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钢铁》2016,(12):52-52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3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毛新平、谢建新等7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钢铁》2016,(9):10-10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3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毛新平、谢建新等7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 《冶金管理》2013,(12):4-11
为推动中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能工业化道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5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工信部制定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于2011年10月24日发布。该规划主要阐明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了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对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进行部署,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目前,时间已绍过半,因而有必要对《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醮实施、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审视,以便未来制定更切台实际、符合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钢铁》2013,(1):41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和钢铁研究总院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1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3名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和主编翁宇庆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钢铁》2014,(8)
正《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1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3名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和主编翁宇庆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2001年10月《钢铁》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创建的中国《期刊方阵》;名列双百第74名。现为中文核心期刊;被国际著名  相似文献   

6.
刘树和  李健 《冶金设备》1997,(2):37-43,15
从钢铁工业冶炼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现状及分析的角度出发,根据截止1994年底冶炼专业即炼铁,炼钢,连铸生产主要设备的最新统计资料,结合《钢铁工业技术与装备政策》(讨论稿),《“九五”及2010年钢铁工业科技规划纲要》、《国外钢铁生产新技术》等资料整理编写的,内容包括设备现状,生产能力,水平等级,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希望能对深入研究钢铁工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及现代化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视后钢铁工业时期的严峻挑战为新一轮发展机遇,以"结构调整"为抓手,实现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对此,钢协在2011年初召开的会员大会上提出,"十二五"时期是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攻坚时期,要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最近国家颁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原有靠规模扩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促进钢铁工业由大变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钢铁行业全面进入微利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走过了产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铁业》2011,(12):11-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我部制定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山东冶金》2011,(4):82-82
以国家冶金产业政策、山东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和山东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在全面总结山东冶金工业近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以促进冶金企业创新驱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优化结构、管理提升、转变发展方式为宗旨,拟定《山东冶金》近期选题及报道重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钢铁业》2012,(2):17-19
[本刊讯]2011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倡导并实践的以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控轧控冷)技术,已明确列入《规划》重点领域和任务以及钢铁产业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创新和工艺技术改造的重点内容。《规划》主要阐明了钢铁行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对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进行部署,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谢企华 《冶金管理》2005,(7):4-6,10
一、认真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已颁布实施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是针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指导钢铁工业通过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合理布局、体制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最终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指导性、纲领性和法  相似文献   

12.
《钢铁》2021,56(3):12-12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69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王国栋、黄庆学、谢建新、毛新平等9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钢铁》2021,56(1):20-20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69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王国栋、黄庆学、谢建新、毛新平等9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1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3名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和主编翁宇庆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  相似文献   

15.
《钢铁》2021,56(8)
正《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79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王国栋、黄庆学、谢建新、毛新平等9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冶金》2014,(4):35-35
正《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和钢铁研究总院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1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3名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和主编翁宇庆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钢铁》2021,56(4)
正《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69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王国栋、黄庆学、谢建新、毛新平等9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钢铁》2021,56(9)
正《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79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王国栋、黄庆学、谢建新、毛新平等9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冶金信息导刊》2007,(1):I0008-I0010
2007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钢铁工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结构调整,联合重组,淘汰落后,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冶金》2014,(6):23-23
正《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1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3名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和主编翁宇庆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