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瑶药材益母姜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建立益母姜药材的生药学鉴定标准。方法采用经典鉴别方法,分别从益母姜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益母姜的原植物和药材形态、显微及薄层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研究可作为益母姜药材品种鉴别、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蒙药材阿给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蒙医用阿给进行了考证,确定正品为菊科植物冷蒿(ArtemisiafrigidaWilld.)。并对其进行了生药学鉴别,为正确使用该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唇形科植物迷迭香进行初步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对迷迭香药材茎、叶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茎、叶、花的粉末的显微鉴别,详细描述了迷迭香的生药学特征,找出了迷迭香的详细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唇形科植物迷迭香进行初步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对迷迭香药材茎、叶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茎、叶、花的粉末的显微鉴别,详细描述了迷迭香的生药学特征,找出了迷迭香的详细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4)
目的:对库区民间药材雪药(毛花点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安全用药和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按常规生药学方法对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进行鉴别,并以图文形式记录结果。结果: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不同器官的显微组织构造鉴别特征明显。结论:首次报道了雪药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完善了雪药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该研究可为民间药材雪药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订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与白麻Poacynum pictum Schrenk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在产地采集花期罗布麻和白麻标本,以及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原植物分类、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生药学鉴别研究。结果罗布麻与白麻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都有明显区别。结论以上生药学特征可以为罗布麻药材与现常见混乱品种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彝药海枫藤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海枫藤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能够较好地鉴定和利用该药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人头七的生药学特征进行初探,掌握其植物形态及生药学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常规显微制片法,对人头七药材形状、粉末特征开展研究。结果秦岭中高海拔七药-人头七的药材性状,粉末鉴别特征与同类药材的常规鉴别特征相同。结论秦岭中高海拔七药-人头七的生药学特征的研究,为后续人头七理化性质、生态因子调查研究提供了基础铺垫。  相似文献   

9.
对灯笼草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分别从基源鉴别、性状鉴别、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更好的开发应用、药材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苗药牛血莲的生药学研究,为苗药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法鉴定。结果:牛血莲的块茎横切面构造,富含石细胞、色素块及多数淀粉粒。结论: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特点可为该药的生药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