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索经结膜入路扩大眶腔治疗眼球轻度突出的手术方法,以改善患者外观.方法 采取眼球内侧结膜入路,沿眶内侧壁骨面向深部眶尖处剥离眶内侧壁的筛骨板,深可达2.5~3.0 cm,上下分离骨面宽约2.0~2.5 cm,使筛骨板骨折压缩筛窦扩大眶腔.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手术3例.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半年随访双侧眼球活动均正常,无复视和视力减退,面部无皮肤瘢痕.结论 眼球内侧结膜入路剥离筛骨板扩大眶腔是治疗眼球轻度突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经结膜入路扩大眶腔治疗眼球轻度突出的手术方法,以改善患者外观.方法 采取眼球内侧结膜入路,沿眶内侧壁骨面向深部眶尖处剥离眶内侧壁的筛骨板,深可达2.5~3.0 cm,上下分离骨面宽约2.0~2.5 cm,使筛骨板骨折压缩筛窦扩大眶腔.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手术3例.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半年随访双侧眼球活动均正常,无复视和视力减退,面部无皮肤瘢痕.结论 眼球内侧结膜入路剥离筛骨板扩大眶腔是治疗眼球轻度突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经结膜入路扩大眶腔治疗眼球轻度突出的手术方法,以改善患者外观.方法 采取眼球内侧结膜入路,沿眶内侧壁骨面向深部眶尖处剥离眶内侧壁的筛骨板,深可达2.5~3.0 cm,上下分离骨面宽约2.0~2.5 cm,使筛骨板骨折压缩筛窦扩大眶腔.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手术3例.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半年随访双侧眼球活动均正常,无复视和视力减退,面部无皮肤瘢痕.结论 眼球内侧结膜入路剥离筛骨板扩大眶腔是治疗眼球轻度突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不增加面部皮肤瘢痕的情况下,经结膜入路手术植骨矫正外伤性眼球凹陷的疗效.方法 6例眶周骨折导致眼球明显凹陷畸形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根据眶壁骨折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部位的结膜切口入路.眶内侧壁骨折选择内侧结膜入路,眶外侧壁骨折选择外侧结膜入路,眶下壁骨折选择下结膜等入路行自体骨移植填充术,通过CT检查预估眶腔需要缩小的程度,决定用以填充眶腔矫治眼球凹陷畸形移植骨块大小.结果 6例术后眼球凹陷畸形改善明显;由于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术中对眼球的活动功能和视力变化均可随时进行监测和调整,患者术后眼球活动功能、视力均未受不良影响;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面部无新增皮肤切口瘢痕.结论 局部麻醉下经结膜入路自体骨移植是矫正眼球凹陷畸形,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眶骨骨折眼球移位的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矫正眶周外伤,肿瘤造成的眶骨骨折眼球移位的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截骨或去除挤占正常眼球位置的碎骨块或肿瘤组织,给眼球复位提供空间,于眼球复位后所出现的空间植骨或置入组织代用品,采用此种手术方法进行眶周肿瘤切除眼球复位2例,各种原因外伤导致的眶上壁,眶内侧壁,眶下壁骨折眼球移位复位4例,结果:2例肿瘤患者均为良性向眶内生长的占位性病变,手术完整切除,眼球位置恢复正常。4例外伤骨折中的1例内眦韧带附着处骨折,内眦韧带复位不佳,余3位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眼眶,眼球移位修复是较为困难的课题,我们介绍的手术方法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眶骨骨折进行分类 ,明确导致眼球内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提高眼球内陷畸形的手术矫治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X线片、眶部轴面及冠面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将眶骨骨折主要分为两型 :Ⅰ .单纯眶壁骨折 ,眶缘完整。此类骨折的部位主要发生在骨壁薄弱的眶底及眶内壁。Ⅱ .构成眶骨的骨骼骨折移位造成的眶骨的破裂。多见于眶颧骨折和鼻筛眶骨折。对Ⅰ型骨折所导致的眼球内陷畸形经下睑睫毛缘下切口入路 ,采用自体骨或人工骨材料置入修复 ;Ⅱ型骨折所造成的眼球内陷首先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小夹板坚强内固定 ,重建正常的眶缘并采用自体或人工材料置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 自 1996年 7月 - 2 0 0 0年 10月 ,共治疗眼球内陷畸形患者 5 2例 ,其中Ⅰ型 10例 ,Ⅱ型4 2例。眼球内陷畸形均明显矫正。结论 眶骨骨折所造成的后期眼球内陷畸形主要是因为眶骨骨性容积增大所造成的眶内容物与眶骨骨性容积失衡的结果 ,可通过植骨的手段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缩小扩大的眶腔、重建眶骨正常的解剖形态和眶容积而得以有效的矫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后眶骨畸形伴眦角移位的二期修复方法. 方法 1998年6月-2007年7月,收治外伤后陈旧性眶骨骨折畸形伴内、外眦韧带断裂移位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3~46岁,平均21岁.车祸伤29例,拳击伤6例,木棍击伤2例.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3个月~8年.眶颧骨折11例,鼻眶筛骨折15例,合并眶颧、鼻眶筛骨折8例,额骨骨折3例.第1次接受整复手术3l例,第2次手术6例.手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睫毛缘切口及口内龈颊沟切口入路,根据骨折畸形错位程度分别将骨折截断复位或对凸起处凿除磨平、凹陷处充填固定,重建正常眶缘结构:自体骨或Medpor眶内容充填薄片修复眶下壁,矫正眼球内陷畸形:充分松解内眦韧带与邻近组织的瘢痕粘连,根据眶内侧壁骨折有无移位情况,选择钢丝直接固定或骨折片复位后行内眦韧带固定术. 结果 36例术后切口I期愈合,1例因合并上颌窦炎引起重建眶下缘的肋骨感染致手术失败.其中2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未见植入物移位、排斥脱出及感染等并发症.12例眼球内陷患者有2例矫正不足.18例内眦韧带断离眦角移位的患者有3例矫正不足.其余患者外观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对3例自体骨和Medpor移植患者行CI检查,显示固定良好. 结论 外伤后眶骨骨折伴眦角移位的畸形后期修复应重视骨折复位与填充,同时兼顾眦角移位修复和眼球内陷矫正,全面考虑,综合治疗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泪阜人路修复眼眶内侧壁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36例眼眶内侧壁骨折眼球内陷患者。根据术前眼眶水平位及冠状位CT检查,确认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情况。术中经泪阜人路修复眼眶内侧壁骨折后的眼球内陷。结果术后除5例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获明显改善,皮肤面不遗留手术切口瘢痕。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结论经泪阜人路修复眼眶内侧壁骨折所致眼球内陷,比传统方法更加快捷,术后患者外形更美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眶周软组织进行充分剥离松解,对眶内侧壁进行充分的截骨压缩,在眶外侧壁填充人工材料Medpor的方法,对眶距增宽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目的。方法:4例患者三男一女,不合并颅面外科其它畸形。采用本术式进行治疗,观察评估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伤口愈合佳,未出现感染,视力减退等并发症,术后眼球动度良好,Medpor植入体稳定,未出现排异,感染及外露等情况。结论:"眶内侧壁截骨内移,眶外侧壁Medpor植入填充,眶距增宽矫正术"的手术方式是对传统的眶内侧壁截骨的手术方式的改良。2008-2011年间,笔者应用此方法对四例病人进行眶距增宽矫正术,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眶周软组织进行充分剥离松解,对眶内侧壁进行充分的截骨压缩,在眶外侧壁填充人工材料Medpor的方法,对眶距增宽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目的。方法:4例患者三男一女,不合并颅面外科其它畸形。采用本术式进行治疗,观察评估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伤口愈合佳,未出现感染,视力减退等并发症,术后眼球动度良好,Medpor植入体稳定,未出现排异,感染及外露等情况。结论:"眶内侧壁截骨内移,眶外侧壁Medpor植入填充,眶距增宽矫正术"的手术方式是对传统的眶内侧壁截骨的手术方式的改良。2008-2011年间,笔者应用此方法对四例病人进行眶距增宽矫正术,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眼眶内侧壁骨折是外伤性眼球内陷、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梁连海等认为CT检查对眼眶内壁骨折的明确诊断必不可少。其手术入路有很多,以往对眶内侧壁骨折的治疗均采用内眦皮肤切口愈后多遗留明显疤痕。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07年5月开展经下睑径路应用Medpor眶内壁骨折重建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急性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29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经损伤患者,15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12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有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神经减压。2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神经减压。结果25例有效,其中1例眼球突出、3例眼球内陷均得到矫正,总有效率86郾2%。结论眶部CT检查对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CT检查阴性不能除外该病;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机等因素有关;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眶骨爆裂骨折晚期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眶骨爆裂骨折[1 3] 临床上表现为眼球内陷、因眼球水平或垂直方向活动受限引起的复视以及眶下区的感觉麻痹[4 ] 。据报道 ,伤后 2~ 3周后嵌顿的眶内脂肪及软组织发生萎缩、瘢痕化等继发病变 ,影响手术治疗效果[5] 。外伤后数月至数年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治疗了4例眶骨骨折晚期的患者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男性 2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0~ 2 6岁。均因车祸致颅面部外伤 ,经急诊救治后 ,仍遗留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球内陷及眶下区感觉麻痹。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示不同程度的眶壁缺损 ,上颌窦有明显的软组织…  相似文献   

14.
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欧阳新文  管财定 《中国骨伤》2000,13(10):621-621
我院自 1992年以来 ,用矩形髓内钉内固定 ,同时取髋骨植骨治疗胫骨干骨不连 14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12~ 72岁。骨折不愈合时间 8~ 2 6个月。骨折原因 :14例均为外伤所致 ,开放性骨折 10例 ,闭合性骨折 4例。骨折部位 :上段 2例 ,中段 5例 ,下段 7例。骨折类型 :横断型 3例 ,斜型及螺旋型 4例 ,粉碎型 7例。病理分型 :骨折端有活力的骨不连 8例 ,骨折端无活性骨不连6例 ,合并骨髓炎有死骨瘘管者 3例 ,均先期治愈后再行内固定。早期治疗 :开放复位内固定 8例 ,闭合复位外固定 4例 ,骨牵引 2…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年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胫腓骨干复杂骨折12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6~53岁,平均38.5岁。均为复杂骨折,粉碎9例,多段3例。闭合性骨折1例;开放骨折11例,按损伤程度分型:Ⅱ型8例,Ⅲ型3例。骨折部位:中上段3例,中段4例,中下段5例。2例合并多发骨折。2例骨缺损。受伤到手术时间:8例为2~5h;4例先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2例术后2d及7d发现骨折移位再行有限内固定治疗,另2例发生骨不连后加用有限内固定,同时植骨。  相似文献   

16.
陈岑 《浙江创伤外科》2003,8(6):385-385
鼻眶骨折为面部常见外伤,及时正确处理可使伤者在功能及美容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报道本院自1991年至1998年收治的11例鼻眶骨折病人的治疗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16~60岁。就诊时间1小时至12小时不等,平均3小时。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中,6例有单侧鼻骨和上颌骨骨折凹陷,合并有眶底骨折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皮下淤血肿胀、眼痛及视力模糊症状,其中2例鼻根部塌陷,眶间距明显增宽,压痛明显;筛窦眶骨折3例(2例为开放性及1例闭合性)。所有病人有程度不同了解骨折范围。1.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纯型眶壁爆裂性骨折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对33例(36只眼)单纯眶壁爆裂性骨折患者行修复手术治疗.应用三维CT扫描技术,明确眶壁骨折情况和特征,采用下睑睫毛缘下皮肤入路显露眶壁骨折的部位,回纳眶内容物后,采用自体骨或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仔细填充修复眶壁缺损.结果 33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出现植入骨感染、外露等并发症,眶、眼睑外形良好,眼球运动功能恢复,复视均消失.29例双侧眼球突度对称,4例患侧眼球轻度内陷.结论 眶壁爆裂骨折使眶腔容积增大、眶内容物疝出,还纳眶内容物后修复眶壁恢复眶腔容积,是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早期CT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必要方法,对眶壁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我院骨科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 185例 ,其中加压钢板、Ender钉及交锁髓内钉手术 12 8例 ,现将此三种内固定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性 82例 ,女性 4 6例。最小年龄 16岁 ,最大年龄 78岁 ,平均年龄 38 5岁 ,左侧 72例 ,右侧 6 6例。肱骨上段骨折 2 3例 ,中段 5 7例 ,下段 4 8例 ,骨折类型 :横形骨折 12例 ,斜形骨折 32例 ,螺旋形骨折 8例 ,粉碎性骨折 5 4例 ,节段性骨折 8例 ,病理性骨折 3例 ,骨不连接 8例 ,骨畸形愈合 3例 ,闭合性骨折 93例 ,开放性骨折 35例。致伤原因 :车祸…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伤所致,约占全身骨折的2%,多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我们1999—2005年对28例31侧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加植骨手术,疗效较为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3例;年龄20~59岁,平均35.6岁。单侧25例,双侧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脊柱及四肢骨折8例,合并脑外伤1例。常规行跟骨正位、轴位摄片,跟骨冠状和水平位CT扫描。按Sanders分型[1]Ⅱ型8例,Ⅲ型14例,Ⅳ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0d。2治疗方法平卧位,膝关节屈曲,使用止血带。取“L”形外侧切口入路,骨膜下剥离,形成骨膜-皮肤瓣,显露整个…  相似文献   

20.
自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8月共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12例 16足 ,均采用可塑跟骨钛合金钢板内固定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均为男性。左足 5例 ,右足 3例 ,双足 4例 ,年龄 2 3~ 4 5岁 ,平均 38岁。均为坠落伤 ,一足为开放性损伤 ,伴对侧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 1例 ,伴腰椎压缩性骨折 2例。本组 12例跟骨骨折均为跟骨关节内骨折 ,并有不同程度关节内塌陷 ,B hler角均改变明显。手术时间 :伤后 3~ 16d ,所有病人术前、后均摄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骨折类型按Paley分型 :Ⅱ型 2足 ,Ⅲ型 8足 ,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