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非常重视,2014年国家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更是部署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习总书记中国职业教育做了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要成为国家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改变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支点,助推"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改革模式之一自2015年试行以来,得到了社会、企业、学校的广泛认可。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德国、奥地利教育体系与我国不尽相同,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小学4年后开始分流.自此,大约有50%以上的儿童踏上了接受职业教育并选择技术岗位的征程.而在职业教育方面,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又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双元制"是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目前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各国广泛地引入,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将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职业教育考试考核评价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行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识本位"模式,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甚至在很多方面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当前"绿色经济"成为全球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国都把"绿色经济"作为维持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绿色经济引发的技术变革、职业变革对职业教育产生直接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在绿色经济背景下,应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将绿色经济元素整合到课程中来,加强教育与产业同步结合,加快绿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现职业教育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职教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的继续教育类型,其培养模式与管理方式是否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直接关联着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阐述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一职二导三能四评"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方案、柔性管理方案及其成效与反思,为职教硕士学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来自一线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时代的中国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类型日益走向融合,立德树人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与根本任务,教育信息化2.0对职业本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学习工厂成为产教融合的新路径,劳动教育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路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职业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适应新的形势,地处广东的职业本科试点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基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办学定位,主攻特色,实现职业本科育人模式的突破;攻克难点,部署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思政,构建知行创合一的思政教育体系;完善方案,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本科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升农民素质必须依托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农民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诸暨市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等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区的生产发展,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现状、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顺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立足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开放式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农业职业高中教育、农业继续教育、农业技术普及组织教育、国内外研修制度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农民职业化教育体系,成为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对我国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建立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316-3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农民作为"三农"重要主体,其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技能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发展的进程,对我国农业全部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的状况,创新农民的职业教育模式成为了这个时期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关注农民职业教育、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提供建议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我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共识,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27日, <中国教育报>第5版发表了记者陈强的文章<为了大地的丰收--河南省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掠影>,对近年来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章指出: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质量提高的"两个突破".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河南模式".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线技术型人才为己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代学徒制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进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视野之中,通过产学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并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以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并重点探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校学习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产教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以安宁高级职业中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阐述了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路、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过程及保障措施。现阶段教学模式改革应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继续解决新问题,创造有利条件,调动各方资源进一步完善"产教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更加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依托"现代学徒制"教育组织形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达到校、企、生多赢的目的。通过解读"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内涵,结合某职校在"公交驾驶"专业的实践探索,提出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陆松 《现代农业科技》2006,(13):135-136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和谐社会、教育公平三个方面来诠释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善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农村素质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两结合、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培养途径,构建了有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实施"二结合、二融合"培养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如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分析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中职业教育衔接的特点,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衔接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经历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实行学分制改革,建立院校间学分互认体制,贯通衔接通道,走内涵式衔接发展是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装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企业对人才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如何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中职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积极寻求变革,提高服装专业的教学适用性。一、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是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超市:农民职业教育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进一步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成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相对来说,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薄弱期,因此研究农民职业教育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让农民真正学有所用,也成为众多学者思考的问题。为此,从农民学习的特点出发,探索农民职业教育的模式——教育超市,以期为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