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体外枸橼酸抗凝技术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46例伴有出血倾向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采用枸橼酸体外抗凝共86例次,根据病情需要分别行血液透析(HD)、透析滤过(HDF)及连续性静脉至静脉血液滤过(CVVH)。监测治疗中活化凝血时间(ACT)、血清离子钙、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变化、体外循环部分的抗凝效果和有无出血加重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中体外循环的ACT较治疗前ACT显著延长,治疗后ACT较治疗前ACT无显著变化。HD方式的透析器平均复用5.86次,HDF方式的透析器平均复用5.6次。CVVH连续8小时无凝血情况。无1例出血加重,无枸橼酸引起的高钠及代谢性酸中毒。结论 枸橼酸体外抗凝在HD、HDF和CVVH三种血液净化方式中有良好的体外抗凝效果,不加重患者的出血倾向,无高钠及碱中毒。为当前高危出血患者最佳抗凝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钠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4例行床旁血液滤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6例患者采取阿加曲班抗凝治疗(阿加曲班组);98例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第一次和第五次疗程结束后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红蛋白水平(Hb)、血小板计数(PLT),以滤器跨膜压、滤器残余血量、滤器使用寿命作为抗凝效果的观察指标,结合出血风险作为抗凝安全性的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阿加曲班组患者的APTT水平高于低分子肝素组,Hb、PLT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和第五次疗程结束后,阿加曲班组患者的APTT、Hb、PLT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Hb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而APTT水平升高,PLT水平降低,均具有显著性改变(P0.05);第一次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滤器跨膜压、滤器残余血量、滤器使用寿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抗凝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倾向,出血风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时使用阿加曲班的抗凝效果与低分子肝素钠相当,安全性高,具有明确的监测指标,可作为理想的抗凝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枸橼酸抗凝与普通肝素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血液滤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SAKI患者300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2组都给予持续性血液滤过(CBP)治疗,对照组使用全身肝素抗凝,观察组使用枸橼酸抗凝,剂量都为10 mg/kg,观察2组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的血尿素(BUN)与肌酐(Cr)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BUN与Cr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值分别为(117.30±13.49)s和(138.24±12.48)s,而治疗前分别为(114.29±10.59)s和(113.19±18.50)s,观察组治疗后的A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6例发生2级凝血;对照组有15例发生2级凝血,9例发生3级凝血,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滤器寿命明显低于观察组[(25.90±7.66)h vs(37.80±5.72)h,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vs 14.0%),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0.0%vs 38.0%,均P0.05)。结论:在SAKI患者血液滤过中应用枸橼酸抗凝能更有效发挥抗凝作用,能改善肾功能,显著延长滤器使用寿命,减少出血并发症,降低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肝素抗凝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监测ACT对老年体外循环术后CRRT肝素抗凝管理(观察组18例)和经验性抗凝管理(对照组17例)患者A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含量。观察两组疗效,分析ACT对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滤器管道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肝素用量、出血率、滤器管道凝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RT治疗期间ACT、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CT预测出血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结论ACT监测技术可提高CRRT治疗安全性,评估肝素抗凝疗效和预测出血风险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时使用局部枸橼酸抗凝和全身普通肝素抗凝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CVVH治疗的24例危重症患者共行52次CVVH,按抗凝方式分为局部枸橼酸抗凝组(A组,30次)和全身肝素抗凝组(B组,22次)。比较两组滤器寿命,血滤停止的原因以及与两种抗凝方式相关的代谢异常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滤器寿命明显长于B组[57.0(36.0~71.3)h对18.3(7.9~35.5)h,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滤器寿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凝血导致血滤终止的比例B组为90.9%(20/22),显著高于A组40.0%(12/30)(P=0.001)。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和严重的酸碱失衡或电解质紊乱在两组均未发生。结论与全身普通肝素抗凝相比,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CVVH时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滤器寿命明显延长,并且不增加代谢异常和严重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分段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的安全性、有效性。与无肝素透析比较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凝血情况、治疗时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高危出血风险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分别予以无肝素透析和4%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治疗,枸橼酸应用输液泵分别自管路动脉端和静脉壶处持续泵入。比较RCA应用前后患者血离子情况、血压变化和出凝血时间影响。比较2种方法凝血情况、透析时间的差异。结果:枸橼酸组患者通过在线调整透析机参数,透析后血钠可以维持平稳(P>0.05)。应用含钙透析液(1.5 mmol/L),无低钙血症发生,透析后血钙较透析前升高(P<0.05)。枸橼酸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心率平稳,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静脉压、跨膜压有所升高(P<0.05)。RCA治疗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较透析前延长(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局部枸橼酸、低分子肝素( LMWH)、局部枸橼酸联合小剂量LMWH三种抗凝方法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期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行CVVH(预计≥30h)、无抗凝禁忌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抗凝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局部枸橼酸组(A组)、LMWH组(B组)、局部枸橼酸联合小剂量LMWH组(C组).滤器使用时间≤8h、临床需要或明显抗凝相关并发症出现时需更换抗凝方案.主要观察终点为滤器使用寿命,同时观察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治疗前后血气的变化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共入组57例患者,其中A及C组各有2例未完成观察,余53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36例(67.9%),女性17例(32.1%),A、B及C组各有15、19及19例;3组滤器使用寿命分别是(21.22±13.49)h,(25.l±23.97)h,(40.35±30.88)h(P<0 01).治疗过程中共8例患者因抗凝效果不满意更改抗凝方式,其中A组及B组各3例(20%,15.8%)改为C组即枸橼酸联合小剂量LMWH抗凝(P>0.05),C组2例(10.5%)增加LMWH剂量;7例因血气分析结果异常更改抗凝方式,分别为A组3例(20%)、C组4例(21.1%),均停用枸橼酸抗凝(P>0.05),改为碳酸氢盐置换液;4例因出血原因更改抗凝方式的患者均在B组(21%)(P<0.05).观察过程中A、B、C三组出现Hb、PLT下降达30%以上(三组间P>0.05).出血观察:仅B组2例(10.5%)(P>0.05)患者引流液观察到出血.,三组患者CVVH的治疗时间、住院天数、ICU时间、放弃或死亡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枸橼酸联合小剂量LMWH抗凝与单用枸橼酸和LMWH抗凝比较,能显著延长滤器使用寿命,而出血相关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在心脏大血管手术危重患者血液滤过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心胸外科行心脏大血管术后需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RCA)组50例和低分子肝素组50例,分别给予枸橼酸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滤器使用时间,治疗前后血清Na~+、Ca~(2+)、实际HCO_3~-、血液pH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 RCA组滤器使用时间[(65.65±9.39)h]明显长于低分子肝素组[(59.31±9.28)h](P=0.018)。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a~+、Ca~(2+)、实际HCO_3~-、血液pH值均无明显差异;RCA组未见不良反应。低分子肝素组出现伤口渗血1例,轻度血小板减少2例,轻微牙龈出血2例;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RCA较传统低分子肝素抗凝能保证有效抗凝的同时延长滤器使用时间,减少患者费用,减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枸橼酸抗凝与普通肝素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得到更为有效的抗凝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MICU诊治的SAKI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行对照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都给予持续性血液滤过(CBP)治疗,对照组使用全身肝素抗凝,观察组使用枸橼酸抗凝抗凝,剂量都为10mg?kg-1,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BUN与Cr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BUN与Cr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CT值分别为117.30±13.49s和138.24±12.48s,而治疗前分别为114.29±10.59s和113.19±18.50s,观察组治疗后的ACT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6例发生2级凝血;对照组有15例发生2级凝血,9例发生3级凝血,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滤器寿命(25.90±7.66)h 明显低于观察组(37.80±5.72)h(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2.0%(3/150) 少于对照组14.0%(21/150),28 d 病死率20.0%(30/150) 低于对照组38.00%(57/1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肝素,枸橼酸抗凝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的应用能更有效发挥抗凝作用,能改善肾功能与显著延长滤器使用寿命,减少出血并发症,降低28 d 病死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无肝素抗凝技术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无肝素抗凝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方法2005年1月至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42例危重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其中高危出血患者19例采用无肝素技术抗凝,设为观察组;2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设为对照组(其中3例因故改用无肝素抗凝)。两组置换液速度均为3000mL/h,持续时间12h/d,碳酸氢盐置换液前稀释方式输入。计算溶质下降率,治疗前后检测电解质、酸碱指标、凝血指标;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跨膜压及滤器寿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均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溶质下降率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跨膜压在7h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在9h明显升高;观察组滤器的平均寿命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VVH中应用无肝素抗凝技术同样高效、稳定、安全,对于高危出血患者,是保障CVVH治疗持续进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采用常规抗凝方法(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枸橼酸)疗效不佳者切换为小剂量阿加曲班联合枸橼酸抗凝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入选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ICU接受CRRT并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枸橼酸抗凝效果不理想(滤器寿命24h),且因可能存在的出血风险无法进一步增加低分子肝素剂量的患者,入选后改为小剂量阿加曲班联合枸橼酸抗凝治疗。主要观察切换抗凝方案后滤器使用寿命,其次是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及患者凝血功能、血细胞变化情况。结果:入选20例患者,原抗凝方案中低分子肝素首剂35.2±10.43 IU/kg,维持剂量3.3±0.89 IU/(kg·h),联合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如滤器寿命不足24h即入选。RCA维持原方案不变,在更换新滤器时用阿加曲班替代低分子肝素,首剂45.9±14.02μg/kg,维持剂量0.12±0.05μg/(kg·min)。生存分析显示,在抗凝方案切换前中位滤器寿命14.0h(95%CI,7.91~20.10 h);切换后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至48.0h(95%CI 25.1~70.93,P0.001)。阿加曲班联合枸橼酸治疗对H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出现下降(P0.05),但幅度很小。20例患者在抗凝方案切换前后及研究结束后72h内均未发生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CRRT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枸橼酸抗凝效果不理想时,切换为小剂量阿加曲班联合枸橼酸抗凝后滤器使用寿命明显延长,达到满意抗凝效果,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出血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已成为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重要手段.普通肝素是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但由于有增加出血倾向、影响血小板功能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应用,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局部肝素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如鱼精蛋白和肝素的精确用量难以确定,操作比较繁琐等,且有可能发生反跳现象[1].对于伴有出凝血功能障碍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已被证实成为CRRT时体外抗凝技术的最佳选择[2].本研究使用同步RCA方法,对6例MODS患者进行床旁CRRT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H)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适合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LMW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应用LMWH;B组,U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应用UH;C组,交叉抗凝组,即PCI手术前用LMWH,手术中应用UH,手术后用LMWH.观察30 d内三组临床效果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果 C组反复心绞痛发作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脏性死亡、中风、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急性再次血运重建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少量出血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严重出血,特别是需要输血的患者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室使用LMWH的A组患者出现2例导管内血栓形成.结论 LMWH和UH都各有优缺点.LMWH无需监测活化凝血时间,无需静脉持续输注,而UH用药期间需要监测APTT,有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应用LMWH的个别患者会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交叉抗凝临床效果,如反复心绞痛发作较高,在出血不良事件方面也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参数设置及滤器后钙离子([iCa2+]post-filter)水平与滤器寿命的关系.方法:回顾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期间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RCA的CVVH患者.设定血流速度和枸橼酸钠速度不变(血流量180 ml/min,4%枸橼酸钠...  相似文献   

15.
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研究枸橼酸置换液用于解决高危出血倾向急性肾衰患者行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的抗凝问题。  方法 :选择高危出血倾向急性肾衰患者 1 0例 ,行CVVH治疗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置换液输入速度 2 0 0 0ml/h ,血流量 2 0 0ml/min ;B组患者置换液输入速度 4 0 0 0ml/h ,血流量 2 50ml/min。两组患者所用枸橼酸置换液不含钙及镁离子 ,枸橼酸根浓度分别为 1 3 3mmol/L和 7mmol/L ,同时通过外周静脉补充钙 (A组 :4mmol/h ,B组 :5 5mmol/h)及镁离子 (A组 :1 3mmol/h ,B组 :2 4mmol/h)。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WBACT)、血清总钙、离子钙水平及酸碱变化 ,滤器使用时间 ,治疗中不良反应。  结果 :1 0例患者共行CVVH治疗 37次 ,总治疗时间 334 3h。治疗前后及治疗中血清总钙、离子钙没有大幅度变化 ,置换液输入前WBACT无明显变化 ,置换液输入后WBACT明显延长 ,A组比B组更明显 (P =0 0 1 )。治疗后患者碱剩余 (BE)及pH无大幅度上升 ,无碱中毒出现。平均滤器使用时间达 [42 99± 9 1 2 (30 5~ 67 6) ]h。无出血并发症 ,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枸橼酸置换液在CVVH治疗过程中可取得良好局部抗凝效果 ,对患者全身凝血状态无明显影响 ,不加重全身出血倾向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目的研究枸橼酸置换液用于解决高危出血倾向急性肾衰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抗凝问题. 方法选择高危出血倾向急性肾衰患者10例,行CVVH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置换液输入速度2 000 ml/h,血流量200 ml/m in;B组患者置换液输入速度4 000 ml/h,血流量250 ml/min.两组患者所用枸橼酸置换液不含钙及镁离子,枸橼酸根浓度分别为13.3 mmol/L和 7 mmol/L,同时通过外周静脉补充钙(A组4 mmol/h,B组5.5 mmo l/h)及镁离子(A组1.3 mmol/h,B组2.4 mmol/h).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血清总钙、离子钙水平及酸碱变化,滤器使用时间,治疗中不良反应. 结果10例患者共行CVVH治疗 37次,总治疗时间334.3 h.治疗前后及治疗中血清总钙、离子钙没有大幅度变化 ,置换液输入前WBACT无明显变化,置换液输入后WBACT明显延长,A组比B组更明显(P =0.01).治疗后患者碱剩余(BE)及pH无大幅度上升,无碱中毒出现.平均滤器使用时间达[42.99±9.12(30.5~67.6)] h.无出血并发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枸橼酸置换液在CVVH治疗过程中可取得良好局部抗凝效果,对患者全身凝血状态无明显影响,不加重全身出血倾向,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枸橼酸钠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老年高危出血患者中的抗凝血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行CRRT的老年高危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局部枸橼酸钠(RCA)抗凝,对照组采用等渗无肝素生理盐水定时快速冲洗管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CA对老年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中有不错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脓毒症患者均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其中有活动性出血者60例行无肝素治疗(无肝素组),有出血倾向者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肝素组)。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 d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g),并于治疗后3 d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估健康状况,依据APACHEⅢ预测死亡率并统计28 d存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BUN、S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LT、PT、APTT、TT、INR和F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PACHEⅢ评分、死亡率和28 d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不同抗凝方法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疗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plasma adsorption plus plasma exchange,PA+PE)治疗高危出血倾向肝衰竭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10/2017-0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收治的采用RCA行PA+PE治疗的高危出血倾向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与枸橼酸蓄积、电解质及酸碱变化.当血总钙(Ca tot)与离子钙(Ca ion)的比值(Ca tot/Ca ion)≥2.5时,判定发生了枸橼酸蓄积.结果 7例患者存活2例,死亡5例.共完成24例次R C A的PA+PE治疗.PA治疗期间体外Ca ion浓度为0.28 mmol/L±0.09 mmol/L.45.8%(11/24)例次治疗在PA治疗期间发生了枸橼酸蓄积;至PE治疗末,全部例次治疗均出现了枸橼酸蓄积.治疗后2 h,仍有41.7%(10/24)例次治疗存在枸橼酸蓄积,但已较PE治疗末明显减少(P0.01);至第2天晨,全部例次治疗均不再存在枸橼酸蓄积.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无新发出血,原有出血未恶化;主要不良反应为碱中毒和一过性低Ca ion血症及高Ca tot血症.结论肝衰竭患者仍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谢枸橼酸和耐受枸橼酸蓄积的能力.RCA在PA联合PE治疗肝衰竭患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肝素透析时采用简化枸橼酸抗凝(RCA)方案进行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因各种原因需行无肝素透析患者共42例,采用简化RCA方案抗凝,前期患者采用方案一,后期患者采用方案二,两种方案都不另外补充钙剂。观察抗凝效果、单次透析持续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3例患者采用方案一抗凝,共完成37例次透析,29例患者采用方案二抗凝,共完成129例次透析,所有治疗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完成预定3~4h透析治疗的比例:方案一为75.7%,方案二为98.4%(P0.01)。将滤器及静脉壶中度以下凝血视为抗凝有效,方案一及方案二的滤器抗凝有效率分别为89.12%、94.57%(P0.05),而静脉壶抗凝有效率分别为78.3%、90.7%(P0.05)。方案二患者监测透析前后血气,结果显示透析后离子钙水平与透析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简化RCA方案能保证多数患者无肝素透析治疗顺利进行,避免滤器、静脉壶严重凝血及其导致的透析提前中止,特别是方案二,静脉壶凝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并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血气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