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章选取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开展"协同创新"培养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然后分析了百色的地方院校培养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的"协同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协同创新"视角下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强调大学的文化作用实际上是回归了高等教育的本来规律。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学、科研和文化的协同配合,共同支撑。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注重教科文融合培养人才。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精髓,科技创新对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必须高度重视大学创新文化的培育、建设和发展。大学科研工作不仅是科技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问题。产学研结合,是协同创新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协同创新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除了提倡"创新文化",更要强调"求真"文化,创新只是一种手段,"求真"才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需求为目标 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引导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实施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高度协同,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促进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科研单位的生存依赖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来源于市场需求,研究院为了高效率地开展科技创新,关键在于提出"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案"。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技创新体系,从而才能加强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广大科研人员的潜力,确保科研单位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5.
《太原科技》2014,(10):23-23
2015年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近日公布。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围绕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人才需求,结合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以国际视野引进科技人才、寻求项目合作,引导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参加山西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竞标、产业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和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重点支持范围:一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支持其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二是支持中央"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三是支持山西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外著名机构共同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四是围绕产业创新链建设相关工作,支持山西省国家公派、省筹公派回国科研人员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开展技术引进、合作研究及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广州市在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集群、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的基础;分析了在投入水平、领军人才、企业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层次、创新资源、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知识产权运用、人才引进及培养等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推手,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合作基地")在2010年积极促进和扩大建设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继续以《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目标任务为指导,不仅实现了我省国际科技合作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方式转变,且创新地提出了"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于珈 《科技咨询导报》2014,(15):212-212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科技人才,这需要着力建设好国家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该文以中关村"人才特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人才特区"为例,分析了其主要的建设举措,认为坚持和推进改革创新是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根本动力,促进人才、科技以及产业三方面的协同发展则是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加强科技中介机构之间交流合作、功能定位、服务目标3个角度提出了科技中介机构需要协同的要素,构建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的概念模型和系统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提出了与不同机构的协同方式,希望对区域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是高校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新道路。惠州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共建的区域性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突破了固有的行政管理格局,整合了高校多学科的专家队伍,使社会能够共享高校丰富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开展科技信息资源保障、科技情报分析与咨询、科技查新、科技策划与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有力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研究。介绍了建设惠州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阐述了该平台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水平。随着国家"2011计划"的实施,将引导大学科研加强协同创新的力度。科研管理在"2011计划"中应做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导向机制,注重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过程管理。在利用协同创新方式改变科研管理模式的时候要从战略层面上推动知识产权的实施,加强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协同管理,完善高校内部学科间的科研协同管理,注重机构组织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10,(4):10-13
"政府创新、民营助推、人才支撑、资本加速"是杭州20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提炼和经验总结,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之"杭州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创新对湖南"四化两型"建设有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与服务作用.湖南高校科技创新具有学科、人才、平台与创新能力的优势,但由于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创新效率和创新绩效的提升受到制约.湖南高校应抓住"四化两型"建设带来的机遇,克服经费筹集困难、人才争夺激烈、供需对接不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选择"以科技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以内部融合集成为支撑、以外部联盟协同为突破"的路径,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与"四化两型"建设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科技园将丰富的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优化组合,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科技推广与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作用,实现了"足不出园"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创新、都市现代农业理论传播与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和新型农民培养与培训,为助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摘要:  相似文献   

15.
"数字延长、数字油田、数字管输、数字炼化"目标的提出,确立了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实施"科技兴油、人才强企"战略,将管理创新战略作为建设大油田的必然选择,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必须依靠自主研发和引进相结合,借鉴"大庆"和"胜利"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适合延长特色的数字油田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内容,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环境的构成要素及中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环境的省际差异;选取老工业基地和军工大省黑龙江省为例,结合黑龙江省的省情,从优化区域政策法制环境、加强区域金融支持、优化区域人才环境、营造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微环境、吸引和利用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环境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公共研发促进中心建设的实践表明,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了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形成稳定、紧密联盟的区域协同创新形式,实现了多方共赢,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1计划"开展以来,以高校为中心的各级各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陆续成立,但理论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解仍未有共识,影响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边界理论、契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别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协同体的边界、协同体的内部治理机制以及外部制度环境演化和变迁规律尝试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架构:机会主义倾向、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资产专用性,增加了产、学、研各主体之间交易费用。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形成一个组织来替代市场,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企业边界理论确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容——协同体的边界;契约理论重新阐释了协同体治理结构——系列契约的优化选择;制度变迁理论则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外部制度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配套制度改革与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上海科改"25条"的出台,由"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等构成的科技政策体系,为上海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了全新动力。科改"25条"呈现了整体化、系统性的新政策体系,以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为主线,以支撑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为目标,以坚持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为路径,强调了改革的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和多领域协同,全链条式地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江苏省南京市出台了《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南京科技9条"),其鼓励科技创新力度之大,在国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