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病理学方面存在较密切的联系〔1,2〕。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分析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7年4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50例患者,男26人,女24人,年龄40~83岁,平均58-6±9-7岁。经冠脉造影判定存在病变者纳入冠心病组32例,平均年龄56-4±9-0岁。余18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8-1±10-7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1-2 研究方法1-2-…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共收集患者24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依据将所有的患者分组,其中冠心病组176例,非冠心病组70例;将冠心病组患者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69例,双支病变组56例,三支病变组51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三组间的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具有较高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P<0.05);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具有较高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内膜(IMT)的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39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00年3月~2002年3月住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39例,其中男114例,女25例,年龄36~72岁,平均58.6岁,除外任何原因的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10 ~ 2014-01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根据冠脉斑块狭窄,分为轻、中、重度组;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情况.比较各组间IMT以及斑块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率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显著相关性.颈动脉IMT值得检查以及斑块率可以预测冠心病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内膜(IMT)的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颈动脉与冠状动脉、脑动脉均为人体动脉的一部分 ,本文采用超声方法测得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进行相关性研究。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冠脉造影组 2 1例 ,男 2 0例 ,女 1例 ,年龄 38岁~ 69岁 ,平均年龄 ( 55.62± 1 0 .74)岁。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组CAG( - ) 5例 ;病变组CAG( + ) 1 6例。心肌梗死组 (MI) 48例 ,男 43例 ,女 5例 ,年龄38岁~ 80岁 ,平均年龄 ( 60 .41± 1 0 .2 8)岁。全部病人有典型的心电图及酶学诊断依据。高血压病组 :高血压病 1级 (HTⅠ ) 1 5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心脑血管病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结果 150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约63%,其中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约78 %,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约72%,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4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切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高,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4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各组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多发斑块检出率以及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均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高.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4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各组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多发斑块检出率以及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均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高。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判断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10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0支病变组),单只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只病变组。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注意观察动脉硬化斑块的大小、位置、数量及斑块性质等。结果:颈动脉IMT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IMT值及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硬化积分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结论:颈部动脉血管的IMT及斑块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98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CHD组129例,采用超声探头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厚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及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HD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1.4%,对照组为15.9%,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H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0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级、3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斑块积分高于单支病变组,mIMTc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超声对CHD的预测总符合率为73.74%。结论在冠心病的发生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高危预测因子,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可以作为疑诊CHD但是又不适用冠脉造影患者疾病诊断的辅助依据,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6例<60岁住院患者,分两组:冠心病组40例,正常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一周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别比较两组间、冠心病组内不同病变支数间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4日至2016年10月24日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医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43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43例)。采用双侧颈动脉超声对两组观察对象进行检查,分析其颈动脉病变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为(3.65±0.88)分、等级积分为(2.24±0.56)分、斑块数为(1.38±0.38)个,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血管狭窄程度<50%、狭窄<70%且≥50%、狭窄≥70%之间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严重度Crouse积分与冠脉病变Gem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可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预测冠心病及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减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颈血管超声的特点。方法 将104例冠心病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筛选为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用B型超声检查2组患者双侧颈总动脉,观察内膜连续性、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等指标。结果 IGT组的相对胰岛素敏感性指数(RI—SI)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GT组的内膜连续性比NGT组明显差(P〈0.05),IGT组双侧平均IMT、动脉粥样硬化(AS)积分及平均IMT异常增高发病率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但以上指标IGT组与糖尿病(DM)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NGT人群比较,IGT人群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及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程度与糖尿病类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均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脂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大小、数量、厚度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情况,进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玉琴  段风梅 《新疆医学》2007,37(5):138-140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血管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内膜最早受累,继而引起内中膜增厚、甚而斑块形成。Clement等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硬化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类似的危险因素,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疑诊为冠心病患者179例,将其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冠心病组126例和非冠心病组53例,2组患者均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其颈动脉各项参数.结果 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等级积分及斑块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逐渐增加,且狭窄程度在≥70%者的各项参数明显高于狭窄<50%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1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其中;60例单支病变组、60例双支病变组、60例三支病变组;另选用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非冠心病组。通过超声检测,对双侧颈动脉血管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Gensini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以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单支病变组相比,双支和三支病变组IMT、斑块积分,以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病变支数与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呈正相关。结论:超声检测能够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从而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维持原冠心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 ,持续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实验组患者在TC、TG、LDL-C、HCY等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IMT平均为(1.02±0.13) mm,斑块积分平均为(3.35±0.32),对照组患者的IMT平均为(1.33±0.24)mm,斑块积分平均为(3.84±0.38),两组在IMT、斑块积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但一定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强预防患者血清中HDL-C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