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麻风病人的眼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海省同仁麻风病院44名麻风患者作了系统的眼科检查,44例病人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脱眉、脱睫、眼睑知觉丧失、兔眼、陈旧性虹睫炎最为常见,以白内障,虹睫炎、暴露性角膜炎对眼球功能的损害最重,其眼病的发病情况与麻风类型、性别及病程均有一定的关系,最后作者对虹睫炎、白内障、眼压以及眼病的治疗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广东省惠阳地区的麻风病人进行了眼病调查,所查443人中有眼病的339人(90.07%)。眼病率的高低及轻重程度与病期的长短、麻风反应次数的多少有关,多菌型病人患眼病率最高,但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男39.64%,女91.43%)。眼病种类以脱眉、脱睫、结膜炎症和晶体混浊最多见,巩膜和眼底极少受累。调查发现麻痹性兔眼、睑外翻和虹膜睫状体炎致盲率较高,应作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1988年11月在中国麻风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眼科班的帮助下,对我所128例往院病人进行了眼病调查,情况如下:受检者男性91人、女性37人,多菌型85人、少菌型43人。现症病人42人,治愈留村者86人。发现有眼病者106人(82.81%),其中男性75人(82.42%)、女性31人(83.78%),无明显性别差异。多菌型69人(81.18%),少菌型37人  相似文献   

4.
麻风患者眼盲及低视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了解麻风患者中盲目及低视力的患病率、致盲因素及在麻风患者中的分布规律等,对江苏省泰兴市1045例麻风病患者进行了盲、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双眼盲患病率为7.67%,单眼盲为4.40%,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为9.28%,单眼低视力为5.84%。女性高于男性,多菌型患者高于少菌型患者,院内患者高于院外患者。致盲的病因以角膜病第一,其次为虹膜病,白内障等;低视力病因以白内障居首位,其次为角膜病、虹膜病等。可治盲占62.70%,可治低视力占88.61%,愿接受治疗者占56.62%,麻风防盲、治盲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5.
1987年对德阳、什邡两地的麻风病人作了眼病调查,共检查65例,其中现症病人35例,治愈留院者30例.眼病患病率为84.7%。麻风所致眼病达30种之多,其中以角膜病量多,眼睑异常次之,第三为葡萄膜病。视力正常47眼,视力不正常83眼,盲目及低视力37跟。对麻风性眼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盲目及低视力的可治率分别为66.7%及100%,强调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为麻风低流行区,截止2010年底,全省累计登记报告麻风患者14 883例,其中新发14 376例(多菌型6471例,少菌型7905例),复发507例(多菌型398例,少菌型109例).治愈12 394例,存活4057例,现症病人138例,全省麻风患病率为0.023/万.为探讨麻风的发病规律,分析我省的麻风流行现状,从而找出应对措施,对2006 - 2010年全省新发现麻风患者179例作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为麻风低流行区,截止2010年底,全省累计磴记报告麻风患者14883例,其中新发14376例(多菌型6471例,少菌型7905例),复发507例(多菌型398例,少菌型109例)。治愈12394例,存活4057例,现症病人138例,全省麻风患病率为0.023/万。为探讨麻风的发病规律,分析我省的麻风流行现状,从而找出应对措施,对2006—2010年全省新发现麻风患营179例作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婺源县人口29.4万,至1987年底共发现麻风3l例,其中男25、女6;多菌型12、少菌型19。累计治愈24例,复发4例。尚有现症病人3例。患病率从60年代的O.024‰降到  相似文献   

9.
广东于1949至1975年共发现麻风患者87216名,是全国病人最多的省。同期治愈51794人,死亡、外迁15497人,尚有现症病人19925人,患病率由1961年的1.14‰,降至1975年的0.38‰。本文报告广东近10年(1976~1985)麻风防治的情况,即新病人明显减少,治愈比新发现的明显地多,患病率下降的县市显著增多,全省的患病率已降为0.07‰(1985)。过去用氨苯砜治愈的病例复发已成为广东基本消灭麻风的重要阻碍之一,主要表现为累计复发率上升,复发者多为多菌型,新发现病例中复发病例超过20%的县市增多,现症病人中复发病例在1985年比1930年增多1倍多,从而影响患病率下降的速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广东已推行联合化疗,这是减少复发和预防及治疗耐氨苯砜病例的有效措施。1984年以来,联合化疗率已达77.06%,还要继续提高规则治疗率。作者认为所提出的计算复发病例的公式对考核麻风防治效果有实用价值,应列为考核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住院的128例麻风病人调查眼病发现,患病率为82.81%,其中免眼和下睑外翻各占眼病的29.07%和25.47%,因此二者及其后遗症致盲者占48.15%。可见矫治兔眼及睑外翻是防治麻风性眼盲的关键。1988年11月和1990年11月我们对院内病例10人15眼做了兔眼及下睑外翻矫正手术。其中男8人11眼,女2人4眼;多菌型4人、少菌型6人,年龄39  相似文献   

11.
靖西县人口近55万,累计发现麻风239例,其中男164、女75;多菌型75、少菌型164。共治愈160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5例。患病率由1963年最高的19.36/10万降至1989年的0.92/10万;发病率由1980年段  相似文献   

12.
临沂地区自1955年开展麻风防治,至1987年底累计发现病人11727名;已治愈7592名,其中死亡1726名,迁出335名。现在活着的治愈者有5431名;尚有现症病人238名,其中男性187名(78.51%),女51名(21.43%),多菌型178名(74.79%),少菌型60名(25.2l%),与50年代初期比多菌型与少菌型的比例倒置。为了解治愈病人的动态,以县市为单位组织专业人员持治愈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江苏宝应县的麻风流行情况,对麻风亚临床感染进行了探讨。作者曾用PGI—ELISA在该县居民中进行过随机调查,发现阳性率达15.24%,提示麻风有流行的潜在危险;这次又在这个县的麻风家内接触者中调查阳性率为33.33%,多菌型病人的接触者被感染远多于少菌型的接触者,青少年的感染率最高,这可能与接触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4.
麻风性葡萄膜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麻风性葡萄膜病的特点和患病情况。方法:选择江苏泰兴市存活的麻风治愈者及现症患者1045例,由培训的眼科医生检查,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麻风杆菌的直接损害、Ⅱ型麻风反应和继发性角膜病引起的葡萄膜病占7.85%,现症(25%)、多菌型(24.47%)和病期长(38.93%)的病人患病率明显增高。损害以肉芽肿虹膜睫状体炎为特征,睫状充血占14.73%,瞳孔形状不规则(48.06%)、光反应消失(45.74%)、虹膜后粘连(35.66%)和小瞳孔(28.68%)比较常见,其次为瞳孔闭锁(19.38%)、虹膜前粘连(17.83%)、虹膜萎缩(17.05%)、色素脱落(15.5%)和膜闭(14.73%)o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并发白内障占81.54%,视力减退占60%,眼盲为40.24%,可治盲为52.73%。结论:麻风性葡萄膜病可因麻风杆菌直接侵犯,也可由Ⅱ型麻风反应引起。好发于现症、多菌型及病期长的病人。损害以肉芽肿虹膜睫状体炎为特征,多数并发白内障并导致视力损害。  相似文献   

15.
余杭县1980年有累计病人1015例,治愈262例,现症422例,分型为瘤型183、界线类20、结核样型802,到1980年底累计治愈665例,阶段发病数由1982年的7例下降到1984年的1例,现症病人仅9例,发病率降至0.015‰。9例现症病人中复发者为4例。在近10年内共有麻风复发者15例,多菌型11、少菌型4,年龄大多在40~50岁  相似文献   

16.
在麻风的残疾中,眼疾并发症约占一半左右.Hasting指出1:"任何疾病都不像麻风那样经常引起眼部病变."据有关资料对麻风患者与非麻风患者配对比较眼病的研究报道表明,麻风患者的眼患病率占63.9%.其中视残占27.18%,眼盲占12.0%,检查配对的人群中眼病9.95%,视残者占1.53%.两组比较,麻风眼病患者同龄性别配对者的50倍之多.其中以虹膜病变及继发性白内障为多,这是麻风患者致盲的原因之一.自2001年开始复明工程以来,复习国内有关报道,麻风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随访最长为58个月,最短3个月,2-7 但对更长时间的随访报告,尚未见报道.我们对14例(眼)手术病人随访8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累计治愈麻风患者2583例中复发71例(2.75%),其中多菌型治愈者365例复发29例(7.93%);少菌型治愈2218例复发42例(1.89%)。随着时间推移,复发病人数逐渐增加;多菌型治愈病例复发比少菌型治愈病例复发多;复发病例占新发现病例中的比例和占现症病例中的比例逐渐增高;治疗期在5年内和临床治愈后5年内者复发机会多。作者认为麻风病复发与使用氨苯砜单一疗法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省8所麻风院村1155名(现症237名,治愈留院918名)病人进行口腔颌面7个方面38项检查,其中男911名,女244名;年齿15~90岁,平均55.7岁。多菌型842名,少菌型308名,类型不详者5名。1155人中面容受损者994人(86.1%);面部感觉障碍者483人(41.8%),面部上2/3感觉障碍多于下1/3,此两项损害均为病程愈长损害率愈高。眶上神经粗大333人(28.8%),其中兼有感觉障碍者110人,占神经粗大者的33%。接受微安电流牙髓神经感觉测试者770人,无反应者291人(37.8%),多菌型中无反应者232人(41.1%),少菌型中59人(29.2%),P>0.01,其临床及诊断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口腔内组织实质性破坏多表现在腭部,多菌型中109人(12.9%),少菌型16人(5.2%),P>0.01。麻风患者口腔卫生欠佳,患龋率为84.5%,龋均5.23颗,牙周病检出率为76.8%,牙齿丧失率为69.5%,平均缺牙7.7颗,与正常人比较均偏高,可能是由于被隔离而失去了求治牙病的条件及口腔科专业人员忽视了对他们的关心。作者认为对麻风患者牙功能的重建应属麻风康复工作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共发现0~14岁的儿童麻风3299例,其初发部应以下肢最多见(34.7%),其次为上肢(25.1%);多菌型以头面部多见(30.1%),初发损害性质以浸润或红斑为多;少菌型以红斑、色素减退斑和斑块多见。儿童麻风发病与人口中麻风的流行情况相伴,即儿童发病数与当地麻风的发病率、患病率呈正相关。少菌型儿童麻风被发现时,有单个皮损者占32.5%,病期在2年以内者占42.95%,两者都高于成年麻风。再者儿童麻风的畸形率(17.4%)低于成年麻风,这都表明儿童麻风较容易早期发现。儿童麻风治愈平均所需时间,多菌型为86个月,少菌型为54个月,复发率为1.8%。  相似文献   

20.
来稿摘登     
复查877例麻风治愈者的情况河南固始县黄山医院游晓云整理河南省麻风医院建于1956年,到1989年底累计收治病人947例,按福州会议的标准共治愈877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70例,其中复发8例;男58例,女12例;多菌型48例,少菌型22例。1987年2月开始进行联合化疗,共治疗47例,已完成疗程的有2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