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葛艳红 《吉林医学》2014,(27):6160-616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给予同样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5.83%,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1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期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腹痛、切口疼痛、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减轻术后切口疼痛、腹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洁 《吉林医学》2013,(29):6154-615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参与情况将18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而治疗组给予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观察,两组入院后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要积极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15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7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细化护理在老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细化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应用细化护理,能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足部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足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23%;试验组足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84%。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较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杜娇 《吉林医学》2013,(29):6186-6187
目的:探讨口腔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0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肿瘤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合理漱口、心理护理与训练干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在口腔溃疡分级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恶性肿瘤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CRRT治疗的ICU危重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本院ICU危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组各35例,前者提供风险管理护理,后者提供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时采取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刘丹 《吉林医学》2014,(6):1339-1339
目的:观察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86例)与对照组(82例)。医院护理部对试验组护理工作进行干预,推进试验组患者护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协调水平,对照组患者仅是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护理部对护理工作的协调及对护理人员技术的培训,试验组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管理干预能够切实提升患者护理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性水平,利于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张红丽 《吉林医学》2014,(14):161-162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干预,干预周期为2年。结果:治疗组在干预期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血糖值都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在糖尿病中的应用能够良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渐进性康复护理对于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75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护理,试验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陈惠霞 《吉林医学》2014,(20):4586-4586
目的: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4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75.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4.6%,对照组满意率为78.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护理质量,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3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诉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改善等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红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123-112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及其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脑梗死常规护理,康复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未愈率、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S评分、焦虑评定、抑郁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老年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2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护理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采用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术后1 d、3 d、6 d疼痛程度,干预组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有18例出现并发症(1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8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预见性护理不仅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疼痛,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3个月和6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控制,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技巧与方法。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的预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护理模式分为试验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Orem自理模式,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3个月后试验组分别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护理有助于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朱玉红 《吉林医学》2014,(7):1546-154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以肺功能上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治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