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决油管电加热井能耗高的问题,应用井筒电伴热降黏举升理论,分析了电加热功率对井筒温度场及电机有功耗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最佳的油管电加热功率。由于原油的物理特性,在最佳的电加热功率下稠油井难以正常生产,结合现场应用分析,优化给出了合理的电加热功率。合理的电加热功率应使井筒内的原油温度高于凝固点温度,使原油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确保将高黏稠油举升至地面。此优化方法可为其他方式电伴热功率的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油管断裂井的油管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断裂油管的螺纹断口宏观、微观、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管柱组合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油管在井下的作业工况和受力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预防油管断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庆外围油田井深,原油物性差,在油井抽汲过程中,油管承受的交变载荷大,断裂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原油生产,增加了生产维护成本。为掌握油井油管工作载荷的特点,提高管断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我们开展了油管受力状态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油管载荷现场测试,得出油管工作时载荷应力变化情况,并建立油管动载力学模型,确定油管受力与油井动、静态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已有不少油田井下 作业过程中运用了连续油管这一技术;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首先对连续 油管技术进行一番介绍,其次,分析了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实际应用,以推动井下作业高效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对带压作业中弯曲的油管进行了宏观分析、尺寸测量、物理材质等多方面分析。结合带压作业中油管的使用条件和受力特点,分析了油管的应力情况,在材质一定的情况下,油管发生弯曲主要受管柱横截面积、井口压力和无支撑长度的综合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无支撑长度过大导致了油管的弯曲,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集中供热系统常规加压和分布式加压的几种布置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理论最小功率,提出依据理论最小功率选择相对节能的加压形式;同时提出结合工程实际,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手段最终得到实际最小功率。  相似文献   

7.
东风EQ114 1G汽车采用 6BT5 .9G型柴油发动机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如图 1所示。该系统根据柴油机的工作要求 ,定时、定量、定压地将雾化的柴油喷入燃烧室 ,使其迅速与空气混合并燃烧。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有启动困难、功率不足、工作不稳、排气烟色不正常和飞车等。东风EQ114 0G汽车可以配装两种喷油泵 :分配式VE型泵和直列式A型泵。本文针对配装直列式A型泵的汽车进行油路故障分析。1 油箱  2 燃油滤清器  3 喷油泵  4 高压油管5、8、9、1 0、1 2 低压油管  6 喷油器7 涡流室  1 1 输油泵  1 3 手压输油泵图 1 柴…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石油开采作业总结的经验,抽油杆柱在油田开发的后期磨损会越来越严重,油管偏磨的现象也会导致正常生产陷入困境.国内针对上述现象的研究很多,例如抽油杆组合、结构、材质等方面的影响,总体而言研究的范围较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抽油杆柱与油管偏磨机理进行了分析,综合杆柱的多重受力情况,在分析磨损机理的基础上寻求解决偏磨点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成为了人类发展史上最为主要的资源之一,国家发展进步离不开石油,石油资源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基础.随着石油开采力度的加大,连续油管技术逐渐被应用在各种井下作业中.连续油管技术有着施工成本低、不压井、作业时间短、不动管柱等优点.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在应用连续油管技术时,由于各方面原因,并没有把连续油管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本文将针对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井下作业中,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国外的连续油管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但我国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一技术的优势,对其应用也还是停留在比较简单的井下作业。为了提高国内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从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现状出发,并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展开了思考,希望能为提高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的应用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游梁式抽油机机械连杆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电机做功和游梁运动过程,以及曲柄平衡块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夹角与连杆受力关系,导出了游梁式抽油机功率与产液量关系,进而构建了抽油机周期平均产液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线性方程加权法与超定方程应用方法,使周期平均产液模型可宽泛地适用于游梁式抽油机的开采过程.应用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油田上经常发生油管破断等事故,最常见的原因是管柱发生破损,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为了探索油管破断的原因,需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油管破坏原因进行试验验证。以钢级P110S,规格为Φ88.9 mm×6.45 mm的油管为例,介绍了未受破坏的油管拉伸至失效和有管钳咬痕油管拉伸至失效的试验,对比两种不同情况对油管强度影响的大小,认为受管钳破坏的油管强度在其破坏处影响最大,确定了应力集中发生位置和应力集中系数大小。对有管钳咬痕油管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咬痕处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且变形量最大值也发生在油管咬痕位置。利用有限元模拟了不同咬痕长度、宽度、深度对油管强度的影响,其中咬痕长度对其影响最大。其为寻找油管在井下发生破坏的原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井完整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桥塞技术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连续油管钻磨桥塞技术目前在长庆油田得到大规模应用,增产提速效果明显。重点介绍了连续油管钻磨桥塞技术,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并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分析连续油管钻磨桥塞技术的难点和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钻模桥塞设计、利用连续油管钻磨水平井水力泵送桥塞、优化工艺参数、合理施加钻压等解决对策。现场采用连续油管进行钻磨桥塞,达到了快速、安全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连续油管环空压裂过程中的生产套管的受力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管柱重力、流体浮力、摩阻效应力等,通过建立三维管柱轴侧向力力学耦合模型,计算套管在施工过程中的轴向力,对环空流动压力损失进行了修正,计算环空压力、套管外压力随井深分布,利用第四强度理论对套管进行抗拉、抗内压校核,并且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5.
油管是地层流体流出到地面的通道,其直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气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气井生产管柱的直径选择应“由里向外”,即先根据气井的实际特征选择合理直径的油管,再一次为基础确定套管直径;在气田开发的后期,由于地层压力、气井产能降低,甚至可能出现气井无法携液的现象,导致气井过早停产,所以,选择准确的油管尺寸的对气井正常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江苏油田真武油管修复站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个利用OMRON PLC和King View实现的油管试压操作监控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结构、硬件设计、通讯方式的构成以及软件的设计思想。该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杨延泉 《化工管理》2013,(10):130-130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油管,油管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油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油井能否正常的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开展油管损伤检测技术研究,特别是油管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文章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涡流法和漏磁法的油管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了油管无损测量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油田油管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油管无损检测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对于提高油管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连续油管技术是一项在油气开发中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本文分析了连续油管技术在钻完井、修井、压裂酸化、排液、生产测试、采油采气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连续油管在修井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纯疲劳"引发的连续油管失效增多,Tomas Padron等认为是传统的连续油管疲劳计算模型未考虑高应变对焊缝疲劳寿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根据连续油管弯曲时的应变量来对焊缝疲劳寿命修正系数进行取值的方法.应用此方法筛选出一起国产连续油管焊缝疲劳失效案例进行验算,进一步探讨此方法在国内的适用性,以期为国产连续油管在深层页...  相似文献   

20.
黄沙坨油田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由于油管与抽油杆偏磨严重,杆断率增大,影响油井生产,增加了采油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次研究以抽油杆断原因为分析主主体,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找出降低杆断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