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合成了N-3-[(2-呋喃基)丙烯酰基]-N'-取代基哌嗪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的初步测试。方法以呋喃丙烯酸为原料,与不同的取代苄基哌嗪反应,得到一系列哌嗪类化合物;通过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NMR、EA和MS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d、5e、5f、5g、5h、5i具有一定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付晓钟  汤磊  袁牧  石京山 《药学学报》2007,42(7):735-740
设计合成具有血管舒张活性的苯基哌嗪类系列化合物。以naftopidil活性代谢产物为先导化合物,根据已报道的苯基哌嗪类α1-受体拮抗剂构效关系研究结论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的苯基哌嗪类化合物,确定其结构,并通过测定其对苯肾上腺素引起家兔胸主动脉条收缩的抑制作用评价其血管舒张活性。发现其中5个化合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活性,其中化合物16的血管舒张活性较强,其在0.01和1 μmol·L-1条件下血管收缩抑制率分别达到7.03%和22.72%,化合物16拟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试验等进行进一步抗高血压活性研究。以上研究提示已报道苯基哌嗪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结论可适合于naftopidil的结构修饰。  相似文献   

3.
α-胺基苄基膦酸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具有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活性的新结构胺基膦酸酯类化合物。方法运用一种新型的类Mannich反应,以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α-胺基苄基膦酸酯类化合物,并运用离体大鼠血管环和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实验观察其舒张血管活性及其对M受体的激动作用。结果共合成了7个新的α-胺基苄基膦酸酯类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初步离体血管环实验和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2a,2b和2c有一定的舒张血管活性且不激活平滑肌M受体。结论在浓度为1×10-5 mol·L-1时,化合物2b和2c有较强的舒张血管活性,其舒张率分别为(67±21)%,(82±18)%,而且不激动M受体,其中,化合物2b有内皮依赖性的舒张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福辛普利对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并研究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调控基因Fas、Bcl-2表达的变化和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有较明显的诱导作用。福辛普利可抑制AngⅡ作用,对细胞凋亡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可影响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一定的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和调节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尤其大剂量作用较明显。而福辛普利可明显抑制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青蒿素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效的抗疟疾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该类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铁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等。由于青蒿素类化合物对正常组织细胞毒性小,且对多药耐药的肿瘤细胞仍然有效,因此,开发该类化合物作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合成N-芳甲酰基-N’-取代嘧啶基硫脲类化合物,并初步测试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2-氨基-5-溴-4-取代嘧啶与芳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一系列N-芳甲酰基-N’-取代嘧啶基硫脲类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及MS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6b、6c、6g、6j 具有一定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 2, 3 二甲基 2 丁胺衍生物对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钾通道的影响。方法 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上,用细胞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评价新衍生物对神经元IA及IK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评价的 9个新化合物中,化合物(5) (6) (7) (9)不影响皮层神经元细胞上钾通道的活性, 化合物 ( 4 ) ( 8 )能降低皮层神经元IK电流, 这 6个化合物均可激活血管平滑肌钾通道; 另一方面,其余 3个化合物对血管平滑肌钾通道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其中的化合物 (3)可降低神经元上的IK电流。结论 2, 3 二甲基 2 丁胺衍生物对脑神经细胞上钾通道的作用不同于其在血管平滑肌上钾通道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 2 ,3 二甲基 2 丁胺化合物对动脉平滑肌钾通道的作用 ,分析其化学结构与钾通道调节作用之间的构效关系 ,从而初步推断其是否具有钾通道开放活性。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上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脂肪胺新结构衍生物对钾通道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 14种化合物的研究发现 ,当一侧取代基碳原子数为 3~ 5个时 ,该类化合物对钾电流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结论 具有特定化学结构的 2 ,3 二甲基 2 丁胺衍生物对钾通道有激活作用 ,为一类新结构类型的钾通道开放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有芳基脲结构的4H-吡喃类化合物,评价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间硝基苯甲醛、丙二腈和丙酮二羧酸二甲酯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合成含有硝基的吡喃中间体,该中间体的硝基经铁粉还原为氨基,再与取代异氰酸苯酯反应得到一系列目标化合物。以人大细胞肺癌细胞H460、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结肠癌细胞HT-29 3种肿瘤细胞为测试细胞株,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合成了11个含有芳基脲结构的4H-吡喃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表明,11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c活性突出,对H460和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82,0.98 μmol·L-1, 优于阳性对照药索拉非尼(IC50=3.20, 2.83 μmol·L-1)。结论 含有芳基脲结构的4H-吡喃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抗肿瘤化合物的结构骨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磺酰胺类药物是药物中重要的一类,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磺酰胺类化合物被报道,其中一些化合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尽管这些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征,即为芳环或者杂芳环磺酰胺类化合物,但它们的作用机制却表现出多样性,如干扰微管蛋白聚合、阻滞细胞周期正常进行、抑制碳酸酐酶、叶酸依赖性酶、甲硫氨酰氨肽酶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文中根据磺酰胺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介绍了其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二氨基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这类化合物中BW301u已进行临床试验以治疗癌症。本文报道了17个2,4-二氨基-6-取代苄基-5-甲基-吡啶[2,3-d]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L_(1210)细胞的抑制作用。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由MS-EI,~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以MTT法测定了它们对L_(1210)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卢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12-114
抵抗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步骤。血管平滑肌表达抵抗素。研究旨在评估抵抗素是否诱导血管平滑肌增殖以及其具体机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以不同浓度抵抗素干预。3H-掺入法检测提示抵抗素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增殖。为获得更多抵抗素作用机制我们研究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途径。抵抗素作用后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ERK 1/2磷酸化。ERK磷酸化特异抑制剂U0126显著抑制抵抗素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ERK 1/2磷酸化以及细胞增殖。研究结果表明抵抗素通过ERK 1/2信号途径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是抵抗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咖啡酸和阿魏酸以及两者化学衍生物肉桂酰胺类似物N3(5甲基异吓恶唑)基3,4二羟基肉桂酰胺(化合物1)和N4安替比林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酰胺(化合物2)拮抗内皮素1(ET1)的缩血管及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用这四种化合物对ET1缩血管及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拮抗效应拮抗进行了研究。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对ET1缩血管及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该作用具剂量依赖性,经药效动力学分析,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拮抗活性显著大于咖啡酸及其衍生物;这四种化合物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T1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结论:咖啡酸和阿魏酸及其衍生物为一类新的ET拮抗剂。  相似文献   

14.
对蓝指海星Linckia laevigata中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蓝指海星富含甾体皂苷和神经鞘糖脂类化合物,已从中分离鉴定了50余个化合物,其中甾体皂苷为主要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这类甾体皂苷能单独或协同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神经突的生长,其活性与皂苷上连有的糖基密切相关,尤其是支链上单糖单元的存在提高了其活性。神经鞘糖脂类化合物的糖单元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限制了其分离与结构鉴定等研究工作。该类化合物能协同NGF诱导PC12细胞神经突的生长。本文对海星皂苷及鞘糖脂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药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在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及二者舍用对其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中低剂量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大剂量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单用氯沙坦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卡托普利有一定的作用,二者合用时明显增加凋亡率。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大剂量作用尤为明显;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可明显增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生血管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还为其恶性转移提供必要条件;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肿瘤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发现许多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特性,从而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新的药物来源.本文综述了一些得到最为广泛研究的几种苯丙素类抗血管生成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总结归纳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含有异戊烯基结构的天然咕吨酮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故而从此类化合物中寻找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按来源分别介绍异戊烯基咕吨酮类天然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新进展,并对其中部分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Zhao PL  You WW  Duan AN 《药学学报》2012,47(5):580-587
嘧啶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嘧啶类化合物被报道,其中一些化合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虽然这些化合物都含有嘧啶结构,但它们的作用机制却表现出多样性。如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酪氨酸蛋白激酶、碳酸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干扰微管蛋白聚合等。本文将根据嘧啶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介绍其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咪唑啉结合位点及受体与心血管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及大鼠心肌细胞存在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多种动物的血管平滑肌存在 1 型和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其中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可能参与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末梢存在突触前咪唑啉受体 ,激动该受体抑制NE的释放。与多数咪唑啉类化合物不同 ,莫索尼定对突触前咪唑啉受体无效 ,而大麻受体拮抗剂SR141716A对该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已经证实多数咪唑啉类化合物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基胍丁胺降低动物窦房结起搏细胞的放电频率 ,延长人与动物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 ,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但是 ,咪唑啉类和胍类化合物非竞争性抑制心血管系统的KATP通道 ,可能干扰IK .ATP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琰  丁雁  刘嵘  朱雄 《药学进展》2012,36(10):433-44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全合成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机制独特、高效低毒等特点,其发展已历经4代。综述喹诺酮类化合物的骨架合成方法及结构修饰研究的最新进展,简要介绍其中代表性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及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