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哇玛措  索南加 《青海科技》2009,16(4):111-112
本文通过对公路水毁类型与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都兰县境内109国道K2410~2510段在2008年7月20日发生水毁的原因,总结了水毁抢修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水毁、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以提高国道公路的抗水毁能力。  相似文献   

3.
公路水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涛 《西藏科技》2007,(11):73-74,76
公路水毁是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公路建筑物遭到洪水破坏的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决不能低估。在对公路水毁及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方面分析了公路水毁的原因,并提出水毁防治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路水毁是造成海西地区公路重要工程灾害之一,这和海西地区的恶劣自然、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也和一些公路的水毁防治措施未到位有关。本文分析了高原地区公路水毁灾害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公路水毁防治的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主要通过对公路水毁的类型与成因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8,(10):141
本文主要通过对公路水毁的类型与成因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08,(10):141-141
本文主要通过对公路水毁的类型与成因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军峰 《金秋科苑》2008,(14):172-173
公路的通行能力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毁直接影响着公路通行能力。积极探索防治水毁,提高公路防洪抗灾能力,是公路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积累水毁防治的经验及技术,才能使公路水毁和病害得以减少和根治。本文根据S202线葡萄沟“G312改建工程的水毁情况简要分析水毁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路的通行能力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毁直接影响着公路通行能力。积极探索防治水毁,提高公路防洪抗灾能力,是公路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积累水毁防治的经验及技术,才能使公路水毁和病害得以减少和根治。本文根据S202线葡萄沟“G312改建工程的水毁情况简要分析水毁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谈山区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公路水毁的成因主要由春季融雪、夏季雨水的洪水造成,水毁类型有路基塌陷、桥涵损坏、调治构造物破坏等形式,详细阐述了山区公路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山区公路水毁的防止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隐患,防患于未然.要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措施得当,有效的控制公路水毁发生.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水毁路面形成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水毁不仅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给公路后期的养护带来很大的困难。公路水毁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对于存在的不同类型、程度范围各异的不同水毁的处治措施应在详实认真的勘察及调查研究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技术合理、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分析归纳,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公路水毁形成的特点及原因,提出几种工程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水毁有着多种类型,其是公路使用过程中较大的质量问题,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常见的公路水毁主要包括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以及防护加固工程中出现的损坏等。本文对这四种公路水毁的成因以及防止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对施工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时清除水毁隐患,提供公路防护与加固的规范性,使公路水毁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从事公路建养的经验,总结了水破坏的表观特征及破坏形式,分析了水破坏的成因,并从设计、施工、管养三个环节提出沥青路面水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光卫  郑一 《大众科技》2009,(6):103-104,60
改革开放给山区公路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早日进入小康生活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山区公路容易发生水毁,轻者山洪漫过路面使路基路面破坏;重者公路被冲毁,桥涵构造物垮塌,导致交通中断。如何做好山区公路的水毁防治,提高公路的防灾抗灾能力,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是公路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山区公路的水毁防治进行调查及思考,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各地修筑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毋庸置疑,这对提高我国的公路路面质量,增强公路的抗灾能力,改善公路行车条件,提高客货运输效益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重交通荷栽、超载、水毁、其它自然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近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后不久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病害,所以从分析水毁原因入手,提出了设计、施工、养护三个环节提出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6.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日新月异,因地质、环境等因素,这些地区公路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本文对公路工程滑坡的类型、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自治区交通科学研究所遵照上级精神,紧密结合交通实际,围绕西藏道路运输业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一些公路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经过充分调研选取了重点及难点作为研究方向,采用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解决影响西藏公路畅通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滑坡、堵溃洪水、冻融翻浆、水毁、坍塌、沙害等)为突破口,开展了重大公路病害的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公路边坡水毁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阐述了公路边坡水毁预防和处治的一般原则和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巩倩  吴建国  王立 《科技通报》2022,(5):98-106
准确识别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对科学防治荒漠化有重要意义。以125篇公开发表的涉及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影响的文献为样本,在SPSS软件中以卡方统计检验和Cramer’s V系数法,分析了荒漠化成因结论与分析方法、地理空间范围和时段长度的相关性。我国荒漠化大多由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主导引起,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在125篇文献中,荒漠化成因是由气候变化及变率所主导的文献占24.0%、由人类活动主导的文献占37.6%、由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的文献占38.4%。分析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影响中,以描述性分析法、小尺度和41~50 a和1~10 a时段长度为主;荒漠化成因结论与分析方法、地理空间范围和时段长度间存在显著的中度关联性(P<0.05)。评估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荒漠化影响,需要考虑分析方法、地理空间范围和研究的时段长度对荒漠化成因结论的影响。未来需要发展研究方法、多时空尺度开展气候变化及变率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各地修筑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毋庸置疑,这对提高我国的公路路面质量,增强公路的抗灾能力,改善公路行车条件,提高客货运输效益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重交通荷载、超载、水毁、其它自然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近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后不久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病害,所以从分析水毁原因入手,提出了设计、施工、养护三个环节提出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