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了柳桉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通过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柳桉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9.47%;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对伞花烃(24.45%)、α-蒎烯(16.53%)、1,8-桉叶油素(9.16%)、α-松油醇(6.54%)、α-龙脑烯醛(6.14%)、乙酸松油酯(2.91%)、反式-香芹醇(2.32%)和龙脑(2.32%).本文首次研究了柳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柳桉叶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花序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大花序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首次从大花序桉叶精油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鉴定精油成分占总精油质量分数的68.321%.大花序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47.364%)、β-桉叶醇(2.457%)、γ-桉叶醇(1.955%)、α-桉叶醇(1.316%)和柠檬烯(1.427%),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安徽省黄山市、青阳县、舒城县、宣城市4地红豆杉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以二氯甲烷和乙醚萃取,经气相色谱分离,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4地红豆杉叶二氯甲烷萃取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有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30.230%),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6.418%),(Z)-3-己烯-1-醇(10.050%),十六酸(9.102%),乙苯(8.242%),苯甲醛(6.054%),对二甲苯(5.727%);4地红豆杉叶乙醚萃取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有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28.650%),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13.023%),3-己烯-1-醇(9.210%),十六酸(9.117%),十八酸(8.321%),7,9-二叔丁基-1-氧杂螺(4,5)-6,9-癸烯-2,8-二酮(6.994%).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龙牙草在石油醚中的溶解成分,利用索氏提取器获取了龙牙草石油醚提取物,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 - 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龙牙草石油醚提取物的收率为3.20%; 在龙牙草石油醚提取物的35个强色谱峰中共鉴定出27个成分,占石油醚提取物总含量的45.28%.27个成分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三环[3,5,7]癸烷 -1- 羧酸辛酯(6.42%)、胆酸乙酯(3.87%)、棕榈酸(3.67%)、(E)- 3,7,11,15- 四甲基十六醇 -2- 烯 -1- 醇(3.37%)、α- 姜黄烯(2.93%)、绵马素(2.15%)等.该结果可为龙牙草的药理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白玉兰种子的挥发油成分.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玉兰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成分大多为烯类,间伞花烃含量为34.68%,对伞花烃含量为55.16%,β-丁香烯的含量为9.26%.初步明确了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白玉兰种子的挥发油成分.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玉兰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成分大多为烯类,间伞花烃含量为34.68%,对伞花烃含量为55.16%,β-丁香烯的含量为9.26%.初步明确了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青麦风味的物质组成及青麦与小麦风味的差异,以3种不同品种(郑麦7698、百农207、中麦175)的青麦和小麦为原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麦和小麦中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种青麦共有46种风味物质,其中,郑麦7698、百农207和中麦175中分别含有39种、37种和31种,3个品种的青麦有26种共同的化合物。3个不同品种的小麦共检测出39种化合物,其中,郑麦7698、百农207和中麦175中分别含有30种、29种和31种,共有的风味成分有21种。青麦中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为8. 92%~16. 34%,远低于小麦的51. 56%~62. 15%,但小麦中烃类物质的链长普遍高于青麦。相比于小麦,青麦中含有大量的醛类、酮类、酯类和苯环类风味物质,反,反-2,4-庚二烯醛、β-紫罗酮、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苯乙烯是青麦中独有的风味物质,而(+)-苜蓿烯、长叶烯、十七烷、十八烷和壬醇则是小麦中独特的风味物质。另外,青麦中的己醛、反,反-2,4-庚二烯醛、壬醛、反,反-2,4-壬二烯醛、香叶基丙酮、2-十一酮、甲基庚烯酮等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远高于小麦,这也是青麦跟小麦相比具有独特风味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互叶白千层叶及嫩枝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经鉴定确认了27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8.60%,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52.15%)、γ-松油烯(19.60%)、α-松油烯(5.86%)、α-松油醇(3.93%)、对伞花烃(3.52%)、1,8-桉叶油素(2.67%);水溶性部分经鉴定确认了61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79.15%,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27.42%)、α-松油醇(6.55%)、香芹酚(5.00%)、1,8-桉叶油素(4.10%)。  相似文献   

9.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淮安产新鲜菊花脑花精油进行了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同时对比了不同产地菊花脑精油化学成分差异。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从淮安产菊花脑花精油中检测出了44种成分,主要为萜类:γ-松油烯(13.86%)、水芹烯(6.37%)、左旋乙酸龙脑酯(13.41%)、莰烯(4.05%)、乙酸α-蒎烯酯(4.53%)、α-红没药醇(3.52%)、樟脑(2.84%),另外还含有1-甲氧基-2-丁醇(21.55%)。抗氧化试验表明,淮安产菊花脑花精油具有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他产地的精油化学成分比较,组成的萜类种类、含量有所不同;其次其他种类化合物也有较大的差别,且淮安产含有较多的具有抗菌和防晒的组分。研究结果说明,淮安产菊花脑花是提取天然抗菌剂以及天然防晒化妆品的一种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法对不同人参废弃地栽培的蒲公英根及烘培后的蒲公英根中主要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萜醇,营养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3样品中蒲公英甾醇含量为2.01%,蒲公英萜醇含量为0.52%,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样品;T2样品中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而T1样品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吉安县杉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精油,该精油具有典型的木香香气,其中得油率为1.0%~1.5%.用GC—MS法对该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分出的65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2.8%,其中含有柏木醇(39.98%)、a-柏木烯(10.17%)、雪松烯(5.59%)、乙酸柏木酯(3.35%)、5-(7a-异丙烯基-4,5-二甲基八氢化茚-4-基)-3-甲基-2-戊烯-1-醇(3.22%)、[S-(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2.97%)、杜松醇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萃取法(PEE)、水蒸汽蒸馏(HD)法及超临界C02萃取(SFE)法从短毛独活中提取精油,并对所得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提取精油的收率分别为2.67%(PEE)、2.17%(SFE)和0.78%(HD),共鉴定出了59个化学成分,同时确定了各组分的质量分数,3种方法共有20种相同组分,其中含量最多的均为虎耳草素.  相似文献   

13.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方法提取了曼地亚红豆杉混合枝叶和单独的枝干或叶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实验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和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曼地亚红豆杉混合枝叶中挥发油,其中分别鉴定出27、26、13及20种成分;运用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从曼地亚红豆杉单独的枝干和叶中提取的挥发油中可分别鉴定出16和24种成分,挥发油得率分别为4.21%和9.70%。从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提取工艺所得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挥发油种类差异较大,且叶中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枝干。  相似文献   

14.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s in the barks and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chromatograms and mass spectra technique, 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 (HELP), alternative moving window factor analysis (AMWFA) algorithms and norm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eak areas; the flavones in the barks and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were separated on an ODS column by gradient elution carried out with the flow phase consisting of water, methanol and phosphoric acid (0.1%), and their contents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standard curve method and diode array detection (DAD) at 362 nm. The results show that 68 and 73 compounds respectively from essential oils of the barks and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are identified, and there are 33 mutual compounds among 108 compounds determined. The total contents of thes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two samples possess 92.9% and 97.75% of the gross of the relevant essential oils,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the rutin,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in the barks and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are 0.016 9, 0.003 6, 0.002 1 and 0.064 4, 0.030 2, 0.010 0 mg/g, respectively, and the determination recoveries are 95.2%–106.2%.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for the barks and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components of the relevant essential oils and flavones. Foundation item: Project(20235020)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宁夏枸杞茶中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宁夏枸杞叶茶的品质,对超声波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测定枸杞叶茶中黄酮含量常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枸杞叶茶中黄酮含量简便,准确度较好,最低检测限为74.5μg/h,线性范围为0~28μg/mL,相关系数为0.9996,相对标准偏差为2.3%(n=7),回收率为91.2%.  相似文献   

16.
枇杷叶有效成分提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枇杷叶中含有挥发油、三萜酸类、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主要为乌索酸、黄酮类化合物和苦杏仁苷,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枇杷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在药理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长白鱼鳞云杉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GC - MS)技术对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检测,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长白鱼鳞云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率为0.86%,在检测出的76个峰中共鉴定出butyl - 2 - ethylhexyl phthalate(相对百分含量为25.32%)、油酸(相对百分含量为14.28%)、十六酸(相对百分含量为10.44%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河北产9月份收割的紫花苜蓿干燥全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分析。利用GC-MS分离出152种成分,并鉴定了其中43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的73.3%(质量分数,下同),其中最多的是酸类化合物,占40.17%。该紫花苜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六烷酸(32.1%)、六氢金合欢基丙酮(8.83%)、植物醇(4.51%),还有5,6,7,7-α-四氢-4,4,7-α-三甲基-2-(4 H)苯基呋喃(3.2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2.94%)。通过与其他产地、不同收割期、不同处理方式的苜蓿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发现产地、收割期、处理方式不同的紫花苜蓿中挥发油成分差别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苜蓿资源等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产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相对含量.鉴定出野菊菊米主要化学成分50种,占总化合物的95.00%;野菊花主要化学成分42种,占总化合物的90.95%.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但其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用大田试验方法,在海南非耕地用海洋滩涂对药用植物库拉索芦荟长期进行不同浓度海水灌溉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海、淡水灌溉下库拉索芦荟理化指标及生长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海水灌溉对库拉索芦荟的生长及其理化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合适的海、淡水混灌比例.结果表明:当海水浓度低于10%(体积分数,下同)时,芦荟植株的鲜重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海水浓度高于50%后,芦荟植株鲜重则显著下降;库拉索芦荟植株的高度随海水浓度的升高显著下降,而凝胶汁和全叶汁的Mg2+含量则随海水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与CK相比,海水灌溉下芦荟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和pH值、凝胶汁的相对密度和全叶汁的吸光度值无显著差异,而其全叶汁和凝胶汁中的Ca2+含量及25%和50%海水灌溉的芦荟全叶汁中多糖含量显著增加,所有海水灌溉的芦荟全叶汁中的芦荟素含量则大大降低.库拉索芦荟能耐受一定浓度的海水生长,当混灌水中海水占总水体积的0%~50%时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