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98大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利》1999,(5):11-16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长江洪水仅次于1954年,为本世纪第二位全流域型大洪水;松花江洪水为本世纪第一位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洪水为本世纪第二位大洪水;闽江洪水为本世纪最大洪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军民发扬“对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依靠建国以来建设的防洪工程体系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物质基础,抵御了一次又一次洪水的袭击,保住了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干堤,保住了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长江洪水仅次于1954年,为本世纪第二位全流域型大洪水;松花江洪水为本世纪第一位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洪水为本世纪第二位大洪水;闽江洪水为本世纪最大洪水.1降雨1998年我国气候...  相似文献   

3.
今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大水。当年,长江、淮河洪水遭遇,两大流域均发生了流域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目前的淮河防洪工程即是按防御1954年型洪水设计的。今年江、淮洪水没有并涨,淮河幸甚。但长江大洪水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在淮河流域同样存在。 一、防洪标准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加快治淮、提高防洪标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1项目缘由 松花江是我国第3大河,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自治区),总面积55.69万km2.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流域内夏秋雨量集中,干流洪水持续时间长,防洪工程老化失修,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大洪水后,为了加快流域内重要防洪工程建设步伐,国务院决定安排部分亚行贷款,专项用于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工程建设.经与亚洲开发银行签订协议,亚行将"松花江防洪项目"(原项目名称)列入2001年亚行贷款规划,拟提供贷款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1991年哈尔滨市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位大洪水,由于正确调度运用第二松花江上游的白山、丰满水库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准确及时的洪水预报和广大军民的奋力抢险,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这次洪水暴露出哈尔滨市防洪中还存在着松花江控制性骨干工程太少、现有防洪工程抗御洪水能力过低、城市建设规划对防洪考虑不太充分等同题。建议在国家审批《松花江流域规划》后,对松花江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在嫩江尽快修建尼尔基水库工程,继续清障,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哈尔滨市的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3年汛期,佳木斯市黑龙江发生特大洪水、松花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分析了2013年佳木斯市雨情、水情及灾情,揭示佳木斯市防洪工程存在防洪工程标准低、防汛通道不畅、管理不到位、防汛抢险物资和队伍准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工程标准、加强河道和堤防工程管理及防汛队伍建设、完善落实防洪预案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建议,为佳木斯市防洪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迎春 《治淮》1999,(3):18-19
1998年,长江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洪水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所罕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抗洪军民的奋力搏斗,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洪水过后,水利部及时组织召开了防洪与治水专家座谈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也组织部分两院院士提出了专题咨询报告,对1998年长江防洪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专家们提出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给淮河防洪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长江防洪的经验与教训 总结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取得胜利的经验,首先是已建防洪工程特别是堤防和干支流水库充分发挥了作用。在长江第6次洪峰期间,长江葛洲坝、清江隔河岩、沮漳河漳河水库  相似文献   

8.
2017年7月1日,长江1号洪水在中游形成,长江发生中游型大洪水。简要分析了长江1号洪水特点,从落实责任、迎汛准备、水雨情监测、会商部署、巡查防守、技术支撑等方面阐述了防洪应对措施,分析了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的过程及成效,从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狠抓责任落实、监测预报预警、联合防洪调度、巡查督导指导、团结协作配合等方面总结了夺取抗洪胜利的七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9.
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国家加大了长江安徽段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长江安徽段已建成了相对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长江干堤总体上基本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但是堤防隐患、闸站标准不足、崩岸、蓄洪区建设滞后等防洪问题仍较为突出。文章结合长江安徽段防洪形势,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洪减灾措施,以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洪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海燕  梅军亚 《人民长江》2011,42(13):27-30
2003年9月,2005年10月和2010年7月,汉江中下游均发生了近20 a一遇的较大洪水,千里汉江干堤险象环生,汉江下游地区如今正成为长江防汛的一块“短板”。从汉江洪水特性、汉江下游防洪能力和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汉江丹江口水库调度复杂、汉江干堤防洪标准偏低、杜家台分洪工程尚未完建、汉江蓄洪民垸建设严重滞后,仍是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汉江中下游的防洪调度。只有在丹江口水库按最终规模建成、汉江干堤按设计标准加高加固、杜家台分洪工程按设计标准完建、汉江蓄洪民垸按要求进行建设的情况下,才能基本上解除汉江下游的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