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疗效,并能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层级管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PICU治疗的613例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3例和对照组300例。观察组采用风险层级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评分、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风险事件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edsQL评分项目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U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患儿采用风险层级管理模式干预,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在2013年6月到2014年11月之间接诊的48例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均为24例,对照组患儿在医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的方法,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在干预后获得了更多的川崎病相关知识,负性情绪反应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利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对川崎病患儿进行干预,可提高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家长负性情绪,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临床路径在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儿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血液肿瘤病并留有PICC置管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路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路径组制定健康指导临床路径表格,根据临床路径表格项目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出院前两组患儿及家长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路径组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格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血液肿瘤病患儿及家长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认知,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给护理人员系统规范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EF、FRC及FEF25%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提高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蔡冬雪  刘竹英  张赛容 《全科护理》2013,11(14):1251-1252
[目的]探讨家长综合干预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2例6岁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家长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儿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综合干预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3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的43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家属护理前、护理1周疾病知识掌握水平、焦虑程度及患儿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1周,两组家属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行脐静脉置管术(UVC)的危重新生儿,2016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UVC常规护理。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依据UVC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证据总结出的最佳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体重增加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2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7.0%。观察组患儿1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5.4%。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UVC,可以减少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患儿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住院患儿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646例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6年3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64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患儿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情况,对比2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3.2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0.15%(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1)。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在跌倒评估能力、防跌倒知识和防跌倒措施落实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预防住院患儿跌倒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对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儿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家长(或监护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为患儿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与家长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入院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患儿家长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行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的满意率,患儿住院时间及惊厥复发次数。结果:干预组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患儿并发症,同时患儿家长的满意率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设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设为观察组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情况、住院时间、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家长心理状况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经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家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收治时间分为2组,2017年1月~5月收治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5月~10月收治的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长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医疗服务满意程度评分(CSQ-8)。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的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CSQ-8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家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明显,且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癫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78例癫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健康状况(采用青少年癫痫患儿生活质量问卷中主观感觉健康健康状况与躯体功能亚量表)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Engel疗效分级。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癫痫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依从性各项评分和主观健康状况与躯体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可提高癫痫患儿对癫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对患儿症状改善有利。  相似文献   

16.
吴娟 《妇幼护理》2023,3(21):5133-5135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小儿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惊厥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家长焦虑程度、家长发热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结果 观 察组的高热惊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发热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发热实施综 合护理,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小高热惊厥发生率,改善家长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入院长期卧床实施鼻饲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便秘、腹泻等相关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加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依从性,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水痘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住院的120例水痘患儿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6月至12月间住院的患儿主要照顾者设为对照组(60人),2019年1月至6月住院的设为干预组(60人)。对照组患儿主要照顾者按常规模式,只负责患儿生活护理及陪伴;干预组采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干预后的正性负性情绪及水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正性情绪得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水痘相关知识中的体温测看、发热配合处理、并发症观察、皮肤完整性保护、饮食、出院后注意事项的掌握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以缓解水痘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提高水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临床路径在川崎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雪婷  齐爱华 《护理学报》2009,16(10):75-7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对川崎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确诊的120例川崎病患儿被随机分为路径组、对照组,制定川崎病临床路径表,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出院前患儿及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路径组川崎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川崎病患儿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技能的理解和认知,也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系统规范地进行健康教育,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疾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名习惯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93.3%)高于对照组(5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6.7%)(P 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10±2.5) 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25±1.4)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习惯性流产疾病的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能显著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