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孤岛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孤岛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综合效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光-沼混合可再生能源的孤岛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文中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综合效益指标以及系统运行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混合发电系统结构,建立了电源功率模型、3种优化目标模型和系统全局优化模型,提出了系统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案是有效的,且在满足动态负载需求上具有较优的系统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在系统中加入了储能设备,使总线电压得到了平滑.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互补控制原理,并建立了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对系统的能量互补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实验,在系统的风机模拟器和飞轮上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直流总线电压低于300V时,飞轮转速迅速下降,飞轮释放能量,系统维持稳定;当直流总线电压高于300V时,飞轮转速上升,飞轮存储能量,系统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多目标供能系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基于化石能源和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几种主要分布式发电技术及系统,包括往复式发动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高温集热发电,风力发电,多联产及蓄能等相关技术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建立和发展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多目标供能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化,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政策,国内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和电能储存的技术创新信息。  相似文献   

5.
阳熹  闫琪 《科技信息》2009,(25):I0318-I0319
在能源和环境两大问题的驱动下,近年来分布式发电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被认为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的分析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所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给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影响。为了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安全、稳定,分析了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系统安全运行产生的功率传输、电能质量、频率稳定、孤岛效应、保护控制及规划设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涉及的问题,分别从制定全面规范的并网导则与标准,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稳定性与可调控水平的提升,优化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制定协调的保护与控制策略,研究源、网、荷协调规划方法等5 个方面给出了相应解决建议。对面向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源、网、荷协调规划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规划模型的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村偏远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其电网基础设施普遍相对落后,传统能源难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必然趋势。微电网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并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为解决农村偏远地区供电难等问题,科学合理构建农村微电网,促进微电网技术的发展,该文开展了农村偏远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优化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年底,欧委会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决定投入12亿欧元,启动23项创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预商业化中试示范项目。项目涵盖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包括生物质能源(主要为第二代生物燃料)、集中式太阳能发电(CSP)、地热能发电(GTP)、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网管理(智能电网)。投入的资金主要来自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ETS)向新  相似文献   

9.
在预测中长期我国用电量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燃煤发电、水电、核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的供应能力,阐明了中长期我国电源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了中长期我国电网发展模式,并指出要以智能配用电、智能调度、大规模储能、超导电力、分布式供电等新型电力技术为支撑实现我国中长期电力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分布式光伏在我国发展已经有7个年头。7年间分布式光伏发展经历了艰难起步、爆发式增长、政策性调整、再起步四个阶段。随着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时代已然来临,而分布式光伏已经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可再生能源主力军"。文章将重点分析我国分布式光伏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行业所面临的困局,最后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量输出随机性的问题,开展其集成利用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空间梯度分布特征、工程利用因素与多能互补发电装备多样性,分析了太阳能、风能、波浪能及潮流能利用原理,提出了由能量获取、能量合成、电能转换以及储存方式组成的四阶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通过能量获取技术、能量合成技术、能量稳态控制技术与电能储存技术4个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多能互补集成利用系统的稳态高效电能输出.研究结果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新技术和新装置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贺君杰 《科技资讯》2014,12(18):117-117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新能源技术蓬勃发展,其中分布式电源因为其经济性和缓保性的特性被逐渐重视,但是在这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了间歇,因此,微电网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它能够实现自动的控制和管理,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储能和控制,使得各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能够广泛适用。  相似文献   

13.
闫禄川  孙文瑶 《科技资讯》2011,(14):146-146
分布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因此分布式发电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各国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论述了分布式发电的概念及种类,着重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在我国农村电网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中国发展分布式发电的必要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西藏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但是受地域条件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西藏电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西藏地区的地域特色、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建设和西藏电网的现状等情况,提出了分布式发电模式在西藏地区的应用,为西藏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春雨 《科技资讯》2013,(28):102-103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较短缺,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化石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开发可再生的现代能源,是我国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本文对于太阳能光佚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的运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论述了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用电量增速很快,但环境恶化日益严重。潮汐能作为一种蕴藏量丰富且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不会给人类带来污染和灾难。本文介绍了潮汐能发电的原理及形式,总结了潮汐能发电的主要技术问题并介绍了我国潮汐能发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第18次双清论坛主要讨论的风能发电与光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途径,提出一些见解。首先指出利用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一般特点;并论证了搞好可再生能源利用要着重学科交叉与发展储能技术。文中认为制约可再生能源实用的主要障碍是设备的单位有效功率造价太高,并对风能发电与光热发电分别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13,(2):64
<正>近期,欧委会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决定投入12亿欧元,启动23项创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预商业化中试示范项目。项目涵盖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包括:生物质能源(主要为第二代生物燃料)、集中式太阳能发电(CSP)、地热能发电(GTP)、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网管理(智能电网)。投入的资金主要来自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ETS)向新进入者销售的2亿碳排放交易权(NER)。欧委会负责气变行动的委员赫泽高女士在项目启动仪式上  相似文献   

19.
综述国内外近海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以单一的近海可再生能源为对象的开发利用中存在能源利用率低、装置可靠性差等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近海风电、波浪能发电和潮流能发电,研究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的新思路。在综合发电系统的构建、系统建模以及含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场电网的网源协调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并讨论了具体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能量型和功率型混合储能系统组成的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包括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交流换流器的电网自适应控制两部分.首先,本文提出了直流侧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混合储能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并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分区控制和DC/DC变换器多运行模式归一化模型有效地实现了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及各种运行模式的平滑切换,优化了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提高了储能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性能;其次,提出了基于电压源下垂控制的交流侧换流器的电网自适应控制策略,引入了虚拟阻抗和自同步控制,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电网适应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的建模仿真,验证了本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