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32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两天于2008年6月10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136.8℃,P79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5/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双肾区轻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红蛋白126g/L,红细胞3.9×10^12/L,白细胞:9.1×10^9/L,  相似文献   

2.
王云  王艳 《中国当代医学》2007,6(20):128-128
1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30岁。因“反复乏力、纳差3年,加重伴目黄、尿黄1周”入院。3年前发现HBsAg阳性。入院查体:体温:36.5℃,呼吸:20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12/1BkPa。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平软,肝脾未及,肝区有叩痛。入院时查血常规WBC:6.5×10^9,L:0.28,N:0.60,RBC:4.5×10^12,FIB:130g/L,PLT:240×10^9,肝功能ALT:658u/L,TB:48umol/L,HBsAg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75岁,因“胸闷、气急伴下肢水肿二十余天”来我院门诊。查体:体温37℃,脉搏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精神可,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率106次/min,律不齐,呈Af律,腹部膨隆,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高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1.8×10^9/L,Hb84g/L,红细胞2.64×10^9/L,中性0.574,淋巴0.345,血小板加×10^9/L。心电图:房颤律,ST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吴隼  韩效林 《中国医药导报》2007,4(5X):68-68,120
目的:观察羟基脲加不同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阴患者分为单用化疗组、α干扰素组、γ干扰素组,每组均包括有临床症状组及无临床症状组。结果:有临床症状组的患者发病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组(P〈0.01),三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063.00±576.50)×10^9/L vs(754.50±459.43)×10^9/L,(1176.00±345.60)×10^9/L VS(464.81±238.02)×10^9/L和(1135.00±272.70)×10^9/L VS(438.64±148.87)×10^9/L,总有效率分别为70%、80.0%和100%(P〈0.01)。对α干扰素无效的2例患者改用γ干扰素,结果 1例缓解,1例进步。结论:对于阴患者,α干扰素组与γ干扰素组疗效优于单用化疗组;对于α干扰素疗效欠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改用γ干扰素,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5岁,因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天,于2007年4月1日11时急诊人院。人院体查:138℃,P:120次/分,R:24次/分,BP:89/45Kpa,神志清楚,痛苦貌,腹部隆起,腹肌紧张,满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弱,B超提示:腹部肠管扩张积液,腹腔少量积液,实验室检查:血分析:WBC:8.1×10^9/L,RBC:5.33×10^12/L,HGB:14.3g/L,PLT:151×10^9/L,尿分析:隐血3+。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6岁。因咳嗽、发热伴胸痛于2005年11月到威海市文登中心医J完就诊。患者在胎儿期,母亲妊娠反应很重,饮食少。出生6个月以后,患者经常性感冒发烧,肺部感染,常年感觉乏力。曾因心脏杂音而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后被排除。查体:身高180cm,体重65kg,发育正常,眼睑周围发黑。胸部X片示:与同年龄青年相比胸腺萎缩,肺部大面积阴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7×10^9/L,其中中性8.98×10^9/L,淋巴2.66×10^9/L,单核0.93×10^9/L,嗜酸0.069×10^9/L,嗜碱0.069×10^9/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163×10^9/L,红细胞沉降率2mm/h;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患者男,39岁,因乏力10个月,关节痛6个月,心慌、气促1个月,加重3d于2005年12月14日入院。缘于10个月前因受凉发热,检查白细胞增高伴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24.2×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3.1:1,中、晚幼粒细胞比例高,巨核细胞18个。服中药热退,白细胞降至正常,除乏力外无不适。8个月前复查白细胞16×10^9/L,血红蛋白103g/L,血小板33×10^9/L,骨髓粒:红=8.9:1,原始粒细胞0.07。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9岁,因感冒发热并鼻塞流涕到我院就诊。查体:T38.2℃,R20min^-1,P78min^-1,BP16.6/12.6kPa,心肺无明显异常。血常规(三分类法):WBC16.7×10^9/L,RBC4.44×10^12/L,HGB163g/L,HCT0.392,MCV88.3fL,MCH36.7pg,MCHC416g/L,PLT317×10^9/L。分析该血常规结果,RBC数量和MCV均正常,而HGB测定呈不一致性增高,MCH和MCHC均明显高于正常。同一标本重复测定2次都存在上述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病历资料 患者,男,19岁,于2009年10月23日,患者主诉因感冒发热伴咳嗽到我院就诊,查体:T38.3℃,心率102次/分,一般状态良好,咽部红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WBC4.2×10^9/L,淋巴细胞5.7×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56.1%,肺支原体阴性,胸片未见异常。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给予5%葡萄糖250ml+炎琥宁注射液0.4g,静滴,1次/日。  相似文献   

10.
黄春艳  阮履强  邱俊 《四川医学》2009,30(10):1664-166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体重72kg。因外伤性脾破裂急诊人院。ASA II级,术前实验室检查:RBC3.3×10^12/L,Hb88g/L,WBC3.4×10^9/L,PIT83×10^9/L、HCT31.6%。入室后测:BP92/58mmHg、P130次/min、R20次/min,SpO296%。开放外周静脉输人平衡液。麻醉诱导为眯达唑仑6mg、芬太尼150μg、异丙酚60mg、维库溴铵7mg。诱导过程平稳,插管顺利。  相似文献   

11.
l 临床资料 患者37岁,孕4产1。孕31^3/7周开始全身不适入我院产检,后症状加重,腰酸、腰痛明显,于2001-03-16孕34^2/7周住院诊治。入院查体:血压125/85 mmHg(1 mmHg=0.133 kPa),水肿(++);门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常规示红细胞2.96×10^12/L,血红蛋白98g/L,红细胞压积0.285,血小板85×10^12/L。[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7岁。因乏力伴食欲不振2个月余就诊。患者近2个月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感四肢乏力,胃口不好,饮食减少,消瘦,体重下降明显,时有头晕。查体: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血液化验显示:WBC:2.74×10^9/L,RBC:1.26×10^12/L,HB:48g/L,PLT:48×10^9/L,MCV:112.7fl,MCH:38.1pg,STB:38.8μmol/L(参考值7~22μmol/L),  相似文献   

13.
患者,29岁,孕3产0,因孕39^3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06年6月25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入院查体:BP130/80mmHg,心率80次/分,有不规律宫缩,宫高35cm,腹围110cm,估计胎儿体重4000g,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内诊:颈管消失,宫口扩张2cm,头先露,S=0,胎膜已破。急查血常规:WBC8.5×10^9/L.RBC4.37×10^12/L,HGb120g/L。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9.3cm,胎盘成熟度Ⅱ,羊水稍混,量适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个月大。患者因面色发黄1月余,且进行性加重,食欲差,于2009年9月13日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频率13次/min,脉搏40次/min,体质量8kg。营养欠佳,重度贫血。黄疸,脾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63×10^12/L,血红蛋白59g/L,白细胞6.7×10^9/L,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数为17%。总胆红素44.1μmol/L。次日患者血红蛋白仅36g/L,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因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余于2007年2月12日收入我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和注意力下降,伴持续性头痛,伴腰背和四肢酸痛,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5.2×10^9/L,血红蛋白(Hb)83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4.1fL,血小板(PLT)135×10^9/L,网织红细胞0.064;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1岁。主因呕血4h于2007年6月25日00:57分入院。患者自诉4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咖啡色胃内容物,内含暗红色血凝块,伴一过性晕厥、胸闷、乏力、纳差。患者反复出现呕血总量约1000ml,为明确诊治急来我院就诊。急诊查血常规:WBC11×10^9/L、Hb110g/L、PLT188×10^9/L,血凝四项:纤维蛋白原1.785g/L,尿素氮13mmol/L,血糖6.40mmol/L,电解质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餐后胆囊,肝、胰、脾、双肾未见异常。以“上消化道出血”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未进食,小便正常,排1次不成形黑便。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报告 患者,女.30岁。以第一胎妊娠8个月胃脘部疼痛4h为主诉于2006年4月12日10:00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8月5日,孕期经过顺利。4h前无诱因开始出现胃脘部疼痛,恶心、呕吐2次,为水样物。否认暴饮暴食史。入院查;T36.5℃,P78次/min,BP120/70mmHg,心肺正常,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胎心监护有反应型,胎心基线135次/min,胎动良。有宫缩,入院后急查全血常规WBC19.8×10^9/L,血淀粉酶195U/L。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1995年2月~2006年7月收住我科的恶性肿瘤患者。共有15例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出现了Ⅳ度骨髓抑制。15例患者中胃癌2例,肝癌5例,肺癌6例,乳腺癌2例。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8岁。骨髓抑制程度,据WHO诊断标准,均为Ⅳ度,白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计数≤25×10^9L,粒细胞≤0.5×10^9/L,[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某医院2001年至2004年血液内科18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高达47.57%,多发生于化疗后2周内,医院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白细胞计数〈0.5×10^9/L和〈1.0×10^9/L两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1.0×10^9/L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因素,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崔迎春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72-172
目的:分析流感早期血象变化特点,筛查甲流疑似病例。方法:对2009年10月167例在校大学生流感早期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的统计和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WBC4.0—10.0×10^9/L为152例(91%);淋巴细胞绝对值(LY#)〈1.0×10^9/L 89例(5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3.0~6.9×10^9/L 129例(77%),7.0×10^9/L以上32例(19%).结论:LY#减少对筛查流感中的甲流疑似病例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