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水文部门水质监测的水质资料既作为水文资料刊入年鉴,又是水资源保护、水质评价和水质预测的基础。而水质监测质量的保证又依靠水质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诸如采样方法,样品处理和保存,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采样设备的好与否又直接关系到所采水样是否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它是保证水质监测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全面介绍同步缆道水质采样器,以期此采样器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广东水文总站珠江三角洲河口实验站於1963年已使用虹吸武水质采样器,在珠江口的虎门等出口网河感潮河区进行过大规模的同步与非同步Nacl含量分布测量,并利用虹吸采样的优越性进行岸边系数、垂线精简、测点精简和测点脉动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珠江口门常年监测断面的连续8年实测资料,分析了耗氧有机物的地理分布和不同水文期分布的特性,以及珠江口门水质污染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水文行业中,水温测验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泥沙测验、冰期测验及水质监测。中游测区水温测验大多是在测取单沙、输沙率以及水质采样时量测水温,按规范要求,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水深大于1 m时,水温计置于水面以下0.5 m,水深小于1 m时,置于半深处,时间不得少于5min。然而实际操作中,该种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各类水情及使用场景,使得测验工作出现困难,且导致测验误差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对T380A型水温枪在水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供水水库水质变化规律及水源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大小不同的13个供水水库1个水文年不同时段(汛期、非汛期)、不同部位(库尾、库中,坝前、上、中、下3层)25项主要水质指标6次采样监测,在作出各水库水化学类型及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库群水质随时程和部位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水库水质时空变化规律,为水库供水调度和制定水库水质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文是对水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和规律进行勘测、研究的一门学科。在水文勘测、水质监测、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水环境评价、水文科学实验以及水文咨询服务等水文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称为水文档案。  相似文献   

7.
吴伟 《治淮》1991,(6):36-37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环境污染处理、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传统的定时人工采样,不能及时地发现偶然事件所引起的水质变化。由于,水质监测的复杂性,使水质监测自动化比大气自动监测、水文自动监测要困难得多,特别是自动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因被污染,而严重地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水质自动监测工作刚刚开始,对水质传感器的研究还比较落后。自1989年以来,淮河水质监测中心经多方面的调查和可行  相似文献   

8.
遥感是一门新型的技术。近20年来遥感技术在水文学的应用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简要介绍了遥感在降雨、土壤水分、蒸发散发、水质(地下水水质)、径流、洪水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水域面积的识别以及在流域水文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回顾水利部门的水质监测工作始于50年代中期,当时叫做天然水化学成分测验。该工作由水文系统负责,进行经常性的采样化验,搜集和整编水化学资料,主要为水利工程服务。据1974年统计,当时全国能进行污染监测的仅有22个水质分析室,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等都十分简陋,连最简单的光电比色计都很少。水质队伍不到80人,大专以上技术干部只有11人,其余大多是化验工人。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21,(1):97-102
为全面了解新乡定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于2017年7月、2017年10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对定国湖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定国湖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67属109种,其中绿藻门和蓝藻门最多,硅藻门次之;浮游植物丰度、相对丰度以及优势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秋季浮游植物丰度最高,以蓝藻门的大型集胞藻为绝对优势种,冬季浮游植物丰度最低,硅藻门的相对丰度较高且优势种的种类较多;定国湖浮游植物丰度与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DO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H值、NH_3-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对定国湖水质评价的结果为轻污染水平,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定国湖水质符合Ⅳ类水质标准,综合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定国湖水质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贝尔.  B 《水利水电快报》2000,21(10):20-23
软件模型对环境资源的评价和管理很重要。河流生态系统水质分析软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数据库,包括水质分析、泥沙数据、河流地理、采样点特性、水文测量等数据,也包括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的等数据,也包括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的参考资料。管理分析软件及显示软件均与该数据库有关。说明了应用面向对象的策略,介绍了水软件开发的方法及其 西西中下游水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近年来水文工作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水量与水质监测向生态领域拓展。介绍了山西省生态水文监测现状,分析了开展生态水文监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同沙水库水生态状况,于2021年8月在同沙水库开展了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和水质状况的调查。依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浮游植物密度对水质和水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8种,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47.9%,蓝藻门次之(27.1%),优势种以蓝藻门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点形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微囊藻(Microcystis)为主,蓝藻门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均高于绿藻门。夏季同沙水库各采样点水质类型均为清洁—寡污染型,水体营养状态为富营养型,pH和NH+4-N是影响同沙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4.
以贵港水文为例,在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层面关于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存在的实际问题,阐释水文"管养分离"的涵义及具体内容,分析水文实行"管养分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流程和工作步骤,结合贵港水质采样委托服务的实际案例分析,阐明水文实行"管养分离"的管理运行模式改革,是解决水文"人少事多、站点多责任重",着力提高水文信息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水文是对水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和规律进行勘测、研究的一门学科。在水文勘测、水质监测、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水环境评价、水文科学实验以及水文咨询服务等水文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称为水文档案。水文档案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逐步建立以来,现已积累了包括相关技术在内的大量各类专业技术资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正确认识和科学开发利用水文档案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好务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水质监测采样频率计算是水质监测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确定合适的采样频率,既能满足监测目的的要求,又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省物力财力。根据2007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省际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水质采样频率的计算,该计算方法以年为计算时段,依据水体中物质含量变化幅度大小以及不同测站的不同特性、水情和调水情况,确定相应的采样频率。用该方法计算的水质采样频率,可为制定水质监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利部水文司组织召开的全国水质监测工作座谈会于1989年8月25日至31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水文司、水资源司、部水质中心、河海大学、长办、黄委、淮委、海委、松辽委、珠委、漳卫南局及29个省区水文总站等单位的代表58名。会议总结交流了1987年江西会议后全国水质监测工作的经验和情况,并对当前水质监测工作的重点和存在问  相似文献   

18.
<正>一、水文缆道概况水文缆道是指横跨河流上空、在岸上操作的,能将水文测验设备、仪器运送到测验断面内任一指定起点距(水平位置),并在该处水流断面上进行水文测验或泥沙、水质采样作业而架设的索道系统。水文缆道是水文测站进行测流、取沙最安全、最准确的测验手段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在岸上室内操纵控制测流、取沙,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改善了劳动条件,既安全又准确,同时大大提高了施测  相似文献   

19.
《人民黄河》2016,(9):59-63
为探索黄河潼关河段污染物扩散和自净降解规律,以渭河高浓度废污水为示踪剂,2011年5月,在渭河入黄口以下8 km左右的潼关河段设置14个断面,同步观测采样点水文要素和水质因子,分析渭河入黄后污染物沿程浓度分布情况。试验数据显示,渭河水体中高浓度氨氮在渭河入黄口下游约8 km处基本混合均匀。通过现场污染带观测,在基本了解污染物在此河段的混合特性和水质降解特性的基础上,采用Matlab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求得该河段当时水文条件下纵向离散系数、横向扩散系数E_x、E_y分别为31、0.26 m~2/s。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水质监测数据的补充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现状监测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水质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监测频率低、监测难度大、影响因素复杂及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采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补足,并追根溯源分析污染物来源。以都匀市剑江河流域为例,基于水文气象、下垫面数据及仅有的2010-2014年的四个断面不同步的水质数据,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总磷污染物。结果表明,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不仅可以补足剑江河流域四个监测断面同期的总磷数据,还可以追根溯源得出该流域总磷污染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同时可以分析出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污染类别的占比,该流域中肥料流失为主要污染源,尤其是丰水年的污染占比高达近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