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淑玲  吕宝玉  孙秀芳 《护理研究》2013,27(14):1333-1334
[目的]探讨一次性普通尿袋与一次性抗反流尿袋在留置尿管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留置尿管住院病人按入选病例编号分成两组,单号为试验组,采用抗反流尿袋,双号为对照组,采用普通尿袋,观察两组病人在留置尿管后第3天、第7天尿路感染情况。[结果]两组留置尿管<3d病人均未发生尿路感染,留置尿管第7天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短时间留置尿管病人建议使用普通尿袋,可降低病人费用;留置尿管>7d病人建议使用抗反流尿袋,以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
小儿尿管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病人留置导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减轻妇产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后的不适感。[方法]将176例妇产科择期手术病人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使用14Fr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96例使用8Fr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导尿管后尿路刺激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明显减少(P<0.01)。[结论]妇产科成人手术病人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减轻置管后的不适感,且不会增加漏尿和尿管滑脱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及术前不同时间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将142例腰椎骨折病人需术前留置尿管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术前30 min在病房行留置导尿术;观察组在麻醉10 min起效后实施导尿术.应用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所需时间.[结果]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心率和血压变化、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手术病人在麻醉起效后留置尿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小儿尿管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病人留置导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轻妇产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后的不适感。[方法]将176例妇产科择期手术病人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使用14Fr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96例使用8Fr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导尿管后尿路刺激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明显减少(P〈0.01)。[结论]妇产科成人手术病人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减轻置管后的不适感,且不会增加漏尿和尿管滑脱现象。  相似文献   

5.
林志梅 《全科护理》2013,11(22):2025-2026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放置及拔管技巧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拔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尿管放置及拔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留置尿管的护理及拔管方法,可降低病人的不舒适感及拔管时的疼痛感,同时降低拔管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男性脑肿瘤病人术前留置尿管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男性开颅术后病人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避免因尿管刺激引发躁动,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42例男性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前30min留置尿管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15min留置尿管组(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及留置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前、中生命体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术后不适反应明显轻于观察组病人。[结论]男性脑肿瘤手术病人麻醉前30min留置导尿,有利于减少术后诸多不适反应,避免因尿管刺激而引发的并发症,对病人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伟媚  赖少娟 《全科护理》2013,(16):1500-1501
[目的]探讨集尿袋终端护理干预对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科术后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集尿袋放尿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术后72h进行尿液标本采集,采集集尿袋中的尿液进行尿标本培养及采集膀胱内尿液进行尿常规及尿标本培养。[结果]观察组尿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集尿袋终端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留置尿管引起的逆行感染。  相似文献   

8.
赵冬梅 《全科护理》2012,10(20):1850-1850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病人留置、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11年妇科手术留置尿管的460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病人留置与拔除尿管时的感受、排尿成功率及尿道刺激症状。[结果]改良组留置与拔尿管时的不适感、尿潴留及尿道刺激症状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改良后留置与拔尿管的方法能有效减轻病人的不适,减少尿潴留及尿道刺激症状的发生,并有效降低重置尿管率。  相似文献   

9.
程淑平  周阿南  戚秀红 《护理研究》2007,21(14):1257-1258
[目的]提高男性开颅术后病人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避免因尿管刺激引发躁动,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42例男性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前30min留置尿管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15min留置尿管组(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及留置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前、中生命体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术后不适反应明显轻于观察组病人。[结论]男性脑肿瘤手术病人麻醉前30min留置导尿,有利于减少术后诸多不适反应,避免因尿管刺激而引发的并发症,对病人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蕊  王本毅 《现代护理》2002,8(12):969-969
随着气囊尿管的广泛应用 ,留置导尿护理日益成为护士们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 ,我们对留置导尿的护理做了以下几点改进 ,效果比较满意 ,介绍如下。1 在气囊尿管上配上一个调节夹1.1 在搬运病人或为病人翻身时 ,把调节夹关上 ,可防止因尿袋高于耻骨联合时 ,尿液逆流引起的逆行感染[1] 。1.2 当贮尿袋满时应及时倾倒 ,先关闭调节夹 ,再打开尿袋下端开口 ,可防止尿管中的尿液返流入膀胱 ,造成逆行感染。同时也可避免放尿时 ,尿管与外界直接相通 ,减少感染机会。1.3 长期留置尿管者 ,膀胱因无尿液充盈而易挛缩 ,…  相似文献   

11.
李林芬  肖可 《全科护理》2011,(6):474-476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病人自我护理现状及对策。[方法]调查84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尿管更换、并发症预防)、对疾病的态度、尿管护理(固定、尿袋更换、会阴护理、饮食)、紧急情况处理的自我护理现状,探讨自我护理能力偏低的原因,针对性应用Orem自我护理教育措施进行改进,评价改进后效果。[结果]留置尿管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偏低,改进后病人在自我管理行为的各项评价中明显优于改进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改进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Orem自我护理教育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病人自我护理现状及对策。[方法]调查84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尿管更换、并发症预防)、对疾病的态度、尿管护理(固定、尿袋更换、会阴护理、饮食)、紧急情况处理的自我护理现状,探讨自我护理能力偏低的原因,针对性应用Orem自我护理教育措施进行改进,评价改进后效果。[结果]留置尿管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偏低,改进后病人在自我管理行为的各项评价中明显优于改进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改进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Orem自我护理教育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外科全身麻醉男性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按照常规插入14 Fr~16 Fr双腔导尿管留置导尿;实验组除按对照组条件外尚进行心理疏导、插尿管前从尿道注入液状石蜡、复苏期按摩、热敷下腹部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反应及躁动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发生率,帮助病人安全、平稳度过麻醉复苏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改良插尿管方法,减少病人的损伤,解决临床导尿难题.[方法]将66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的方法插尿管,观察组在插至15 cm~17 cm并有阻力时边注生理盐水边插管.[结果]两组病人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病人不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病人插尿管时采用边插尿管边注入生理盐水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病人采用改良插尿管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日兰 《家庭护士》2006,4(7):17-18
[目的]通过改良插尿管方法,减少病人的损伤,解决临床导尿难题.[方法]将66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的方法插尿管,观察组在插至15 cm~17 cm并有阻力时边注生理盐水边插管.[结果]两组病人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及病人不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病人插尿管时采用边插尿管边注入生理盐水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降低留置尿管病人的尿路感染。[方法]选择166例留置尿管病人,针对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与导尿操作、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尿道口的污染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留置尿管的各项护理,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等是减少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从术前评估、尿管选择、规范导尿流程、留置导尿期间的会阴护理、拔管护理及健康教育6个维度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现尿路感染、尿道出血、溢尿、尿管自行脱落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留置导尿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导尿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留置尿管的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留置尿管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石英  唐姗姗  吴美美 《护理研究》2011,25(12):1072-1073
[目的]探讨男性手术病人留置导尿时应选用的最适宜尿管型号。[方法]将180例需留置导尿的肝胆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2Fr、14Fr、16 Fr尿管组(每组60例),比较3组病人留置尿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导尿后即时与手术后24h的舒适度;尿道黏膜损伤、尿管堵塞、漏尿的发生率。[结果]12Fr尿管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另两组(P<0.05)。12Fr尿管组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率为0;14Fr尿管组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率低于16Fr尿管组(P<0.05)。3组病人留置尿管后漏尿与尿管阻塞情况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人留置尿管后舒适度即时评估,12Fr尿管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置管后24 h评估,3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择期手术、意识清醒的男性病人留置导尿,采用12Fr导尿管既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率;又能减轻不适感,而且不会增加漏尿与尿管阻塞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外科全身麻醉男性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按照常规插入14 Fr~16 Fr双腔导尿管留置导尿;实验组除按对照组条件外尚进行心理疏导、插尿管前从尿道注入液状石蜡、复苏期按摩、热敷下腹部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反应及躁动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发生率,帮助病人安全、平稳度过麻醉复苏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