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氮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对一氧化氮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发现一氧化氮广泛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个阶段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介绍了一氧化氮的特性和代谢,一氧化氮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某些药物对它的影响以及三种不同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凝血系统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作为一种生理性抗凝物质,即外源性凝血途径起始步骤的生理性抑制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文章重点介绍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关系越来越趋于明了。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重构,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今后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我国每年新发生的250万脑血管病患者中,大约有75%以上为缺血陛脑血管病。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溶栓、机械辅助溶栓等方面。在这些治疗方法中,介入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研究较多,文章就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6.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tPA抑制物活性增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调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段之一,tPA也被直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PA能够促进缺血或再灌注后兴奋性毒性诱导的神经元死亡,增大梗死面积。tPA的天然抑制物神经系统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neurosrpin却能使脑梗死体积缩小,减少神经元脱失。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量肝素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发现低分子量肝素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时较普通肝素副作用少,作用较肯定,且使用方便,文章综述了低分子量肝素的成分,作用机制及在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资料,复习了其副作用和耐受性问题。但文献中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资料较少,需作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凝血系统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作为一 种生理性抗凝物质,即外源性凝血途径起始步骤的生理性抑制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文 章重点介绍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5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2年跟踪观察.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加他汀类口服,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结果 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伦立民  于维林  辛萍 《山东医药》2004,44(32):44-45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脑缺血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元损伤和死亡。氨基酸递质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999~2002年,我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兴奋性及抑制性氨基酸递质水平,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的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相关.文章对NADPH氧化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迫切性》一文读后感田廷臣反复阅读《中华内科杂志》第34卷第8期《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迫切性》一文后,认识到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的迫切感确实不够。这其中除了对“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考虑,应...  相似文献   

13.
积极稳妥地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医疗费用数以百亿元计,国家和个人负担均沉重。脑血管病中75%~9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是我国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尤其是MMP-2和MMP-9,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它们不但能够降解微血管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参与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急慢性神经变性疾病;而且在脑缺血的早期诊断、促进神经元分化和凋亡以及在rtPA溶栓治疗后的出血性并发症中都发挥重要作用。MMP抑制剂的应用已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选择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选择素家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文章就P-、E-和L-选择素的作用、特征、相互关系以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选择素家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文章就P、E和L选择素的作用、特征、相互关系以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情况要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能够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起到依据作用,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含量变化及其与血浆内皮素 (ET- 1)的关系 ,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包括 4 0例脑梗死和 4 8例腔隙性脑梗死 )和 4 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 ADM和 ET- 1含量。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血浆 ADM含量及 ET- 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含量 (P<0 .0 5 ) ;脑梗死组血浆 ADM水平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的水平 (P<0 .0 5 )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血浆 ADM水平与血浆 ET- 1呈显著正相关 (r=0 .5 85 ,P<0 .0 5 )。结论 肾上腺髓质素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可能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血浆ADM可作为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戎娟 《实用老年医学》2011,25(2):170-171
研究表明血脂升高以及血小板过度活化状态在脑梗死以及冠心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鲜有关于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本文对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为对象,分别每日1次降纤酶10u,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50m1中静滴,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8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91.43%。结论应用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起效快,疗程短,有效率高,无一例副作用发生。显示降纤酶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