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放疗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客观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72.5%(29/40)比50.0%(20/40)、95.0%(38/40)比80.0%(32/40),P<0.05].两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下降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5%(13/40)比67.5% (27/40)、30.0% (12/40)比75.0% (30/40)、7.5%(3/40)比17.5%(7/40)、37.5%(15/40)比70.0%(28/40),P<0.05];两组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放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与放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术前介入化疗与传统放疗治疗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以探讨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组进行盆腔介入化疗与放疗,经治疗后3周进行宫颈癌根治术,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介入组比放疗组的宫颈肿瘤消退明显,总有效率(CR PR)%分别为88.1%和7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组与放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6%和17.5%,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1~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可以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对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64例和对照组(常规放疗)63例。对照组行单独直线加速器放疗;试验组于直线加速器放疗前行介入动脉栓塞化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4.1%和66.7%、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64例和对照组(常规放疗)63例.对照组行单独直线加速器放疗;试验组于直线加速器放疗前行介人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4.1%和66.7%、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健康成年家兔72只,于热箱内受热至肛温达42.6℃。随机分配:(1)凉水浸泡组(20~22℃);(2)凉水浸泡加药物降温组(肌注氯丙嗪或地塞米松);(3)化学冰袋组(-2℃);(4)静脉输冷生理盐水组(0~4℃);(5)对照组(35℃温室自然降温)。每组观察动物13~16只。结果表明,第1~5组80分钟存活率分别为100 %、100%、85.7%、69.2%和40%;第4、5组24小时存活率降为46.2%和33.3%。第1~3组皆能于30分钟内使过高体温降至40℃以下,因而疗效明显。鉴于凉水浸泡降温速度甚快,似不必辅以药物降温,且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与单纯常规分割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4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为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患者,采用每周连续5 d照射,2次/d,2次间隔6~8 h,1.2 Gy/次,总量为80 Gy/7周,放疗第1天开始行同步化疗,方案为紫杉醇90 mg d1、8、15静脉滴注(2~4 h),卡铂500mg d1静脉滴注,4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4~6个周期.对照组(20例)为单纯常规分割放疗患者,采用每周连续5 d照射,1次/d,2Gy/次,总量为70 Gy/7周.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0%(16/20),对照组为45%(9/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时,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比单纯常规分割放疗可明显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金艳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924-4925,4927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官颈癌放疗后复发性官颈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其3个月以及1年临床有效率为74.0% (40/56)、51.9% (28/56),对照组分别为34.9% (16/46),9.1% (4/44).观察组患者其3年生存率以及生存中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发性宫颈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思密达在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胃肠道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对78例接受放疗伴有急性胃肠道反应的宫颈癌病人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成两组,A组(治疗组)40例,于出现胃肠反应后予思密达口服治疗每次3.0g,3次/d,连服1周.强地松,每次10mg,3次/d,连服3d.环丙沙星0.1g,2次/d,连服7d.B组(对照组)38例,于出现反应后,强地松10mg,3次/d,连服5d;环丙沙星0.1g,2次/d,连服7d.结果对治疗急性胃肠道反应,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思密达对治疗宫颈癌放疗引起的急性胃肠道反应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选取80例在本院确诊为ⅡB~Ⅲ期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40,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和对照组(n=40,三维适形放疗+静脉化疗)(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率和程度,并随访2年以上。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85.0%vs.77.5%,87.5%vs.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骨髓抑制率、胃肠道系统不良反应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1.10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不良反应程度轻,疗效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Intra-arterialInfusionChemotherapy,NAIC)联合手术或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Ib~IIIb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对象为1997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连续的59例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FIGO分期为Ib~IIIb期,入该院前没接受过治疗的住院病人。其中22例在接受NAIC后进行手术,被归入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另外37例先后接受NAIC和术前放疗后进行手术,被归入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NAIC的方案为:卡铂200~400mg/m2、氟尿嘧啶1.0~1.5g或博莱霉素30~45mg;次数1~2次,间隔时间4周。术前放疗采用后装腔内放疗,剂量为6~10Gy/次,每周1次,次数2~6次。NAIC或放疗后2周进行广泛全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87.9%,其中IIb~III期宫颈癌患者4年生存率为77.1%。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81.8%,其中IIb~III期宫颈癌患者4年生存率76.1%。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中IIb~III期宫颈癌患者的4年生存率与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6)。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与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3~4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21、0.677、1.000、1.000)。结论:NAIC联合手术与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两种方案治疗Ib~IIIb期宫颈癌是有效的。两种方案对IIb~III期宫颈癌患者4年生存率的影响相近。两种方案引起的毒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调强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调强放疗,对照组采用顺铂周疗联合调强放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年内生存率、总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2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引起的总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调强放疗的疗效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耐受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群  孔繁斗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863-3866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术后补充放疗对移位卵巢的影响。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29例年龄≤40岁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将这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术后无辅助放疗者12例为研究组1,有辅助放疗者17例为研究组2;选取同年龄段、同期入院的32例行子宫全切并保留双侧卵巢于原解剖位置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1,7例行传统宫颈癌根治术(不保留卵巢)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术后3个月、半年、1年随访研究组及两个对照组了解有无围绝经期症状,对研究组同时还调查性生活情况。测定术后1年左右研究组、对照组的FSH、E2水平,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中29例患者2例分别于术后9个月、11个月死亡,17例术后补充放疗。①更年期症状调查:出现更年期症状的患者,术后3个月为10例。未补充放疗的患者占2例,其中1例于术后半年症状消失,另1例及其余8例补充放疗的患者术后1年症状仍持续存在。②性生活调查:术后3个月有性生活者5例,均为术后未补充放疗者,性生活基本满意;术后半年有性生活者16例,11例性生活满意或基本满意;术后1年29例患者除2例死亡以外均有性生活,18例满意或基本满意。③术后1年左右测定FSH、E2水平。研究组1(未放疗组)与对照组1(子宫全切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未放疗组)与研究组2(放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放疗组)与对照组2(切除卵巢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的功能。术后辅助放疗对卵巢功能有影响,但对于术后需要辅助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行卵巢移位术仍能部分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NAIC)联合手术或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Ib~IIIb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对象为1997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连续的59例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FIGO分期为Ib~IIIb期,入该院前没接受过治疗的住院病人.其中22例在接受NAIC后进行手术,被归入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另外37例先后接受NAIC和术前放疗后进行手术,被归入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NAIC的方案为:卡铂 200~400mg/m2、氟尿嘧啶 1.0~1.5 g或博莱霉素 30~45 mg;次数1~2次,间隔时间4周.术前放疗采用后装腔内放疗,剂量为6~10 Gy/次,每周1次,次数2~6次.NAIC或放疗后2周进行广泛全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87.9%,其中IIb~III期宫颈癌患者4年生存率为77.1%.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81.8%,其中IIb~III期宫颈癌患者4年生存率76.1%.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中IIb~III期宫颈癌患者的4年生存率与 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6).NAIC联合手术治疗组与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组3~4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21、0.677、1.000、1.000).结论:NAIC联合手术与NAIC和术前放疗联合手术两种方案治疗Ib~IIIb期宫颈癌是有效的.两种方案对IIb~III期宫颈癌患者4年生存率的影响相近.两种方案引起的毒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冯玲  余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5):795-796
目的:对比BBT自凝刀、常规性保守性手术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就诊患者80例采取自愿原则随即分为两组,BBT自凝刀组(以下称治疗组)共40例,保守性手术组(以下称对照组)共40例,观察两组治疗时间、出血量、手术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手术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BBT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黏膜下及肌壁间肌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对于复发宫颈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复发宫颈癌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在此基础上采取放疗综合护理。给予相同的放射治疗方案治疗(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结果:经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 10人、PR 1人、NC 2人、PD 1人。对照组患者CR 7人、PR 4人、NC 1人、PD 2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对于复发宫颈癌患者的症状改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段萍  程静  吕杰强  朱春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08-2310
目的:比较ⅠB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或放疗联合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该期宫颈癌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998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138例,所有患者肿瘤均>2cm。按FIGO分期,ⅠB1期24例,ⅠB2期48,ⅡA期66例;按肿瘤大小分为非巨块型(肿瘤直径2~4cm)53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cm)85例;术前介入化疗74例(化疗组),术前腔内放疗64例(放疗组)。对两组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中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9.3%,稍高于放疗组8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4.8%,高于放疗组71.8%(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比较,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21.6%,深肌层浸润率21.6%,均低于放疗组的32.8%和34.4%(均P<0.05)。两组宫旁、阴道切缘浸润率及脉管癌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8.8%,5年生存率为83.2%,分别与放疗组10.1%及7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22.5%,5年生存率为81.4%,分别与放疗组31.9%及68.6%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ⅠB和ⅡA期宫颈癌术前应用介入化疗较术前放疗为佳;非巨块型病例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余一锋 《慢性病学杂志》2018,(11):1481-1483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1.8~2.0 Gy/次,5次/周,总剂量45~50 Gy。试验组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替吉奥化疗,剂量40~60 mg/m2,2次/d,口服5 d,休息2 d,7 d为1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缓解率为69.8%,对照组缓解率为4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年生存率(53.5%)高于对照组(4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74.4%)及白细胞下降(81.4%)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9.0%和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肝功能损害(13.9%vs. 9.8%)、肾功能损害(7.0%vs.4.9%)、腹泻(39.5%vs. 39.0%)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腔内治疗并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ⅡB~ⅢB)宫颈癌的疗效及感染因素。方法 3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CT扫描定位,勾画靶区及其周围危险器官,设计调强计划,腔内放疗在放疗开始3周后实施:A点给予5GY/次,2次/周,共6~8次,腔内照射时用纱布填塞阴道,使其充分扩张,减少膀胱、直肠、尿道的放射损伤及继发感染;所有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化疗,每3周1次,共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和急性,晚期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96.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86.7%、80.0%;晚期并发症有4例(13.33%)轻度放射性直肠炎,未出现2、3级不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2例(6.67%)。结论强调放疗结合腔内放疗并同步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肖慧卿 《工企医刊》2001,14(6):10-10
140例冠心病ST-T改变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3岁~71岁;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5岁~72岁。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冠参片口服,每次3片,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58例(72.5%),无效22例(27.5%);对照组有效21例(35%),无效39例(6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11.2109,P<0.005),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心肌缺血ST-T异常优于冠参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疗与不同剂量顺铂周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10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纳入对象51例。两组均采取放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顺铂(40 mg/m^2)化疗,研究组采取小剂量顺铂(20 mg/m^2)化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与对照组61.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毒性反应的发生率7.84%较对照组25.49%更低(P<0.05)。结论放疗联合小剂量顺铂周疗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减少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