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糯米为原料,采用自制纯种红曲、甜酒曲以及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酿造具有保健功能的红曲糯米酒,确定最佳酿造方案为先添加甜酒曲糖化糯米淀粉,再加入红曲、酵母、水进行发酵产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甜酒曲、红曲、活性干酵母加入量分别为投料量的0.8%、10%、1‰,料水比1∶2,发酵温度28℃,糖化发酵时间5 d,采用此工艺酿造的红曲米酒感官评定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生料发酵法生产白酒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辉 《酿酒》2004,31(4):89-91
研究了生料发酵剂组成、料水比、加曲量、酸度、温度等对白酒出酒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法对发酵剂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发酵剂最佳配方为:糖化酶73%,淀粉酶10%,蛋白酶4%,纤维素酶5%,耐高温活性干酵母8%。以玉米为原料,最佳发酵条件为加曲量1.0%,料水比1:3,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6d,原料出酒率82%(48度)。  相似文献   

3.
生料发酵法生产白酒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生料发酵剂的组成、料水比、加曲量、酸度、温度等对白酒出酒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法对发酵剂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发酵剂最佳配方为:糖化酶73%,淀粉酶10%,蛋白酶4%,纤维素酶5%,耐高温活性干酵母8%。以玉米为原料,最佳发酵条件为加曲量1.0%,料水比1:3,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6d。原料出酒率82%(48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传统糯米稠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表L_9(3~4),以酒精度、总糖及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加曲量、发酵时间、料水比对米酒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加曲量0.5 g/100g、发酵时间5 d、料水比1:0.6(g/m L)。最佳条件适合进行传统发酵,得到的糯米稠酒口感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并优化用普通葡萄干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水比、果胶酶添加量、酵母菌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并优化酿造工艺。结果 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水比、果胶酶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温度主要影响葡萄酒的色度,对残糖浓度和酒精度的影响不明显。相比之下,酵母菌接种量对这些特性的改变贡献较小。正交试验表明,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和料水比对酒精度有显著影响,且果胶酶添加量明显影响感官评分。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发酵温度20℃、酵母菌接种量0.50 g/L、果胶酶的添加量25 mg/L、料水比1:6 (g/mL)],可以酿造出酒精度约为12.3%vol,感官评分约为90.5分的高品质葡萄酒。结论 普通葡萄干酿制葡萄酒可行性较高,不同因素组合选择余地大,葡萄酒品质符合国家标准,酿造工艺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莆田产枇杷花、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枇杷花保健米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对成品米酒进行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分析和理化指标分析。由实验结果分析,枇杷花保健米酒酿造最佳工艺条件为:6%枇杷花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0.8%、60 h的前发酵时间、30℃的前发酵温度、料水比1:1、发酵酵母0.02%、后发酵时间36 h、后发酵温度20℃。按最佳工艺制作的成品酒营养价值高、口感最佳,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成品酒中总黄酮含量为0.1909 mg/mL,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7.
伍国明  伍芳华 《中国酿造》2012,31(8):162-165
研究豆梨发酵酒酿造工艺和参数.以豆梨果浆为原料,经过主发酵、后发酵和澄清等工艺酿制成发酵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适宜豆梨酒发酵的料水比、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豆梨酒主发酵最佳工艺为:料水比1∶2、糖度25%、0.03%果酒专用酵母、发酵温度25℃.豆梨酒适宜的后发酵温度为15℃、发酵期为20d.成品酒呈宝石红色、酒度较高与透亮诱人,且色、香、味俱佳与具有独特的豆梨酒风格.  相似文献   

8.
在加曲量、料水比、酵母3个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广东客家娘酒二步法发酵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加曲量0.53%,加水量53%(w/w),酵母添加量0.21%。酿酒酒精度达到10.65%vol(20℃),酒体醇厚甜润、丰满。  相似文献   

9.
以糯米和苦荞麸皮为原料,研究料水比、糖化酶接入量、黄酒酵母接入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苦荞黄酒糖化和后发酵的影响,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苦荞黄酒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对成品进行感官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苦荞黄酒糖化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糖化温度﹥糖化酶接入量﹥糖化时间,糖化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3∶5.5∶11.5(g∶g∶g),糖化酶接入量0.25%,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13h;影响苦荞黄酒后发酵的因素依次为:后发酵温度﹥黄酒酵母接入量﹥料水比﹥后发酵时间,后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3∶5.5∶11.5(g∶g∶g),黄酒酵母接入量0.2%,后发酵温度40℃,后发酵时间13d。经过最佳糖化和后发酵工艺可获得外观、香气、口味、风格等感官指标达到优级的苦荞黄酒。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2):171-178
该研究以西藏传统农作物青稞为原材料,对西藏传统青稞酒的酿造工艺进行研究,该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酿造工艺为:泡粮时间24 h、初始泡粮水温55℃、蒸粮时间4 h、糖化时间2 d、料水比1∶2. 3(g∶mL)、发酵时间52. 32 h、发酵温度32℃。并以此工艺为基础,酿造出藏青2000传统青稞酒,并对其风味特征进行分析,鉴定出藏青2000青稞酒中55种主要风味物质,主要包括了醇类、醛类、酸类、酯类、烷烃类、烯烃类、酚类,共计七大类风味物质。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占总风味物质的79. 93%,其次是酯类占10. 70%。该研究结果为西藏传统青稞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