搜救组合模型的实践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建筑火灾现场有被困人员情况下,消防救援人员应根据实际,科学选择內攻行进路线、破拆手段、搜寻和救助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搜救出更多被困人员,此模型可为消防救援队伍的实战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着水搜救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首先总结了会对救援过程产生风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结合飞机自身指标,建立了水陆两栖飞机AG600着水搜救风险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各指标权重;其次,通过指派法构建了各指标隶属函数并确定了模糊综合评价流程;最后,以南海海区某海难事故作为实例背景,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参与此次海难事故救援活动的风险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评估模型可以量化水陆两栖飞机着水搜救风险,从而为AG600在海上救援体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10,(12):125-125
11月21日,四川威远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9名矿工被困矿井中。救援人员在事故发生后26h内,成功营救出所有被困人员,这个救援速度让人难以置信。在营救的29名矿工中,张洪良是煤矿副矿长,他是在发生透水事故后,下井通知工人时被困井下的。被救的张洪良讲述了被困在井下的25h。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通过国际上3次重大矿山灾害的救援案例分析介绍了我国在矿山事故救援中钻孔救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发生顶板坍塌、矿井透水、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重大矿山灾害事故时,由于坍塌冒落、巷道积水及动力现象等因素,造成矿井巷道堵塞,大量井下作业人员被困灾区无法逃生,  相似文献   

9.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防护问题与救援的质量和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等密切相关。国内外多起化学事故都有应急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发生数人中毒的报道,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防护措施的人员因防护不当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中毒症状。由此可见,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防护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救援中,务必做到充分准备,学会正确的防护方法,以保证救援人员顺利执行任务及保障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0.
设计开发了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具有导入数据自动三维建模、三维仿真分析矿井任何地点发生透水淹井过程的功能。采用的分析方法考虑了矿井地理环境和气压环境对水流运动的影响作用,实现了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物理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该系统的应用可直观展现矿井透水流动过程、淹没区域、积水量,尤其是将无水区域与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结合显示,即可判断井下被困人员的生存情况,预测生存时间以及分析打救援钻孔带来的风险,从而为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提供关键信息。该系统在矿井水灾应急救援演练中的应用表明,仿真分析结果对于矿井透水灾害评估、预测重灾区域、改进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安全避险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前和发生时采取哪些预防和处理措施,是否需要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问题上,《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事故应急救援制度。这就突破了主要依靠事后处理的传统模式,将事故预防工作提升到更加积极、更加超前的层面,必定促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改革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完善。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为加强事故应急救援、减少事故损失,多年来国家在消防、核事故、海上搜救、矿山和化工、森林、地震、洪水等方面相继建立了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发挥  相似文献   

12.
应急救援时救援人员面临的环境事故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人一机一环从有序变成了无序。按事故致因理论的能量说,事故状态是能量的不受控制和约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多起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的事实,提醒人们注意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在崇尚“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将事故的损害降到最低.尽量不发生救援时的二次伤亡。、  相似文献   

13.
正"报告,某煤矿201采区+380区段南运巷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请求支援!"6月28日9时20分,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救护队突然接到来自公司的紧急指令,要求救护队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施救,确保人员安全。一场"井下搜救+地面施救+空中救援"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应急救援演练迅速  相似文献   

14.
战场搜索与救援系统通常由信息处理基站、卫星、信息接收系统和单兵携行装备等构成.其技术基础是全球卫星定位(GPS)。利用该系统,可以对配备了搜救系统的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系统进行非常精确的全球定位.从而使搜救行动变得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15.
为在重大灾难及紧急事件中能使州及地方政府迅速部署国家都市搜救应变系统,以展开特殊的人员救援协助,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国家都市搜救机制与系统,融合都市搜救队伍、事件支持队及技术专家等于一体,主要是协助并增加州及地方政府都市搜救能力,在国家都市搜救应变系统的都市搜救队伍中的成员有着高度的训练,且通常具有地方救灾人员所没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及装备。  相似文献   

16.
应急救援时的事故状态是个非常态。按事故致因理论的能量说,事故状态是能量的不受控制和约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已发生多起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的事实,提醒人们注意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在崇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将事故的损害降到最小的程度,尽量不发生救援时的二次伤亡。救援人员的作业状态不同于任何其他正常状态下工作的人员,在人、机、环这个均衡系统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这个安全生产的最后屏障也就成为他们的重要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应急避难空间的矿山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以应急避难空间为基础的煤矿新型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在井下布置救生舱、避难所与矿井各系统结合形成救援网络,可在煤矿事故中为被困作业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空间避难,降低煤矿事故死亡率。提出了救生舱、避难所在矿井中的基本布置原则,并以山西某煤矿为实例进行安全体系建设研究,指出避难室、救生舱在矿井实际条件中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以及新型安全防护体系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煤矿新型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提出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AT070003应急处置基本知识与实战技能——第一时间挽救生命本书由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任编委会主任,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参与编写。针对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应急、抢险、救援等相关问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了全方位解析。内容包括: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公共聚焦场所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建筑倒塌事故、矿山事故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应急处置的方法与程序;营救、搜救、自救、互救、安全疏散、逃生以及医疗救护的方法和技能;救援人员防护用品、应急器材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应急技能的综合训练与评估;金属栅网通道训练等。定价:32元/册规格:18开  相似文献   

19.
《上海安全生产》2021,(3):48-51
2月17日,山东烟台招远市夏句镇曹家洼金矿在设备检修时发生火灾,省市有关方面短时间内调集消防救援、矿山救护等专业救援力量近200人开展救援。截至17日17时,井下搜救工作结束。事故共造成6人遇难,4人成功升井。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16,(12):7-8
正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11月1日发布了关于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矿"10·31"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通报指出,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千方百计搜救被困人员,科学施救,严防次生灾害,同时督促各地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各项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涉事的金山沟煤矿为乡镇煤矿,低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初步分析,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