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凝炼隽永,意境深远而独树一帜。在中国古诗的英译过程中,由于中英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原文与译文在诗意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出入。该文将原文与译文视为不同的语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及意义功能理论,对《枫桥夜泊》及其两种英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索较为客观的诗歌翻译批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语法隐喻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翻译研究。从语法隐喻角度来看,法律文本英译中的译者可能需要从多种译语表达式如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哪种译文更具表达的适宜性呢?试图从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角度对比分析一致式译文和隐喻式译文,以期为选择合适的译语表达式提供一个标准和依据;同时也通过译文分析来检测功能语言学在法律翻译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认为经过隐喻化后的译文更符合立法语言的要求,对隐喻式译文的选择是一种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3.
旅游翻译服务于译文读者,译文应采用译文读者熟悉的体裁和语体风格,才能进行有效的语际转换。功能语篇分析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分析语篇,考察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点。因此,通过对英汉旅游翻译进行功能语篇对比分析能够帮助译者了解英汉旅游翻译体裁和语体风格上的异同,从而在旅游翻译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语际转换。本文运用功能语篇分析框架对比了20篇伦敦、杭州旅游翻译的文化语境、情境语境和纯理功能。通过对比发现,英汉旅游翻译在体裁和语体风格上有明显差异。因此,翻译时宜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改写或重写。  相似文献   

4.
诺德文本分析模式以篇章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帮助译者透彻理解源语文本,并选择与翻译目的相适应的翻译方法。由于英汉旅游语篇在体裁和语体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异,而旅游翻译普遍存在过于忠实于汉语原文的情况,因此旅游英译文往往不符合英语旅游语篇的特点。通过源语文本文内因素及文外因素的分析,诺德文本分析模式能够帮助译者认识源语文本的功能,正确处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提升旅游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其中及物性分析是系统功能语法的核心部分。同时,及物性理论也对语篇原文及译文的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试图运用及物性理论来对比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及其英译文(茅于美译),从而探析语篇原文与译文的异同,进而认识译文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科技语篇作为一种专业语篇,其特殊的语旨使其成为较难理解的语篇种类之一。但迄今为止,对科技语篇语旨的研究多限于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内,而鲜有从认知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用认知框架、突显、概念隐喻和象似性等认知方式分析科技语篇的语旨特征,以探讨认知方式对语旨的解释力,从而对功能语言学分析方法做出补充。  相似文献   

7.
运用House Julian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从语域、体裁、概念功能以及人际功能四个方面对比分析10所中国高校中文简介及对应英文翻译。通过翻译质量评估,分析译文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中文高校简介的有效英译方法。研究表明,高校中英文简介在体裁上没有明显区别,而在语域、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是为了给语篇分析提供理论。系统功能语法可运用于很多领域。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证实。在此从语篇功能角度出发,对马克.吐温的《审判》一文的英语原文及其汉语译文做语篇衔接功能分析,作为对优秀文学作品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和欣赏,进而来看一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 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 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 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 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 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11.
语篇与翻译的研究和相互作用逐渐成为译学中的焦点问题。语篇类型是篇章语言学的核心要点,对等式是翻译研究的中心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Reiss提出了对翻译中的语篇类型的研究。翻译的语言学研究一直在翻译理论中占主导地位,为了研究翻译的过程和结果,各主要语言学理论都运用于翻译研究。其中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是最有影响力的语篇分析模式。而语篇类型影响翻译策略,这一概念已被广泛认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对原语语篇的体裁和语域两个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影响翻译过程中各个变量的作用。在此通过分析体裁、语域、互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所构成的体系,进一步解释语篇层面翻译对等的重要性,克服文化等因素的干扰,力求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衔接是指示语篇连贯的语言手段,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议题。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分析英语童话语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并探讨其语篇功能,以期有助于理解与赏析英语童话语篇,并为童话语篇的教学、写作、译介、传播等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语篇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语篇宏观分析和语篇微观分析都是阅读教学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高职英语的阅读教学运用语篇分析应侧重宏观分析,其意义在于它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时应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语篇宏观分析方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评价意义体现语篇的人际功能。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对等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比分析《关雎》的五个英译本中评价意义的表达及实现情况,旨在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衡量《关雎》五种译文的翻译质量,并发现如何将评价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批评性语篇,主要阐述其在语言学领域语篇研究中的贡献:批评性语篇分析对批评语言学的发展、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特征、批评性语篇分析遭遇的批评及其反批评。  相似文献   

16.
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是纯理功能,即人际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从语言的实质入手,其语篇分析理论框架优化了阅读教学模式。突破了过分注重单词和句子传统教学法,体现了语言所处的文化和情景语境,提升了语篇赏析理解。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运用语言学理论来解决翻译问题。语域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和特点被应用在许多领域。根据语域理论,韩礼德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使译文再现原文的语域特征,恰当表现原文赖以产生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使译文和原文的语域特征达成一致。本文采用奈达的"功能等值"作为翻译的评判标准,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语域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语篇框架下,从语音、句法层面介绍以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英语语篇信息结构的描述.认为通过对语篇中新旧信息分布状况的把握,可以全面了解语篇信息的传递,进而有助于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陷入僵化的、抽象的、和缺乏方法论指导的以原文和译文静态"对等"为翻译质量评估唯一尺度的绝对论调.文中以散文的主题、美学意义为轴线,以最佳近似度为动态的评估标准,构建翻译质量的评估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传统修辞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现代文体学等多元方法发掘散文原文和译文的主题和美学意义,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在语义、语音、语相、意象和意境等层面的近似度,能够相对客观和全面地评价一篇散文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人际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语篇是可行的。这种分析可为我们认识、理解、欣赏文学语篇提供一些客观、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