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施栽培中桃树14C同化物分配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爽  高东升  韩红霞 《园艺学报》2006,33(5):1067-1070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 - 示踪方法研究了设施桃树果实不同发育时期14 C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 分配到果实中的14C同化物最多, 随着果实生长, 分配到果实中的14C同化物比例增加。叶片的自留量小于果实获得的14C同化物量, 且随着果实的生长, 叶片的自留量逐渐减少。在各器官中果实的放射比活性最强, 其次为叶片与根系。说明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是设施桃树对碳素同化物需求和竞争最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14CO2 示踪技术, 研究了盆栽‘京春’桃( Prunus persica L. ) 树在水分胁迫期间和胁迫解除后光合产物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水分胁迫抑制源叶中同化产物的向外输出, 并且在水分胁迫解除后仍对同化产物的输出具有后效作用。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幼年桃树幼叶+ 梢尖的库活力( 14C - 光合产物分配系数K) 和14C - 光合产物相对分配量(R) , 但导致砧木韧皮部和细根K值和R 值的显著增加。在水分胁迫解除后11 d , 幼叶+ 梢尖K和R 值获得较大程度的恢复, 尽管仍低于对照, 但显著高于正处于胁迫状态的植株, 砧木韧皮部的K和R 值降低到对照的水平, 而细根的K值和R 值仍维持在显著高于对照的水平上。对水分胁迫对器官碳素营养的影响与其生长的反应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山葡萄14C 同化产物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年生盆栽山葡萄‘双优’品种为试材, 利用14C 示踪技术对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山葡萄14C 同化产物从开花期至果实着色期以叶片为分配中心, 输出分配率为76.69 %~45.09 %; 成熟期的同化产物分配以果实为中心, 输出分配率为47.39 % , 说明山葡萄在大部分生育期叶片对同化产物较果实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果实着色期是山葡萄同化产物分配转换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形成的同化产物积累在果实中的比例高于开花期和成熟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茭白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茭白品种‘蒋墅茭’和‘葑红早’为试材的研究表明: 在肉质茎膨大之前, 植株茎蘖各部位的总糖、还原糖、淀粉积累量持续上升, 短缩茎中积累量最高; 肉质茎膨大开始时, 各部位碳水化合物积累量下降, 以短缩茎的下降量最大, 认为膨大前叶片的光合产物在短缩茎和叶片中积累以短缩茎为主,植株积累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孕茭前14C 同化物在短缩茎的分配率较大, 上位叶片、叶鞘也有较多积累, 肉质茎膨大过程中, 大量的14C 同化物在肉质茎中积累。饲喂叶片光合产物除供应自身茎蘖外, 还向植株其它各部位输送。  相似文献   

6.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CaCl2 和6-BA 处理对枣果实采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赞皇大枣’为材料, 研究了采前对枣果用CaCl2 和6-BA 喷雾处理对其贮藏期间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1 % CaCl2 、15 mg·L-1 6-BA 和1 % CaCl2 + 15 mg·L-16-BA 处理枣果, 能抑制枣果过氧化物酶(POD) 和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的下降, 降低丙二醛(MDA) 积累量和果肉组织的相对电导率, 从而抑制枣果的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8.
郁金香更新鳞茎发育的碳同化物积累与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扫描电镜和14C同位素标记技术, 并结合内源激素测定, 考察郁金香更新鳞茎膨大发育与碳同化物积累、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鳞片细胞内观察到明显的淀粉颗粒, 并随鳞茎的发育进程充满整个细胞腔。在盛花期前, 14C同化物主要分配到地上部; 进入叶枯期后14 C同化物以向地下部运输为主,分配比例达66.01% , 其中更新鳞茎中14C同化物的分配占60.85% , 这时14C库活性表现为: 鳞茎>叶片>花茎>根系。在郁金香更新鳞茎发育进程中, 叶片中GA、IAA含量呈下降趋势, ABA含量则不断增高并在盛花期出现峰值, 达65.86 ng·g- 1 FM。比较不同生育期的GA3 /ABA比值, 在发叶期的叶片和盛花期的更新鳞茎中均出现高比值, 表明内源激素的平衡可能是郁金香更新鳞茎发生和发育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CO2 对蝴蝶兰CO2 吸收速率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O2 (700 ±50) μmol·mol-1、(1 000 ±50) μmol·mol-1、(360 ±30) μmol·mol-1(对照) 对蝴蝶兰CO2吸收速率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蝴蝶兰叶片净CO2吸收速率在02∶00 达到最大, 可滴定酸积累在04∶00 达到最高; CO2加富显著提高蝴蝶兰夜间的CO2吸收速率, 在处理30 d时, 所测得的CO2吸收速率的增幅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34.11%和435.3% , 可滴定酸积累的分别比对照增加65.05%和119.42% ,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CO2吸收速率增幅逐渐下降; CO2加富促进了叶片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 的积累, 在CO2 (1 000 ±50) μmol·mol-1处理组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促进尤为明显;总生物量的测定表明, 处理60 d, 鲜样质量比同期对照增加了23%和49% , 干样质量增加了38%和57% ,处理150 d时, 鲜样质量比对照增加了50%和94% , 干样质量增加了19%和64%。以上结果表明CO2加富能显著促进蝴蝶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CO2 加富对黄瓜叶片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为试材, 研究CO2加富对叶片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CO2加富后黄瓜叶片栅栏组织厚度、表皮厚度和叶片厚度增加, 栅栏组织占叶片总厚度的比例上升, 栅栏细胞变长, 排列更加整齐紧密; 叶片叶绿体数目和大小、淀粉粒数目和大小、基粒及其片层数均增加, 单位叶绿体含淀粉粒数上升, 但叶绿体超微结构未见明显伤害。上午以不同浓度CO2加富3 h 效应较小, 上、下午各以1 100+100 uL.L-1CO2 加富3 h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盛花期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廷松  李桂芬 《园艺学报》2003,30(5):568-570
 对设施栽培条件下‘红双味’葡萄花期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规律, 设施内各生态因子,尤其是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晴天栽培设施内葡萄叶片的Pn 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 阴天时葡萄叶片Pn 的日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光照强度的日变化。晴天的Pn 明显高于阴天。研究葡萄叶片Pn 对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的响应曲线得出, 葡萄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s -1 , 光补偿点为21.3μmol·m-2·s -1 , CO2 饱和点为700μL·L -1 , CO2 补偿点为54.6μL·L -1 。  相似文献   

12.
墨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种原球茎的诱导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墨兰与大花蕙兰进行种间杂交, 成功获得了5 个组合的杂种原球茎和植株。墨兰×大花蕙兰及大花蕙兰×墨兰, 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以墨兰×大花蕙兰的杂种原球茎为材料, 通过L9 (34 ) 正交设计研究了NH4NO3 、KH2 PO4 、6-BA 和NAA 等因素对杂种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发现NAA 对原球茎的增殖影响不大, NH4NO3 1650 mg·L-1 (MS 正常浓度水平) , 提高KH2PO4 浓度(170~850 mg·L-1 ) 和6-BA 浓度(1~10 mg·L -1) 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9 个培养基中以MS + NH4NO3 1650 mg·L -1 + KH2PO4340 mg·L -1 + 6BA 10 mg·L -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草莓光合特性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运用美国LI-COR 公司制造的LI-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研究了日光温室草莓盛果期的光合特性及对CO2 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呈双峰型, 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第1 个峰值出现在10 时左右, Pn 达到CO2 13. 1μmol·m-2·s-1; 第2个峰值出现在16 时,Pn 为CO2 9. 5μmol·m-2·s-1。造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 中午光照强度最大, 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蒸气压差、气孔限制值达到最大值, 空气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达到最小值, 出现光合午休。在CO2浓度低于600μmol·mol-1, 光照强度为1 000μmol·m-2·s-1时, 草莓CO2饱和点为943. 3μmol·mol-1, CO2补偿点为91. 7μmol·mol-1, Pn 高于光强更高者。  相似文献   

14.
 通过汽雾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根际连续35 d 的CO2 处理表明: 温室大气处理(CO2 380~920μL·L - 1 + O2 21 %) 和室外大气处理(CO2 380μL·L - 1 + O2 21 %) 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 其株高、叶面积、根系质量、匍匐茎数量、块茎产量以及生物量均比根际高CO2 处理(CO2 3600μL·L - 1 + O2 21 %) 明显提高, 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增加, 光呼吸速率与CO2 补偿点降低, 叶片光系统Ⅱ功能改善,光合速率提高, 植株生长发育旺盛, 块茎产量增加, 说明合适的根际CO2 浓度(CO2 380~920μL·L - 1 + O2 21 %) 可能是汽雾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种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飞  王跃进  周建锡 《园艺学报》2006,33(5):1079-1082
 通过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交, 获得了4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 确定了各杂交组合取胚珠培养的最佳时期。1Flame ×山葡萄; 2红宝石×爱莫无核; 3红宝石×北醇; 4爱莫无核×山葡萄在授粉后45 d取样培养效果较佳; 5长穗无核白×山葡萄授粉后30 d; 6无核白自交在授粉后35 d培养效果较佳。以NitSch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0.5 mg·L - 1 6-BA + 0.5 mg·L-1 GA3 + 2.5 mg·L - 1 IBA + 0.1 mg·L-1ZT, 适合于1、3、5号杂交组合; 而0.5 mg·L-1 6-BA + 0.5 mg·L-1 GA3 + 2.0 mg·L-1 IBA + 0.1 mg·L-1ZT适合2、4、6号杂交组合; 胚萌发培养基为2.0 mg·L-1 IBA + 1.0 mg·L-1 6-BA +0.2 mg·L-1 GA3 , 适合1、2、3、5、6号杂交组合, 而爱莫×山葡萄在1.5 mg·L - 1 IBA + 1.0 mg·L-1 6-BA + 0.2 mg·L-1 GA3培养基上表现较佳, 生根培养基为1 /2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5 mg·L-1 IBA + 0.02 mg·L-1 6-BA, 它适合1号与5号组合, 0.10 mg·L-1 IBA + 0.02 mg·L-1 6-BA适合4号与6号组合。  相似文献   

16.
葡萄根系钙处理对叶片镉伤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巨峰葡萄扦插幼苗为试材,通过根部处理,研究氯化镉(CdCl2) 处理下,氯化钙(CaCl2)对叶片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0.5 mmol·L-1 CdCl2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叶片H2O2和MDA(丙二醛)含量以及质膜透性,显著抑制叶片CAT(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和质膜H+-ATPase、Ca2+ATPase活性。0.5 mmol·L-1 CaCl2处理显著抑制由CdCl2引起的叶片MDA和H2O2含量以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升高,显著减轻CdCl2对叶片CAT活性、呼吸速率以及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抑制。这些结果显示,根部应用0.5 mmol·L-1的CaCl2能够缓解CdCl2对葡萄叶片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以‘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 ‘Red Globe’) 试管苗为试材, 采用密闭系统落差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28 d的试管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培养温度在20~30 ℃之间, 试管苗的暗呼吸速率(Rd ) 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但净光合速率( Pn ) 以25 ℃最高, 30 ℃次之, 20 ℃最低;而CO2补偿点以25 ℃最低, 20 ℃次之, 30 ℃最高; 光照强度在40~200μmol·m -2 ·s-1之间, 葡萄试管苗的Pn随光照强度( PAR) 的升高而升高, CO2补偿点随PAR的升高而降低。在光照条件下, 容器内CO2浓度迅速降低, 并接近CO2补偿点, CO2供应不足是影响试管苗同化能力的主要原因。在室内培养阶段,采用弱光、昼夜变温和改善培养容器的通气性有利于提高试管苗的光合能力; 在移栽驯化过程中, 逐步提高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试管苗同化产物的积累和培养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