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目的 探讨Bcl-2、Bax和C-myc基因表达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H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Bcl-2、Bax和C-myc蛋白表达.结果 Bcl-2、Bax和C-myc在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部分阳性表达;Bcl-2和C-myc蛋白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个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Bax蛋白在HCC组织中呈低表达,其个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Bcl-2基因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UICC分期和转移均无关;Bax基因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转移无关(P>0.05),而与HCC的UICC分期有关(P<0.05);C-myc基因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UICC分期无关(P>0.05),而与HCC的转移有关(P<0.05).结论 Bcl-2、Bax和C-myc基因相互协调作用,促进HC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MAGE-4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研究MAGE-4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MAGE-4基因与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临床指标及转移与复发的关系,为MAGE-4基因编码蛋白用于HCC患者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用RT-PCR的方法对31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MAGE-4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对全部RT-PCR扩增产物中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以证实其为 MAGE-4基因,患者均测定并统计AFP、AFU、抗HCV、HBsAg、AFP mRNA、肿瘤直径等临床指标. 结果 31例HCC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38.7% (12/3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0% (0/31),P<0.01.HCC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AFP、AFU、抗HCV、HBV标志物、AFP mRNA、肿瘤直径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0.05. 结论 MAGE-4基因在HCC患者肝癌组织中特异高表达,可能作为HCC患者免疫治疗攻击的靶点,HCC患者肝癌组织中 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HCC患者肿瘤标志物、转移、复发均无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 Pokemo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okemon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0%)、正常组织(10%),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提示Pokemon基因可促进H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Apollon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中Apollon基因表达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10例正常成人胃组织中Apollon基因均无表达,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Apollo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均为80.9%和20.0%,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正常及癌旁组织(P<0.05);Apollon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关(P>0.05).结论 Apollon基因表达升高与胃癌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MTM7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HCC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MTM7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MTM7在HCC中的表达(20.00%,15/75)明显低于其癌旁正常组织(81.33%,61/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TM7表达与HC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肿瘤家族史、肿瘤数目、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是否合并肝硬化及远处转移等无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甲胎蛋白水平有相关性(P0.05).CMTM7阴性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阳性组,提示CMTM7阴性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 CMTM7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J-1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肝细胞癌中DJ-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DJ-1基因与肝细胞癌的侵袭与转移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肝癌组织中DJ-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32/46)和58.7%(27/46),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1%(18/46)和34.8%(16/46)],χ2=8.587,P<0.05;且DJ-1基因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肿瘤的大小、甲胎蛋白水平、HBsAg、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有无肝硬化无关(P>0.05),而与肿瘤有无包膜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χ2=7.846,P<0.05).结论 DJ-1基因在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小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mRNA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简易"降落"PCR(stepdown RT-PCR)方法检测小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mRNA表达,并将SSX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79.5%(31/39)的小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存在SSX基因mRNA的表达,而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为阴性.外周血标本中,28.2%(11/39)的病例可检测到SSX基因的表达.癌组织不表达SSX基因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也不能检测到其表达.小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血清AFP水平和HB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随访16.7±5.1月,在11例外周血中表达SSX基因mRNA的患者中6例出现了复发和(或)转移,而20例阴性的患者仅有3例出现了复发和(或)转移,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8),提示外周血中SSX基因表达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结论SSX基因可作为小HCC患者循环肝癌细胞的标志基因,并能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atched(Ptc)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ABC-HRP)法对150例HCC手术切除标本进行Ptc检测,评估Ptc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150例肝癌组织,脱片9例,141例中39例有高表达(26.6%);25例癌旁肝组织无脱片,阳性表达3例(12.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tc阳性表达与HCC的转移、淋巴浸润、包膜形成及细胞分化密切相关(P<0.05)。结论Ptc检测对估计HCC的转移、复发及预后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AL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7例人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5 cm组织中MAL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例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78.4%.对应37例癌旁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率为5.4%.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MAL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L基因mRNA定量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束浸润及肿瘤TNM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AL基因表达缺失或低下,并且存在高甲基化率,MAL基因发生甲基化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人肝癌组织中CYP39A1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人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CYP39A1基因的表达。结果 32例肝癌组织中CYP39A1基因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25.00%)显著低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9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肝癌组织中,CYP39A1基因表达程度与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分期(T1期+T2期,T3期+T4期)无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CYP39A1基因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细胞周期素D1及P16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3):140-141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及P16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5 9例肺癌组织及 47例癌旁肺组织中CyclinD1及P1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CyclinD1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61.0 % (3 6/ 5 9) ,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17.0 % ,8/ 47) ,P <0 .0 1;而P16蛋白在肺癌中阳性表达率 (4 0 .7% ,2 4/ 5 9)低于癌旁肺组织 (76.6% ,3 6/ 47) ,P <0 .0 1。肺癌组织CyclinD1及P16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肺癌中CyclinD1与P16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r =-0 .763 ,P <0 .0 1)。结论 CyclinD1过表达及P16表达缺失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CyclinD1和P16蛋白异常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可作为判断肺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凋亡相关基因,探索肝癌发生机制。采用同源筛选、RT—PCR等克隆肝癌凋亡相关基因APG,分析其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测序比对,研究其与肝癌之间相关性。克隆了一个肝癌凋亡相关基因,cDNA全长为563bp。其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序列存在一定差异。50例肝癌中,16%(8/50)为上调表达,84%(42/50)为下调表达(P<0.01)。APG表达与性别、AFP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P<0.05)、HBsAg(P<0.01)、分化程度(P<0.01)、包膜侵犯(P<0.01)、临床分期(P<0.01)、血管癌栓(P<0.01)、癌旁卫星灶(P<0.01)、包膜侵犯(P<0.01)、临床分期(P<0.01)、血管癌栓(P<0.01)、癌旁卫星灶(P<0.01)、Ki—67蛋白表达(P<0.01)、细胞凋亡(P<0.05)、P53蛋白表达(P<0.01)密切相关。APG是肝癌凋亡相关的下调基因,其表达与肝癌的某些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3.
Glypican-3蛋白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Glypican-3(GPC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CC患者27例和肝良性病变患者28例的术前1d空腹血清及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GPC3蛋白,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标本中GPC3的表达情况.结果:27例HCC患者HCC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肝组织中GPC3蛋白阳性的表达率分别为81.5%,0%和0%(HC:23.4689,P<0.001),术前血清中GPC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6%;28例肝良性病变患者组织和血清中阳性率均为0%;GPC3蛋白对HCC诊断的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100%,误诊率为0%.HCC患者血清中GPC3蛋白表达与其瘤体大小和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HBsAg及AFP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PC3蛋白在HCC患者血清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对诊断HC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的遗传印记状态.方法 从4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肝组织、5株肝癌细胞(PLC/PRF/5、SMMC 7721、HepG2、Hep3B、SK-HEP-1)、2株正常肝细胞(changliver、HL7702)中提取基因组DNA,针对PEG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经测序分析基因型;从杂合样本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对扩增产物测序以检测等位基因表达状态,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EG10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两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 4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16例呈杂合状态,15例正常肝组织中3例呈杂合状态,肝癌细胞HepG2扩增片段测序检测到一杂合突变位点,其余组织及细胞株均为纯合状态.杂合样本中,82.4%(14/17)肝癌样本(包括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PEG10基因呈双等位基因表达,发生印记丢失;17.6%(3/17)肝癌样本呈单等位基因表达,提示印记存在.PEG10在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发生印记丢失的肝癌组织与印记存在的肝癌组织相比,PEG10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1,P>0.05).结论 大多数肝癌组织中存在PEG10印记丢失现象,PEG 10印记状态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蛋白酶体β亚基4型(PSMB4)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SMB4蛋白的表达情况。另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留存的105例肝癌组织和25例正常肝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进一步检测PSMB4的表达情况。根据PSMB4免疫组化结果差异将105例肝癌患者分为PSMB4高表达组(n=57)和PSMB4低表达组(n=48)。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PSMB4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组间HBV感染、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482、8.219、14.964、6.587,P值均<0.05)。105例肝癌患者中57例(54.29%)为PSMB4 高表达,48例(45.71%)为PSMB4低表达;而25例正常肝组织中8例(32%)为PSMB4高表达,17例(68%)为PSMB4低表达或不表达,2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1, P<0.05)。PSMB4染色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染色呈棕色及棕黄色颗粒样。8例新鲜肝癌及癌旁组织样本中有7例肝癌组织的PSMB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5年生存状态与肿瘤大小(P=0.01)、转移情况(P<0.001)、分化程度(P=0.01)、TNM分期(P=0.003)以及PSMB4表达水平(P<0.001)有关;多因素结果显示肿瘤转移[风险比(HR)=11.375,95%可信区间(95%CI):4.911~26.348)]和PSMB4高表达(HR=6.834,95%CI: 2.939~15.889)是肝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01)。PSMB4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SMB4低表达组(27.6% vs 79.2%, χ^2=22.96,P<0.05)。结论 PSM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并且其高表达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SMB4有可能作为肝癌预后的潜在标志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中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44例分期及分化程度不同的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5例肝硬化组织中DNM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不同组间DNMT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ANOVA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及肝硬化组织中4种DNMTs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癌组织中DNMT1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癌组织P〈0.01、肝硬化组织P=0.02);DNMT2水平虽比相应组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癌组织P=0.12、肝硬化组织P=0.35);DNMT3A与DNMT3B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DNMT3A:癌组织P〈0.01、肝硬化组织P=0.01;DNMT3B:癌组织P=0.03、肝硬化组织P〈0.05)。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分级肝癌中DNMT1、DNMT2、DNMT3A、DNMT3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45、0.32、0.36)。结论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硬化组织中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明显高于癌旁组织;DNMT表达与肝癌发生或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主要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与不同病理分级、肝癌临床分期、肝功能及AF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肝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PD-L1和NGF的表达量,16例正常供体肝脏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病理分级、不同肝癌临床分期、不同肝功能及不同AFP水平情况下肝癌组织中PD-1、PD-L1和NGF的表达差异。结果肝癌组织中PD-1、PD-L1和N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分级肝癌组织中PD-1、PD-L1及NGF的阳性表达率不同,以中分化肝癌最高(P0.05)。PD-1、PD-L1及NGF阳性表达率以肝癌巴塞罗那分期C期升高最为显著(P0.05)。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患者肝癌组织中PD-1、PD-L1和NGF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PD-1、PD-L1、NGF阳性表达率在血清AFP水平≥400μg/L与400μg/L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而在年龄≥50岁与50岁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肝癌组织PD-1、PD-L1和N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D-1、PD-L1和N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DRG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2-01/2008-1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标本81例. 所有患者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 25例胎肝组织, 取自不同月份流产或引产的胎儿(4、5、6、7、8 mo胎儿各5例); 另选43例癌旁组织, 10例肝硬化组织, 9例正常肝组织(移植肝), 8例原发癌转移灶组织作为对照. 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特征,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NDRG1的表达.结果:NDRG1在正常肝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 平均吸光度值为0.206±0.056, 随着肿瘤的发生, 在癌旁组织中有减弱(0.176±0.083),在HCC中表达明显减弱(0.128±0.096), 在转移灶中表达最低(0.059±0.051), 而在胎肝组织中表达亦较低(0.059±0.074). 各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33.669, P <0.05). HCC与患者年龄、性别、肝炎病史、肝硬化、肿瘤大小、AFP值、HbsAg、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远处转移、肿瘤分型、Child-Pugh分级、TNM分期、CLIP分期均无关(P >0.05), 但与肿瘤的Edmondson分级有关(F = 2.881, P <0.05).结论:NDRG1在HCC中低表达, 并且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 表达量逐渐降低. NDRG1可能对HCC起着抑制作用, 提示该基因可望成为早期预测肝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 4例正常肝组织均呈PTEN蛋白阳性 ;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 8%(2 0 / 34)和 10 0 %(34/ 34)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中分化癌阳性率为 77 8%(14 / 18) ,低分化阳性率为 2 5 %(3/ 12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PTEN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门脉癌栓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但与HCC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HCC分化愈差 ,PTEN蛋白表达愈弱。PTEN蛋白表达与HCC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uPA(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及Endostatin(血管内皮抑素)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生长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大肠癌组织及23例正常组织中Endostatin、uPA的表达。结果uP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在DukesC+D期中的表达高于DukesA+B期,浸及浆膜层组高于未浸及浆膜层组(P〈0.05)。uPA随着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表达增高,而Endostatin的表达则相反,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uPA、Endostatin在大肠癌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uPA促进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而Endostatin则抑制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