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界》2006,(6)
近两年来,国内各大拍卖会及各地画廊力推当代艺术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拍场上也屡创新高。在2006年3月31日举办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专场上,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323万美元。其中张晓刚单幅油画作品以97.92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已经逼近百万美元的关口。各种数据表明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接受和喜爱与日俱增,交易量和交易金额都有了大幅的增加,中国当代艺术品已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为使广大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当代艺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9):I0008-I0008
《收藏·趋势》:近两年来,中国藏家不断到纽约、伦敦等地拍卖公司购买中国文物艺术品,包括瓷器,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价格很高的东西,对此,柯玫瑰女士怎么看?拍卖行是不是购买中国古瓷器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4,(9):153-153
6月24~25日,旧金山邦瀚斯拍卖行“亚洲艺术品拍卖”取得了近950万美元的成交额。超过拍卖前估价的两倍。拍卖行方面认为,从预展开始,来自亚洲的买家抢滩中国艺术品的情况就十分明显。中国内地买家广泛参与竞拍。中国艺术品价格被拉高。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19)
正在当今艺术市场,许多有实力的藏家往往会把购买大名头画家作品作为收藏投资的重点,比如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名头画作是各大拍卖行和收藏家追捧的焦点,价格往往居高不下。但实际上,书画市场上不少小名头画家的精品亦是有"金"可"淘",很值得收藏家关注。从近几年的市场行情看,不少小名头被市场挖掘炒作,有的已成为热门名头,有的甚至直逼大名头。其中,申石伽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位。  相似文献   

5.
时下,中国当代艺术火了。拍卖会上,当代艺术品动辄拍出个百万美元。中国当代油画有四大金刚,王广义,张晓钢,方力钧和岳敏君。作为外行,解读这四大金刚的作品当然很让人贻笑大方,但也不妨说。比如,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在我眼中就是在"文革"  相似文献   

6.
林明杰 《收藏》2006,(10):152-152
一个中青年画家,昨天或许还在以低价艰难地出售他的作品,今天却在拍卖会上创造了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的“成交纪录”。如此一夜暴“富”的喜报强烈刺激着艺术品市场内外人们的神经。深谙内情的业内人士对此却淡然一笑:“你经历过大跃进吗?知道放卫星吗?”在艺术品拍卖中,当代书画和油画最为“火暴”。当代书画拍卖中涉及的画家大多健在,而油画的中坚力量也是中青年。活着的画家当然比较有活力啰!  相似文献   

7.
王晶 《收藏》2012,(20):128-131
雕塑是西方美术中最为重要的门类之一,它的艺术地位甚至要超越油画,然而,内地市场一直对西方雕塑的认知较低。随着近几年来西风东渐,国内收藏家们在逐渐重新审视西洋雕塑的收藏价值,这一市场也开始了预热。暗流奔涌数据显示,从1995年5月至2006年12月,国内220多家拍卖公司的雕塑总拍品达793件,其中预展拍品65件,已成交拍品540件,未成交拍品188件,成交率为74%,总成交金额约1.36亿元,尚不及一件顶尖书画拍品的拍卖价格。相比之下,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地区,雕塑作品始终是众多实力藏家追捧的对象。在近年来的欧美市场上,拍卖价2000万美元以上的雕塑屡见不鲜。以2005年为例,英国佳士得拍卖行在雕  相似文献   

8.
钱志坚 《收藏》2012,(21):144-153
2012年9月中旬,在全球收藏家的注目下,纽约佳士得、苏富比先后举办了隆重的秋季拍卖会。两大世界顶级拍卖行的这次秋拍无疑成为诡谲多变的2012全球艺术品秋拍的风向标。特别是两大拍卖行推出的中国艺术品,其收藏价值及其成交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国内藏家和拍卖行关注。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1):168-168
中国藏家海外淘宝已不是新闻,时下这些藏家紧随海外拍卖公司市场节奏,追逐热点乃至快速转型并屡出大手笔,成为一道新的景观。A 2015年后,海外公司加快了拍卖的节拍,同时也成功策划了系列有影响的拍卖活动。进人秋季拍卖时间的11月,纽约苏富比率先登场。其精心准备的印象派、现代及当代艺术拍卖板块最终狂揽1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廖国柱 《收藏》2006,(8):64-67
“文革”时期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在2005年嘉德秋拍上,以1012万元的拍卖成交价,刷新了保持10年之久的另一幅“文革”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价格纪录,拉开了红色题材收藏热的序幕。由于近年艺术品市场的热点转换到“红色题材”,一些 重点反映领袖革命活动的美术作品,成了今天最为抢手的“红色经典”,海内外藏家纷纷看重这类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异重金购买。  相似文献   

11.
朱浩云 《收藏》2012,(3):25-33
最近几年,海内外市场上不少大藏家已把目标瞄准了五四时期知名学者的书法,他们不惜资金,争相竞购。在各路买家的追捧下,胡适、章太炎、辜鸿铭、王国维、林语堂、章士钊、张元济、罗振玉、郭沫若、马一浮、周作人、黄侃、钱玄同、陈寅恪、刘半农、梁漱溟、钱穆等学者的书法价格迭创佳绩,有的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笔者以为,收藏者和投资者...  相似文献   

12.
程肇琳 《收藏》2008,(3):97-98
2005年11月4日至7日,由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主办的中国嘉德2005秋季拍卖会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这个大型拍卖会有14个拍卖专场。与其他专场一样,其中的“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也是引人注目,因为参拍的220件作品全是当代中国的油画和雕塑精品。由于其中不少作品问世于“文革”时期,曾经产生过特殊的影响,今日更有了特殊的收藏价值甚至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陆恢的潜力     
《收藏》2016,(23)
正在当今火热的艺术市场上,海派画家如吴昌硕、谢稚柳等的书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尽管不少海派名家作品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价格迭创新高,但因海派画家人数众多,目前仍有一些画家的作品价格偏低。其中就有位前辈级别的画家陆恢,似乎人们对他的作品关注太少。虽近年来其作品的市场行情有所上涨,但总体来讲还与其实际价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6,(6):142-142
泓盛2006年春拍定于2006年6月27日在上海希尔顿饭店举行,拍品以中国油画雕塑为主。承蒙海内外藏家、艺术家以及业界同仁的支持,本次拍卖征集到了现当代著名画家的许多精品和一些代表作。  相似文献   

15.
周炜 《收藏》2008,(3):92-95
“红色经典”油画的称谓最先是自油画拍卖市场启动之后,各大拍卖行为方便商业运作,对其革命性历史性题材的拍品进行的一种内容描述和板块划分,随后,这一名称在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评论中频频出现,逐渐成为通用词语。拍卖市场上,“红色经典”板块的拍品多为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的作品,反映重大的革命、历史、政治事件,具有中国某特定时期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朱浩云 《收藏》2006,(8):138-143
2005年是甸 油画市场异军突起的一年。由于中国油画的价格与西方油画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于是,大量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流向油画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朱有仪 《收藏》2012,(15):158-163
或许是从201 1年秋拍中已经嗅到了"高位调整"的气味,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在2012年春拍中加大了海外拍品征集的力度,从201 2年2月起至4月初,历时两个多月的北京保利的全球16国征集行动引起多方关注,仅征集费用就高达2000万元,还特别举办了"北京保利2012春拍全球十六国征集成果展"。同样,北京匡时在2012年1月启动海外征集计划;中国嘉德也赴美国、日本等地征集拍品;荣宝斋负责征集工作的专家团队走进加拿大、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开辟更广阔的藏家资源。经过这些拍卖行的努力,中国藏家有幸在今春大拍上大饱眼福,见到了不少罕见的洋古董。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0,(9):21-21
广东天海拍卖行有限公司将于2010年9月26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时间为9月24日和25日。本次拍卖会将隆重推出:一、徐伯郊先生旧藏”诗外秽藏张大千书”专场,此专场的全部作品由藏家直接取自画家本人:二、海外重要华人珍藏“中国名家书画”专场:  相似文献   

19.
刘晓丹 《收藏》2006,(8):106-109
继2003年中国油车市场好转以来,2005年中国油画价格再度上扬、嘉德秋拍油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其总成交额六分之一;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和陈衍宁的《毛主度视察广东农村》分别拍至2200万元和1012万元。对于这样一次重大飞跃,很多人担心是市场炒作或价格泡沫。而笔者认为,中国油画价格潜力的勃发,是中国绘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必然趋向,是在“大中国画”视野下中国油画价值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20.
陈若茜 《收藏》2013,(3):156-156
"5.5亿天价瓶"两年后5折"甩卖"2010年11月11日,一件由英国私人收藏的乾隆粉彩转心瓶在伦敦班布里奇拍卖行上拍,估价80万~120万英镑,最终以5160万英镑(含佣金,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天价成交,超预估价格50倍之多,打破了以往所有亚洲艺术品的拍卖纪录,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当时盛传,拍走这件艺术品的是一位中国藏家,但其一直没有付款,事情拖了两年多。近日,据美国媒体发布消息称,因为收款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