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尼尔氏病患者的家庭护理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王迎春关键词美尼尔氏病;眩晕;家庭护理美尼尔氏病是指耳蜗膜迷路积水所引起的前庭功能、听觉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骤发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伴耳内胀满感,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多为单耳发病。...  相似文献   

2.
美尼尔(Meniere)氏病(即内耳眩晕病),为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病.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呜、耳聋伴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1 病因机制本病病因不明,常见的学说有;植物神经紊乱、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代谢障碍(钠潴留、甲状腺机能低下)、过敏、病灶及病毒感染等引起内淋巴液产生过剩或吸收障碍,致使股迷路积水、水肿,压迫内耳终器,从而导致眩晕发作.亦有学者指出焦虑也可致美尼尔氏病,然其机制亦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美尼尔氏病的特点以间歇发作形式出现的前庭发作性眩晕,每次发作时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其强度及发作频度不一。我科自1987年以来治疗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3例中.男ZO例,女13例。35岁以下8例,:35~SO岁15例;SO~65岁8例、65岁以上2例。2症状体征:耳聋33例.耳鸣27例,眩晕33例,自发性服震33例,前庭功能检查:2双耳正常27例,一测机能减退4例,一侧机能丧失者2例。3结果:治愈29例。缓解4例。讨论美尼尔氏病又称膜迷路积水,为内耳非炎性疾病.具有旋转感眩晕、耳聋、耳鸣三主症。由于膜迷…  相似文献   

4.
眩晕症主要是内耳引起的病变,系淋巴积水,亦称美尼尔氏病(Meniere Sdisoaso)。临床症状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及渐进性听力减退。自1997年3月-2002年3月,本院门诊共治疗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耳眩晕病系内淋巴积水的内耳病变,亦称美尼尔病(Menieres disease)。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感音性听力减退、耳鸣三联症状,我们多年来按“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8例患者中,男性52  相似文献   

6.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0):36-36
美尼尔氏病又被译为梅尼埃病,是由一百多年前一位名叫美尼尔的法国医生发现了此病而命名的。此病是由于耳内膜迷路积水或水肿,压迫了内耳的末梢感受器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眩晕、耳鸣、耳聋和耳闷堵。一般自然发作,没有先兆,眩晕多为旋转性,感到外界景物在转动或自己身体在转动,有的患者也可有摇摆感或漂浮感,好像脚下没根。  相似文献   

7.
美尼尔病又名美尼尔综合症,内耳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内耳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而连锁引起内耳迷路积水,内淋巴淋系统膨胀高压,内耳未梢器缺氧变性所造成的以反复突然发作性周围旋转感,耳鸣重听,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小动脉痉挛,局部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淋巴产生过多或由于内淋巴囊吸收障碍,引起膜迷路积水的内耳性眩晕疾患,其典型的三联症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感音性耳聋。耳鸣,此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给患者精神和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积多年临床治病心得。拟定方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美尼尔氏病(Meniere’s disease)是一种内耳病,又称内淋巴水肿。是由于内耳迷路病变引起的阵发性眩晕、耳鸣、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及耳内胀满感。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特发性的膜迷路积水。因Meniere于1861年首次报道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蔡健 《中国医药导报》2005,2(23):113-113
美尼尔病为内耳膜迷路积水,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及耳鸣。笔者采用温胆汤合泽泻汤治疗美尼尔病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眩晕常以突然发作性旋转,发作间歇期神经精神状态正常;(2)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中青年居多,男女无  相似文献   

11.
内耳眩晕病,亦称美尼尔氏病,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血管运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而使内淋巴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导致迷路水肿,以及内淋巴压力增高,内淋巴腔扩大,组织铁氧,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经方辨证治疗美尼尔氏病于秀芬(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454100)主题词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经方,医案美尼尔氏病以发作性眩晕,感音性听力减退及耳鸣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系内耳膜迷路积水及功能失调所致。本病属中医眩晕、痰证等范畴。仲景对此病虽无专...  相似文献   

13.
美尼尔氏病的辨证分型治疗仝选甫(河南省中医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美尼尔氏病也称内耳眩晕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及波动性听力减退,是发生眩晕的常见疾病。本病具有发作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笔者据临床所...  相似文献   

14.
耳源性眩晕在耳鼻咽喉科门诊是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自1970年以来,在门诊对耳源性眩晕中的三种病(迷路积水症,良性位置性眩晕及内耳链霉素中毒),进行针刺治疗,效果尚称满意。因资料不全,无法分析比较,本文仅作穴位和针法及典型病例的初步介绍。一、迷路积水症(美尼尔氏病) 占耳源性眩晕中发病第一位,系发作性旋转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伴恶心、呕吐,检查有水平型眼球震颤。采用体针,针第一次基本可控制症状,再针二  相似文献   

15.
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病)是以发作性旋转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及逐渐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疾患。祖国医学虽无内耳眩晕病的病名,但从临床表现而论,应属于“眩晕”的范畴。早在《内经》中已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其后历代医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眩晕”症,也包括现代医学的美尼尔综合征。是以内耳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以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转动时头晕症状加重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梅尼埃病,过去称为“美尼尔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伴听力下降和耳鸣,活动则症状加剧,是一种内耳疾病。据我国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统计,本病占耳源性眩晕的61%-64%。其余则为其它疾病如病毒性迷路炎,慢性化脓性脑炎,头外伤后等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积水称为“继发性膜迷路积水”。而梅尼埃病则称为“特发性”或“原发性  相似文献   

18.
美尼尔氏病     
美尼尔氏病又称膜迷路积水,是发生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眩晕的病人,在诊断是否是美尼尔氏病上引起争议。美尼尔氏病以发作性眩晕为特征,发作时神志是清楚的。这种眩晕为突然发生的自身旋转感或者是周围物体的旋转感,失去自我在空间的真实位置的异常感觉。而有些人自觉头部昏沉,眼冒“金  相似文献   

19.
美尼尔氏综合症(即M’enie’re’s综合症),又称内耳眩晕症,膜迷路积水症。 关于本病的病因,目前较普遍公认的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内听动脉痉挛,导致膜迷路腔积水致成。由于积水的病理变化刺激及损伤耳蜗产生耳鸣、耳聋;刺激前庭终器即可出现眩晕、眼球震颤、平衡失调,以及恶心,呕吐、心律变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内淋巴压力增高可诱致耳内或头内胀满感。  相似文献   

20.
美尼尔氏病,或称膜迷路积水是临床常见急诊病症,系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胀满感等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近年来似有增加,已属常见病。由于该病症病因复杂,大多难以及时确定病因,目前缺乏特异治疗方法,患者接受的一般治疗多为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耳蜗微循环以解除膜迷路积水等方法为主,疗程较长,笔者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该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