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业简讯     
加拿大魁北克拉龙德矿新增储量阿格尼件伊格尔矿山公司(Agnico-EagleMines)在拉龙德矿(LaRonde)的深部勘探又发现了三条矿化带,从而使该矿的估算储量增加。据阿格尼科-伊格尔公司称,迄今为止,总共发现了8条矿化带,推算了其中5条的储量。总的矿石储量估计为18Mt,其金属品位分别为:金5.5g/t,银77g/t,铜0.3%,锌4.5%。此外,在拉龙德矿还发现了一金矿床,探明和可能储量含金约31t。为了能够通达各条矿化带,目前正在延深生产竖井,预计于今年11月延深至预定的1300深处。目前,正在对新发现的矿化带进行全面勘探,以便获…  相似文献   

2.
长春地质学院和珲春金矿针对一般淘洗或混汞淘洗难于达到技术要求,研制成功DCY-5A型电磁液体静力分选机。经对各类样品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样品品位高低(含金4.01~955400 g/t)均可达到指标要求;该机分选介质采用来源充足、价格低廉的工业用硫酸锰(MnSO_4),如代替混汞淘洗作业,直接成本约  相似文献   

3.
正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在格尔木白日其利地区的中酸性构造破碎蚀变带中发现3条含金蚀变带。该局2013年发现的这3条含金蚀变带,其中1条槽探长度约1 000m,宽2~5m,金品位1~7g/t,银品位最高1 124g/t。白日其利地区岩体内含金蚀变带的首次发现,再次说明岩体内的  相似文献   

4.
河南某金选厂矿石主要为细粒嵌布含金硫化矿,为了实现矿石中金的高效回收,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根据含金硫化矿原矿性质特点,采用柱机联合一粗一精一扫浮选工艺,对其进行了半工业试验。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佳试验参数。当试验原矿品位为5.11 g/t时,试验最终得到回收率88.80%、品位为65.77 g/t的合格精矿。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回收率与工业相当的前提下,半工业浮选工艺具有提高金精矿品位约10.00 g/t并缩短工艺流程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广西某金矿矿石为含金的石英脉,伴随多种金属硫化矿物。目前生产中,采用人工淘洗铅精矿的方法回收粗粒金,金流失比较严重,铅也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对原矿、生产中产品进行检测,并进行了摇床精矿、中矿及原矿的浮选-重选探索性试验。摇床精矿金品位为505.05 g/t、中矿品位为46.47 g/t,通过浮选,获得铅精矿中金品位分别为169g/t、36 g/t,作业回收率分别为28.62%、22.26%。原矿浮选-重选试验,获得金精矿金品位为3.53 g/t,铅精矿含金57g/t,硫精矿含金4.19 g/t,回收率分别为5.52%、37.34%、10.85%。表明浮选能富集细粒及嵌布于硫化矿中的金于硫化铅矿中,但粗颗粒金难以通过浮选富集,采用摇床重选也难以获得高品位金精矿。  相似文献   

6.
小秦岭地区的灵宝县,混汞—浮选厂排放的金尾矿,含金总量相当于中型金矿山。采用单一浮选,重—浮联合,浮选粗精矿再磨浮选或氰化工艺流程能有效地回收尾矿中的金,作业回收率为42%—50%,金精矿品位30g/t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含金铜铅分离时,除了考虑铜铅分离效果外,金、银在精矿产品中分布对选矿技术经济指标也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云南某复杂含金硫化铜铅锌矿,铜铅混合精矿为分离试验对象,结果表明,在铜、铅浮选指标相近的情况下,采用抑铅浮铜方案,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铜精矿含金提高了17.95g/t、回收率提高了23.83%,大大提高了选矿厂技术经济指标,获得了含铜品位为22.82 %、含铅5.63 %、含金71.97g/t、含银596.39g/t的铜精矿,其铜回收率为89..66 %、金回收率为93.17%、银回收率为28.33%;及含铅品位为75.43%、含铜2.80 %、含金4.61g/t、含银1136.51g/t铅精矿,其铅回收率为91.79 %、金回收率为6.83%、银回收率为71.67%的较好试验指标,为选厂技术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二道沟金矿处理的矿石为含金硫化矿类型,矿石中金粒呈粗细不均匀嵌布,日生产能力为200t,选别流程为混汞一浮选流程,产品有合质金和金精矿两大类。近年来,由于原矿品位下降,精矿品位随之大幅度下降,造成产品不合格,大量积压。为解决此质量问题,决定采取增设三次精选和两个选厂的矿浆集中浮选两项措施。生产结果表明,精矿品位由原来的39.94g/t上升到51.59g/t,浮选回收率由原来的75.73%提高到78.78%,使废品变成了合格品.并且可年创利25万元。  相似文献   

9.
采用浮选工艺回收堆存尾矿中的金、银、铜、硫等有价金属元素。金、银富集在铜精矿与硫精矿中,最终得到含金82.17g/t,含银1 921.68g/t,含铜15.46%的铜精矿;含金4.13g/t,含银156.20g/t,含硫41.36%的硫精矿。实现了有用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0.
四川康巴某铜金银矿含金1.40 g/t、银55.2 g/t、铜0.46%,矿石性质复杂,属难选氧化矿。为综合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工作。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优先浮选工艺,产品方案为金精矿和铜精矿。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及流程结构对浮选指标的影响,最终获得金精矿含金79.86 g/t,银3114.07 g/t,铜6.03%;铜精矿含铜35.49%,金12.31 g/t,银553.88g/t。金、银、铜的总回收率分别为81.66%,58.60%和50.58%,分选指标良好,达到综合回收的目的,可为类似矿石高效选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大湖金矿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该矿含金8.7 g/t,绝大多数金粒以微细粒状与黄铁矿和黄铜矿紧密连生,金粒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所占比例较少,矿石中金的理论回收率为95.6%.  相似文献   

12.
大湖金矿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该矿含金8.7g/t,绝大多数金粒以微细粒状与黄铁矿和黄铜矿紧密连生,金粒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所占比例较少,矿石中金的理论回收率为95.6%。  相似文献   

13.
ZJ-1捕收剂浮选难选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一种新型的浮金捕收剂ZJ -1及其捕收性能。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用它浮选某地砷锑硫碳难选含金矿石 ,比Y89及丁基黄药的捕收性能要好 ,金的品位及回收率均有明显提高。从给矿含金 6.70 g/t的原料中 ,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 ,可获得金品位为 10 7.2 7g/t、回收率为 91.42 %的金精矿产品。工业试验结果也证明ZJ-1是金的优良捕收剂  相似文献   

14.
某伴生金硫化铅锌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云南伴生金硫化铅锌矿,其有用矿物嵌布关系复杂,不同种类矿石之间相互侵蚀包含,造成了浮选过程中有价金属富集困难,试验针对其特殊的矿物组成和矿石结构特征,开发出金铅硫混合浮选—金铅与硫砷分离—浮锌的工艺流程,采用金的高效活化剂SA及组合捕收剂DA-1、丁基黄药和乙基黄药进行金铅硫混合浮选,然后采用CaO在高碱度下进行金砷分离。在其原矿含金4.2 g/t、铅1.09%、锌0.42%的条件下,得到含金157.29 g/t、铅55.84%的混合含金铅精矿和含金33.58 g/t的硫砷精矿、含锌44.01%锌精矿,其中金、铅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90.03%、86.58%和80.65%的良好选矿指标。本研究为同类型复杂含金硫化矿浮选提供了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15.
矿业简讯     
希腊发现重要的黄金矿床英国格林威治资源公司(Greenwich)在其希腊境内22km2的萨帕斯采矿租地中又发现一高品位黄金矿化带。在此以前的钻探中,发现了~段7m长、金品位达9.9g/t、和21m长、6.3g/t的岩心,这次在维佩勘探区又发现了一类似的黄金矿化带。SDS号钻孔中发现长13m、品位为26.3g/t的岩心,SD9号钻孔中发现了6m长、含金5.7g/t和47sin长、含金5.7g/t的两段岩心。补充钻探扩大了圣德梅特罗斯勘探区黄金矿化带的范围,目前,其走向长度已达250m。该矿化带靠近或出露地表,可以露天开采。米申铜矿(Mission)转入地下开采美…  相似文献   

16.
阙绍娟  王海芳  赵锋 《矿冶》2012,21(1):11-14
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混合浮选工艺流程处理某低品位含金硫化矿,在原矿金品位1.03 g/t的条件下,通过添加新型抑制剂DPS强化易浮细粒脉石的上浮和加强含金矿物的活化,大幅度提高了选矿试验指标,金品位由15.25 g/t提高到17.17 g/t,金回收率由91.96%提高到94.55%。  相似文献   

17.
朱超  戈保梁  李青 《矿冶》2013,22(4):41-46
某含金黄铁矿中金含量为3.83g/t。为获得合格半工业产品,为后续的氰化提金提供原料。进行了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实验室优化试验以及半工业试验。最终获得金精矿产率5.77%,含金55.5g/t,金回收率83.35%;丢弃的尾矿含金0.68g/t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矿冶》2017,(1)
含金滤液分别通过中和沉淀、硫化沉淀、铁粉置换三种工艺回收其中的金、银及其他有价金属。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沉淀法由于渣量大、渣中金属品位低的原因,不适于直接处理含金滤液。硫化沉淀法由于硫化钠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也不适用。含金滤液采用铁粉置换工艺进行处理,铁粉耗量少(7 g/L),渣中金属品位高,金、银、铜分别达到370.8 g/t、4230.5 g/t和25%,此工艺适合含金滤液中金、银、铜的回收。  相似文献   

19.
曹进成  吕良  曹飞  岳铁兵 《现代矿业》2012,(10):28-30,37
对某难处理含金石英脉矿石进行了高效利用试验研究,采用浮选可获含金54.20g/t,金回收率为73.23%的金精矿和含金1.43 g/t的尾矿。对金精矿和尾矿分别进行氰化浸出处理,获得了回收率53.49%的贵液和回收率36.21%的金精矿浸渣(含金26.80 g/t),金总回收率达到89.70%。该浮选—精尾分浸工艺流程为该难选金矿提供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南抱伦金矿金回收率低等问题,对该矿石开展选矿试验研究。根据矿石中部分颗粒金粒度较粗的特点,采用重选-全泥氰化联合工艺流程,在原矿含金5.09 g/t时,最终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83.15 g/t,金总回收率95.03%的较好指标,为选厂技改和扩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