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从1934年到1971年间,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的货币跟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却和美元挂钩,这种货币体系构造导致了美元霸权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英镑和美元的相同及不同点,结合经济学以及货币金融学的知识进行论证,说明了两者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特征.笔者认为,英美霸权体系下的货币因为受到国家不同霸权机制以及时代的影响,本质及成因是截然不同的,英镑的运行模式对于现在霸权体系下美元霸权的维系并没有太大的同质上的影响,并就美元霸权的维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尽管欧盟在其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经历重重困难,但单一货币的如期实现已成定局。货币联盟的建成,对国际货币体系及我国经济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欧元作为欧盟的单一货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对国际货币领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国际货币格局将出现两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持续了1/4世纪以上。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单极货币格局宣告结束,国际货币格局开始多元化,但是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欧盟实现统一货…  相似文献   

4.
美元霸权在金融危机对我国逐渐深入的情况下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乃至中央高层的重视,由此掀起国内摆脱美元霸权的热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我国今后汇率改革的方向,只有摆脱把美元作为主要的兑换货币以及储备货币,我国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美元霸权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典型的集体行动。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可以分为"霸权空位型"、"霸权主导型"以及"霸权参与型"三类,影响其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霸权状态、共同利益诉求、集体行动的约束力以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判断。鉴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现行"美元体制"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应该更加注重设立短期而非长期性的目标,其短期目标应该是"控制失衡"和"抑制美元风险"。目前,二十国集团(G20)机制已成为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以其推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既有艰巨性,亦有可行性。共同利益基础是G20推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立足点,坚持集体行动原则、通过制度化建设增强决策执行力、强化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G20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避免单独直接面对或挑战美国的核心利益,而是应更多地利用G20这个重要平台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增强自身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即将结束之际,英美等主要国家通过国际合作协商产生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由于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它在战后国际货币合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美国霸权在国际货币领域的体现。1973年美元战后第二次贬值,导致西欧、日本等国货币相继实行浮动后,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美国实力的时候,切不可忽视美元在美国实力中的作用.美国正是利用美元这一世界货币的特殊身份来攫取利益,实现其霸权理念的.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象美国这样风光,成为控制着世界货币发行权的国家,用美元去洞穿一切国家的疆界,用美元来主宰着世界货币体系,用美元构造世界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8.
货币对抗是大国博弈的重要层面。20世纪60年代的法美货币对抗起源于戴高乐主义与美国全球霸权的相互碰撞。法国试图利用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宏观脆弱性,通过外交压力甚至货币攻击削弱美元和美国霸权。美国则极力拉拢德国、分化欧洲,努力增加国际金融机构资源,并在创立新储备资产方面取得进展。尽管1968年"黄金总库"的枯竭使法国处于有利地位,但"五月风暴"将法国拖入国内经济、政治混乱,反美货币外交被迫"突然死亡"。法国的溃败没有改变美国彻底变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决心,布雷顿森林体系在随后几年被有序废黜,美元地位和美国的政策自主性得到空前加强。法美货币对抗的历史表明,如果关键货币国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和不对称货币权力,体系内国家颠覆、削弱货币霸权的努力往往难以成功但在自身具有较强军事、经济实力和一定国际安全、货币架构下,有必要也能够通过可控的货币金融对抗维护储备资产安全、拓展货币权力。  相似文献   

9.
罗珺 《特区经济》2009,(7):77-78
欧元虽然在整个货币体系结构中地位逐渐增强,可就现阶段而言,美元的霸权地位仍然很难被其他货币所取代。但从长远来看,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多元化仍然是大势所趋。因为只有稳步地推进的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才能真正支撑起国际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计兴辰  陈曦 《中国经贸》2014,(13):165-168
自从世界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单一世界货币给资本市场带了稳定的同时也加剧动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走弱和货币政策的变革,美元带给全球经济很大危害。本文从货币职能的角度,探讨欧元、人民币在支付手段、流动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方面是否具备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提出了人民币与欧元的差距,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演化路径的构想,并详细的分析了该演进路径形成的机理和原因。短期内,美元单一货币霸权仍将一定程度的延续;中期内,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元化;而在长期,超主权国家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我国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淑静 《山东经济》2004,20(3):105-108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运行至今的是美元占主导地位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在事实上成了国际货币的核心和领导。欧元,堪称第二大国际货币,已经显示出国际货币的些许实力,正在由弱变强,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虽然,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一时难以改变,但是欧元能够弱化美元的主导地位,有能力、也有可能逐步取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部分份额,使国际货币体系真正形成美元、欧元、日元相抗衡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陈欣  马莉  邓谭星 《特区经济》2011,(1):105-10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缺陷进一步暴露出来:美元本位制放纵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国际资本流动缺乏监管以及不稳定的汇率体系加剧了危机蔓延。虽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面临美元霸权、改革成本高等方面的阻碍,但改革现行的IMF以及扩展国际救助范围,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已然成为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5,(11):1-1
<正>习主席成功结束对英国的国事访问,成果丰硕,举世关注,国际各界不吝溢美之词。此访取得巨大成功,当然是两国领导人、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从深层次看,更是国际秩序变化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历史发展趋势的一个突出体现。首先从国际货币体系看,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实力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是美元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牙买加体系取而代之,但美元霸权的性质并未改变,甚至有所加强。这种货币体系延续至  相似文献   

15.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主张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怀特计划”最终战胜了提议设立超主权国家货币的“凯恩斯计划”.一些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确保了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而现实主义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利用其债权国优势取代英国确立霸权的工具.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于1973年崩溃,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机构,美元霸权也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16.
在美元霸权的世界货币体系下,面对日益增加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让美国产生人民币汇率可以谈判的预期。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生动地证实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统一性和紧密的内在联系。当考虑中国如何能够参与全球货币体系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全球货币体系的本质是什么?中国的参与会给全球货币体系的统一带来什么潜在影响?全球货币体系本质上是一个支付系统。它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国际货币的等级制——美元的霸权地位,中央银行的互换协议以及国际货币的发行。此外,它还  相似文献   

18.
警惕爆发货币霸权战争 美国目前的基本利率已经降到0.75,再降就是0了,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则不可能从世界资本市场筹集到足量的资金,最后就会被逼到只能增发美元的路子上去,最终导致美元的信誉崩溃,二战后已经延续了60多年的美元霸权也就走到尽头了。  相似文献   

19.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特里芬难题和美元危机早已为人们熟知.也正是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和美元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牙买加体系的诞生。但是.牙买加体系的诞生并不意味着特里芬难题的解决和美元危机的消除.事实是美元危机、日元危机、甚至欧元危机时刻都在威胁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而令人奇怪的是,尽管美元危机和美元霸权地位危在旦夕.现实中的美元似乎垂而不死.每当美国向其它国家借债的时候。其它国家仍然很慷慨,继续支持美元.文章基于对该问题的兴趣.试图对各个缘由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0.
美国以贸易平衡与就业问题为借口,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削弱中国经济以减缓或消除人民币对美元构成的威胁,维护美元霸权。因此,人民币应加速国际化。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有效保障经济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只有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才能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这十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治理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