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互联网发展为印刷工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电子媒体等成为新的图文信息传播方式。在新形势下,应根据互联网+思维模式培养印刷工程专业人才,了解印刷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改进专业教学体系,为行业培养优秀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印刷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印刷工程专业课程资源整合优化,按照行业需求选出专业核心课程,将现代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融入专业教学中,以专业核心骨干课程为引导形成相关数字资源课程,满足学生在线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印刷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印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很多地方高校开设了印刷工程专业,印刷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扩招,加大了印刷专业人才输送的力度,但随之而来的是印刷专业师资力量匮乏,难以保证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印刷工业需要的是工程技术应用类型的工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共同探讨和实验,本文提出了包装印刷专业工作室情境式培养模式和订单双元式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操作能力,面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发展模式。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尤其是高职院校开设包装印刷专业起步较晚,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还并不十分清晰,对包装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狭义的教学活动范畴观阶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印刷的迅猛发展、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培养数字印刷人才成了目前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印刷专业的办学思路:以大印刷为背景加强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科建设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等为动力加强数字印刷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以中德双学历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在上述办学思路的引导下,制定了数字印刷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规格,以期培养出合格的符合行业要求的数字印刷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印刷业由传统生产型向伙伴型、服务型、经营型和高科技型的转变,对印刷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印刷高等院校培养大批具有较强的工程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刷行业转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然后进一步明确了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强大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兼具较好的企业组织管理、项目策划及预测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最后,从校内教学与校企联合模式、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印刷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印刷工程专业,自1983年招生以来,已培养本科毕业生813人,专科毕业生445人,硕士毕业研究生52人,各类成人教育本(专)科毕业生385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印刷专业人才 他们中已有3人晋升为教授,8人攻读博士学位,许多人晋升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成为印刷行业的骨干力量 面对新世纪,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应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印刷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杨皋 《印刷杂志》2002,(8):55-56
株洲工学院包装与印刷学院是以包装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而原包装系的印刷工程专业又是以包装印刷作为特色专业方向,从1985年开始招生至今已向社会输送了上千名大学毕业生。现在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印刷企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为我国的包装印刷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今正处在信息时代,印刷领域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使当今的印刷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因此,对印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改革旧的培养模式、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重新定位高等印刷教育的内涵等势在必行,以适…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现代印刷工业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技术转型与升级要求,传统印刷行业技术转型以及相关新兴产业对印刷工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为构建适应现代印刷工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全面认识现代印刷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本研究首先阐述现代印刷工程专业的内涵,主要从两方面分析现代印刷工程专业技术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转变与趋势,最后对数字全媒体背景下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特色有效的印刷工程课程体系,探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方向,整合与时俱进的印刷工程毕业实践信息,进而为印刷工程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本文对山东省开设印刷工程专业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究,就开办学校、专业挂靠院系、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培养方案的改进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对高校印刷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印刷包装业的迅速发展,对印刷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紧迫,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乘着这一东风,国内一些高校都相继增设了印刷、包装等相关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我国的印刷包装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印刷工程专业的学科架构,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印刷工程专业具有"交叉性"和"两面性"两个重要学科特点,并提出了印刷工程专业理论型和应用型两个人才培养层次,然后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印刷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先从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素质方面论述了印刷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又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相应教学体系的建设;最后,论述了印刷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本科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根据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的专业特点,以及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针对本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作为制订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安排的参考。在建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时,按照学习阶段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课阶段、专业基础课阶段、专业课阶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4个阶段,按实践教学内容和阶段的不同,划分为基础和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专业(工艺)、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7种类型。最后针对实践教学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印刷机故障虚拟印刷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和提高对印刷机故障的判断与排除能力,提出了采用虚拟印刷系统进行学习和培训的方法;针对基于印刷机故障学习的虚拟印刷系统,设计了以故障信息检索、虚拟课堂和虚拟操作为核心的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实现方案;开发出了具有统一友好人机交互界面、印刷机故障学习模块和底层支撑数据库的虚拟印刷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织物喷墨印花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如馨 《丝绸》1999,(8):15-19
织物喷墨印花具有流程短、瞬时应答、适应性宽等常规印花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是近年来最具开发潜力的织物印花新技术。本研究报告了该技术的最新发展,讨论了其喷墨系统技术和油墨系统组成,并列示了其应用于棉、真丝织物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5.
林利Nong 《印染》1995,21(7):20-22
涂屯花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省等优点,并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本文介绍在平钢印花机上生产全满地涂料印花织物,并就平网印花机的接版印问题、印花涂料的选择、工艺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传统的丝网印花相比,数码喷墨印花具有简单、快捷、精度高、低能耗、无污染等优点,详细介绍了数码喷墨印花的工艺、设备、墨水的选择,以及墨水与织物的适应性,指出随着数码喷墨印花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将给数码喷墨印花带来新的技术飞跃。  相似文献   

17.
网版印刷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着REID标签的巨大市场,并成为RFID标签最适合的印刷方式。介绍了网版印刷在RFID标签印刷中的应用、RFID天线对网版印刷工艺的要求及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喷墨印刷技术是当前数字印刷两大主流印刷技术之一,"啧墨印刷"课程是数字印刷本科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研究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从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入手,提出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课外拓展教学和课程网站教学,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过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新形势下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纳米材料的绿色印刷制版技术以其非感光成像、低成本、无污染及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胶印制版领域.本研究在简要介绍印刷版材发展和平版胶印版材的制版成像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及其关键材料之一——纳微米结构版材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分析了版基及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最后指出免砂目处理的纳微米超亲水版材的研制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印刷产业的绿色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