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峰  邵洁  陈邦元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3):142-143,147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休克病人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6例休克后病人分为EEN组和肠外营养(TPN)组,检测两组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天血浆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变化.统计两组病人28 d的MODS患病率和病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添加谷氨酰胺 (Gln) 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血浆内毒素 (LPS) 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我院ICU的MODS病人40例,随机分为常规TPN组(A组)和Gln TPN治疗组(B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治疗.A组按常规给予TPN,B组在给予TPN基础上加用Gln 0.27 g/(kg·d),相当于L-丙氨酰-Ⅰ-谷氨酰胺(商品名:力肽)0.4 g/(kg·d),共7 d.所有病人均于TP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检测血浆Gln和LPS浓度,观察TPN治疗时间和病死率.选取20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组(C组). 结果:A、B两组TPN治疗前血浆Gln浓度均显著低于C组(P<0.01),治疗后A组显著低于B组(P<0.01).A、B两组TPN治疗前血浆内毒素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1),治疗后 B组显著低于A组(P<0.01).TPN治疗时间A组为( 15.8±2.3 ) d,B组为(12.5±2.4)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死率A组为25%,B组为10%(P>0.05). 结论:经静脉补充Gln(力肽),显著降低MODS病人血浆LPS浓度,有利于缩短TPN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动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Ⅲ(APACHEⅢ)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同时对比动态APACHEⅢ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预测患者预后与实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286例危重症患者资料,分为存活组252例,死亡组34例,比较两组第1、3、5、7天应用APACHEⅢ系统评分,同时进行MODS评分及预后预测。结果第1、3、5、7天APACHEⅢ分值和预测病死率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5或P〈0.01),动态评分更有助预后判断;APACHEⅢ评分与MODS评分高低有一致性;MODS评分与死亡率有关。结论动态APACHEⅢ评分系统联合MODS评分系统可用于ICU病房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是医疗质量及合理利用ICU资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将56例MODS患者分为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A组,n=28)和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治疗组(B组,n=28),两组患者接受等氮[0.2 g/(kg·d)]、等热量[30 kcal/(kg·d)]的治疗,氮与热量比为1:140.A组常规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丙氨酰-L-谷胺酰胺0.4 g/(kg·d)(力肽,华瑞制药),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对照组(C组,n=15),分别采血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LPS)浓度、D-乳酸水平,留尿测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观察患者留驻ICU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A、B两组患者血浆LPS、D-乳酸浓度、尿L/M比值较C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LPS、D-乳酸浓度、尿L/M比值皆有降低,B组较A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B组患者留住ICU时间及死亡率低于A组.结论 谷氨酰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能较常规肠内营养更好地降低MODS患者肠道通透性,维护肠屏障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血清microRNA-155(miR-155)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5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36例以及非MODS组49例;并根据患者治疗28 d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63例、死亡组22例。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临床确诊为脓毒症的第1天、第4天、第7天血清miR-155水平,并分析脓毒症患者MOD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miR-155水平、MO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54、206.842,均P0.001),MODS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miR-155水平、MODS评分均高于非MODS组(P0.05),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第4天、第7天血清miR-155水平、MODS评分均较第1天有所降低(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miR-155水平、MO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970、360.246,均P0.001),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miR-155水平、MODS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且第4天、第7天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血清miR-155、MODS评分均较第1天有所降低(P0.05)。结论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血清miR-155水平升高更为显著,且血清miR-155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及预后监测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祝涛 《现代保健》2014,(23):44-46
目的:观察ICU危重症肺炎患者的血乳酸监测对其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科室2013年收治的16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乳酸水平动态监测,观察不同乳酸水平患者预后及死亡和存活患者不同时间段乳酸水平。结果:严重乳酸中毒组患者的乳酸峰值、APACHEⅡ、休克、MODS、死亡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死亡组的入院后乳酸水平、入院6 h后乳酸、入院12 h后乳酸、入院24 h后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危重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百草枯中毒患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肌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8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的AST、ChE、肌酐水平,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各时间点AST、ChE、肌酐水平,评价AST、ChE、肌酐入院第1天与第5天差值绝对值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第1天观察组AST、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Ch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患者入院第1、3、5天AST、肌酐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P <0.05),死亡患者AST、肌酐入院第1天与第5天差值绝对值均大于生存患者(P <0.05);死亡患者入院第1、3、5天ChE水平及ChE入院第1天与第5天差值绝对值与生存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ST、肌酐入院第1天与第5天差值绝对值均与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有关(P <0.05);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AR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ICU收治的132例ARDS患者根据病情分为A组30例、B组61例、C组41例;同时根据患者1周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82例,比较分析各组患者CPIS评分、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CPIS评分A组(4.15±0.73)分、B组(7.59±1.71)分,两组比较,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P<0.05),B组与C组比较,CPIS评分C组(10.02±2.51)分,C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5);随着ARDS病情的加重,患者病死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0,P<0.05);入院第1、3天,两组患者C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5、7天,死亡组CPI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死亡组MODS发生率为64.0%,显著高于存活组19.5% (P<0.05).结论 CPIS评分可作为评定其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索原(PCT)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严重程度、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检测64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PCT水平,同时进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记录血常规、血糖、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感染和MODS的情况。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ODS组PCT、白细胞计数、ISS、血糖、ALT和Cr均明显高于脏器功能正常组(P均〈0.05);发生感染前后,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发伤可引起PCT水平升高,且与损伤严重程度、感染、MODS有关;检测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感染和预警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四种评分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后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68例诊断为VAP患者,分别在入院第一个24 h进行APACHEⅡ、SOFA评分、MODS评分及发生VAP第一个24 h进行APACHEⅡ、SOFA评分、CPIS及MODS评分.根据实际预后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30例,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与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四种评分系统对V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CPIS、MODS评分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SOFA评分、MODS评分及CPIS AUROC分别为0.80、0.75、0.73、0.7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18分是预测VAP患者的独立相关因素(OR值为5.7,95%CI为1.9~20.0,P值为0.013).结论 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评分可作为预测VAP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